共176,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下一页
第九小劫
三小劫
世界四劫
总说四劫
大三灾坏劫相
在劫难逃
劫后余生
浩劫
五喻──大劫五喻
百岁至劫灭名常
百劫顶寂定中修诸三昧
千劫金刚定中学诸威仪
万劫大寂定中学佛化行
时劫无量难
佛类词典(续上)
三大劫第九小劫
三小劫
世界四劫
总说四劫
大三灾坏劫相
在劫难逃
劫后余生
浩劫
五喻──大劫五喻
百岁至劫灭名常
百劫顶寂定中修诸三昧
千劫金刚定中学诸威仪
万劫大寂定中学佛化行
时劫无量难
三大劫
【佛学次第统编】
三大劫者,就现在之贤劫,而言过去未来之二大劫也。
一、过去庄严劫 千佛出世。
二、现在贤劫 千佛出世。
三、未来星宿劫 千佛出世。
三大劫者,就现在之贤劫,而言过去未来之二大劫也。
一、过去庄严劫 千佛出世。
二、现在贤劫 千佛出世。
三、未来星宿劫 千佛出世。
第九小劫
【佛学次第统编】
贤劫中住劫二十小劫,现在之世,时当第九小劫。有四佛出世,即:
一、当减劫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
二、减劫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
三、减劫至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
四、减劫至一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
贤劫中住劫二十小劫,现在之世,时当第九小劫。有四佛出世,即:
一、当减劫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
二、减劫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
三、减劫至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
四、减劫至一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
三小劫
【佛学次第统编】
三小劫者,就现在之第九小劫,而言过去未来之二小劫也。
一、过去第八小劫 无佛出世。
二、现在第九小劫 四佛出世。
三、未来第十小劫 减劫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
三小劫(一大劫)
┌成劫第一中劫 ┌增劫
│ ┌第一小劫 ┤
大劫┤住劫第二中劫┤ 至 └减劫
│ └第二十小劫
│坏劫第三中劫
└空劫第四中劫
(现次之大劫小劫)
┌过去庄严劫 ┌第一小劫
│ ┌过去┤ 至
│ ┌成 │ └第八小劫
│ │住─┤现在 九小劫
三大劫┤现在贤劫┤ │ ┌第十小劫
│ │坏 └末来┤ 至
│ └空 └第二十小劫
└未来星宿劫
(一世界内界分)
(上)
┌──────┐
┌ │他 化 天 │
│ │化 乐 天 │
空 居┤ │ │
│ │兜 率 天 │
└ │夜 摩 天 │
┌ │忉 利 天 │
┌释天帝界┤ ├───┬──┤
│ └ │四天王│神仙│
│ ├───┼──┤
地居 ┤金轮王界─ │ 人 │畜生│
│ ├───┴──┘
│ ┌ │饿 鬼 │
└琰魔王界┤ │ │
└ │地 狱 │
└──────┘
(下)
三小劫者,就现在之第九小劫,而言过去未来之二小劫也。
一、过去第八小劫 无佛出世。
二、现在第九小劫 四佛出世。
三、未来第十小劫 减劫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
三小劫(一大劫)
┌成劫第一中劫 ┌增劫
│ ┌第一小劫 ┤
大劫┤住劫第二中劫┤ 至 └减劫
│ └第二十小劫
│坏劫第三中劫
└空劫第四中劫
(现次之大劫小劫)
┌过去庄严劫 ┌第一小劫
│ ┌过去┤ 至
│ ┌成 │ └第八小劫
│ │住─┤现在 九小劫
三大劫┤现在贤劫┤ │ ┌第十小劫
│ │坏 └末来┤ 至
│ └空 └第二十小劫
└未来星宿劫
(一世界内界分)
(上)
┌──────┐
┌ │他 化 天 │
│ │化 乐 天 │
空 居┤ │ │
│ │兜 率 天 │
└ │夜 摩 天 │
┌ │忉 利 天 │
┌释天帝界┤ ├───┬──┤
│ └ │四天王│神仙│
│ ├───┼──┤
地居 ┤金轮王界─ │ 人 │畜生│
│ ├───┴──┘
│ ┌ │饿 鬼 │
└琰魔王界┤ │ │
└ │地 狱 │
└──────┘
(下)
世界四劫
【佛学次第统编】
有情生灭诸相,上已述之,是为正报。兹述依报之世界,有四种劫。
有情生灭诸相,上已述之,是为正报。兹述依报之世界,有四种劫。
总说四劫
【佛学次第统编】
世界四劫者,历成、住、坏、空之四相也。
一、成劫 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禅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之间,光音天中有情,次第降生。最后下生,无间地狱,即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成立,是谓之成劫。
二、住劫 存住于二种世间安稳之时,其间亦经二十劫。
三、坏劫 亦有二十增减,其中初之十九增减,初禅天至地狱之有情,各随其业因,或生于二禅以上,或移于他界,至有情世间终坏为止。其后一增减,发大火灾,荡尽初禅以下,谓之坏劫。
四、空劫 即坏劫之后,空无一物也。此空劫亦具二十增减,凡言增减者,皆依住劫所立之数量也。一增减者,即一小劫,二十增减,即二十小劫也。
世界四劫者,历成、住、坏、空之四相也。
一、成劫 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禅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之间,光音天中有情,次第降生。最后下生,无间地狱,即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成立,是谓之成劫。
二、住劫 存住于二种世间安稳之时,其间亦经二十劫。
三、坏劫 亦有二十增减,其中初之十九增减,初禅天至地狱之有情,各随其业因,或生于二禅以上,或移于他界,至有情世间终坏为止。其后一增减,发大火灾,荡尽初禅以下,谓之坏劫。
四、空劫 即坏劫之后,空无一物也。此空劫亦具二十增减,凡言增减者,皆依住劫所立之数量也。一增减者,即一小劫,二十增减,即二十小劫也。
大三灾坏劫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大三灾坏劫之相,谓能坏初二三禅,递次增上,至三禅止。
一、坏初禅 一大劫尽,有一火灾,坏至初禅。
二、坏二禅 七火之后,又一大劫,有一水灾,坏至二禅。
三、坏三禅 七七四十九番火,则有七水,又加七火,则为六十三大劫。至第六十四劫,乃有风灾,坏至三禅。
大三灾坏劫相
┌第一大劫 至 第七大劫 ─ 火
│第八大劫 ─ 水
│第九大劫 至 第十五大劫 ─ 火
│第十六大劫 ─ 水
│第十七大劫 至 第二十三大劫 ─ 火
│第二十四大劫 ─ 水
│第二十五大劫 至 第三十一大劫 ─ 火
│第三十二大劫 ─ 水
大三灾坏劫┤第三十三大劫 至 第三十九大劫 ─ 火
│第四十大劫 ─ 水
│第四十一大劫 至 第四十七大劫 ─ 火
│第四十八大劫 ─ 水
│第四十九大劫 至 第五十五大劫 ─ 火
│第五十六大劫 ─ 水
│第五十七大劫 至 第六十三大劫 ─ 火
└第六十四大劫 ─ 风
大三灾坏劫之相,谓能坏初二三禅,递次增上,至三禅止。
一、坏初禅 一大劫尽,有一火灾,坏至初禅。
二、坏二禅 七火之后,又一大劫,有一水灾,坏至二禅。
三、坏三禅 七七四十九番火,则有七水,又加七火,则为六十三大劫。至第六十四劫,乃有风灾,坏至三禅。
大三灾坏劫相
┌第一大劫 至 第七大劫 ─ 火
│第八大劫 ─ 水
│第九大劫 至 第十五大劫 ─ 火
│第十六大劫 ─ 水
│第十七大劫 至 第二十三大劫 ─ 火
│第二十四大劫 ─ 水
│第二十五大劫 至 第三十一大劫 ─ 火
│第三十二大劫 ─ 水
大三灾坏劫┤第三十三大劫 至 第三十九大劫 ─ 火
│第四十大劫 ─ 水
│第四十一大劫 至 第四十七大劫 ─ 火
│第四十八大劫 ─ 水
│第四十九大劫 至 第五十五大劫 ─ 火
│第五十六大劫 ─ 水
│第五十七大劫 至 第六十三大劫 ─ 火
└第六十四大劫 ─ 风
在劫难逃
【俗语佛源】
佛教上说,一大劫中包括「成住坏空」四劫,反映世界经历一次自形成至毁灭的大过程(佛家认为这一大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在世界相对稳定的「住劫」中,有饥馑,疾疫和刀兵这「小三灾」;在世界迅速崩溃的「坏劫」中,有火、水、风这「大三灾」。「劫」原表示宏观的时间。因为「劫」中有这些注定的灾难;因此,「劫」又有劫难、灾难之意。俗语「在劫难逃」本此,谓注定要遭受灾祸,难以幸免。如巴金《序跋集》跋:「那么重的包袱!那么多的辫子!我从小熟悉一句话:『在劫难逃』,却始终不相信。」(参见「浩劫」条)(李明权)
佛教上说,一大劫中包括「成住坏空」四劫,反映世界经历一次自形成至毁灭的大过程(佛家认为这一大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在世界相对稳定的「住劫」中,有饥馑,疾疫和刀兵这「小三灾」;在世界迅速崩溃的「坏劫」中,有火、水、风这「大三灾」。「劫」原表示宏观的时间。因为「劫」中有这些注定的灾难;因此,「劫」又有劫难、灾难之意。俗语「在劫难逃」本此,谓注定要遭受灾祸,难以幸免。如巴金《序跋集》跋:「那么重的包袱!那么多的辫子!我从小熟悉一句话:『在劫难逃』,却始终不相信。」(参见「浩劫」条)(李明权)
劫后余生
【俗语佛源】
佛教认为世界经历一次「成住坏空」的循环,为一大劫。在「坏劫」之末,世界将发生大火灾。此时,地狱、人间等下界众生均修习「无觉无观」而躲避到色界三禅天——光音天。于是,大海枯竭,世界空旷,七日并出,劫火从地狱一直烧到色界二禅天。待世界进入新的一轮循环又重新生成时,光音天的部分众生陆续进入下界,地狱、人间等重又充满了各类众生。这就是佛经所描绘的「劫后余生」的图景。见《长阿含经》卷三三,《法苑珠林》卷三等,参见「劫火」条。俗语「劫后余生」本此,谓大灾难后留存下来的人或物。如王西彦《古屋》第一部六:「他带著女人孩子回来了,和我一见面便摇头不迭,连说:『劫后余生!』」又如宗璞《弦上的梦》:「那里面,乐锁著几本劫后余生的文学名著。」(李明权)
佛教认为世界经历一次「成住坏空」的循环,为一大劫。在「坏劫」之末,世界将发生大火灾。此时,地狱、人间等下界众生均修习「无觉无观」而躲避到色界三禅天——光音天。于是,大海枯竭,世界空旷,七日并出,劫火从地狱一直烧到色界二禅天。待世界进入新的一轮循环又重新生成时,光音天的部分众生陆续进入下界,地狱、人间等重又充满了各类众生。这就是佛经所描绘的「劫后余生」的图景。见《长阿含经》卷三三,《法苑珠林》卷三等,参见「劫火」条。俗语「劫后余生」本此,谓大灾难后留存下来的人或物。如王西彦《古屋》第一部六:「他带著女人孩子回来了,和我一见面便摇头不迭,连说:『劫后余生!』」又如宗璞《弦上的梦》:「那里面,乐锁著几本劫后余生的文学名著。」(李明权)
浩劫
【俗语佛源】
「劫」是「劫波」Kalpa的音略,意译为「大时」,即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宏观时间概念。佛教中关于「劫」的说法较多,如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祗劫、磐石劫等。经中说,用一件轻软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拭一次方广数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销尽,谓一「小劫」。(见《璎珞经·佛母品》)而「八十小劫,名一大劫」。(《法苑珠林》卷三)「阿僧祗」,梵语asankhya,意为无数。「阿僧祗劫」,犹言无数劫。据说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简直遥遥无期。然而,《华严经·梵行品》又说:「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表明佛教认为时间的长短是「唯心」所变的。经中又说,一大劫中包括世界「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劫」的时间概念由此引申到空间范畴。词语中的「浩劫」、「劫难」等,都是兼有时空双重意义的。在俗语中「浩劫」有两个意义:一指深重的灾难。如郭沫若《北上纪行》诗:「两番罹浩劫,一旦扫沉阴」。又如《花城》1981年第2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浩劫,他们的头脑要复杂得多。」一指及其漫长的时间。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此时何玉凤的遭际真算是千古第一个乐人,来享浩劫第一桩快事。」又如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阿难》:「数千万光年中的七尺之躯,与无穷的浩劫中的数十年,叫做『人生』。」佛经上说,世界经历一次从形成到毁灭(成、住、坏、空)称为「一大劫」。「一大劫」也就是「浩劫」,「浩劫」既是漫长的时间,又包含有惊心动魄的大、小「三灾」。(李明权)
「劫」是「劫波」Kalpa的音略,意译为「大时」,即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宏观时间概念。佛教中关于「劫」的说法较多,如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祗劫、磐石劫等。经中说,用一件轻软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拭一次方广数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销尽,谓一「小劫」。(见《璎珞经·佛母品》)而「八十小劫,名一大劫」。(《法苑珠林》卷三)「阿僧祗」,梵语asankhya,意为无数。「阿僧祗劫」,犹言无数劫。据说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简直遥遥无期。然而,《华严经·梵行品》又说:「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表明佛教认为时间的长短是「唯心」所变的。经中又说,一大劫中包括世界「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劫」的时间概念由此引申到空间范畴。词语中的「浩劫」、「劫难」等,都是兼有时空双重意义的。在俗语中「浩劫」有两个意义:一指深重的灾难。如郭沫若《北上纪行》诗:「两番罹浩劫,一旦扫沉阴」。又如《花城》1981年第2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浩劫,他们的头脑要复杂得多。」一指及其漫长的时间。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此时何玉凤的遭际真算是千古第一个乐人,来享浩劫第一桩快事。」又如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阿难》:「数千万光年中的七尺之躯,与无穷的浩劫中的数十年,叫做『人生』。」佛经上说,世界经历一次从形成到毁灭(成、住、坏、空)称为「一大劫」。「一大劫」也就是「浩劫」,「浩劫」既是漫长的时间,又包含有惊心动魄的大、小「三灾」。(李明权)
五喻──大劫五喻
【三藏法数】
(出大藏一览)
〔一、草木喻〕,谓大千世界草木,皆寸斩为筹;人间百年,但取一筹;取尽此筹,乃为一劫,是名草木喻。(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二、沙细喻〕,谓殑伽河,广四十里,满中沙细如面;人间百年,但取一粒;取尽此沙,乃为一劫,是名沙细喻。(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谓其从高处流来也。)
〔三、芥子喻〕,谓有城四方而各百里,其中满堆芥子;人间百年,但取一粒;取尽此芥,乃为一劫,是名芥子喻。
〔四、碎尘喻〕,谓以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人间百年,但取一尘;取尽此尘,乃为一劫,是名碎尘喻。
〔五、拂石喻〕,谓一石广二由旬,厚半由旬;兜率天一百年,以六铢衣拂一遍;拂尽此石,乃为一劫,是名拂石喻。(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兜率,华言知足。六铢衣者,谓衣重六铢也。)
(出大藏一览)
〔一、草木喻〕,谓大千世界草木,皆寸斩为筹;人间百年,但取一筹;取尽此筹,乃为一劫,是名草木喻。(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二、沙细喻〕,谓殑伽河,广四十里,满中沙细如面;人间百年,但取一粒;取尽此沙,乃为一劫,是名沙细喻。(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谓其从高处流来也。)
〔三、芥子喻〕,谓有城四方而各百里,其中满堆芥子;人间百年,但取一粒;取尽此芥,乃为一劫,是名芥子喻。
〔四、碎尘喻〕,谓以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人间百年,但取一尘;取尽此尘,乃为一劫,是名碎尘喻。
〔五、拂石喻〕,谓一石广二由旬,厚半由旬;兜率天一百年,以六铢衣拂一遍;拂尽此石,乃为一劫,是名拂石喻。(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兜率,华言知足。六铢衣者,谓衣重六铢也。)
百岁至劫灭名常
【三藏法数】
百岁至劫灭名常者,谓诸菩萨,若住百岁、千万亿岁、若一劫,乃至八万劫后,方始入灭,是名为常。此乃久远住世为常,非不迁不变之常也。
百岁至劫灭名常者,谓诸菩萨,若住百岁、千万亿岁、若一劫,乃至八万劫后,方始入灭,是名为常。此乃久远住世为常,非不迁不变之常也。
百劫顶寂定中修诸三昧
【三藏法数】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三昧,华言正定。顶寂定者,在众定之上,故名顶也。谓等觉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一切三昧已,入金刚三昧,与一切法性相应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觉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刚三昧者,金刚最坚至利,谓入此三昧,则一切诸惑无不断也。)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三昧,华言正定。顶寂定者,在众定之上,故名顶也。谓等觉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一切三昧已,入金刚三昧,与一切法性相应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觉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刚三昧者,金刚最坚至利,谓入此三昧,则一切诸惑无不断也。)
千劫金刚定中学诸威仪
【三藏法数】
谓等觉菩萨复住寿千劫,学佛一切威仪,象王观视,师子游步,修佛无量不可思议神通化导之法,皆现在前,入佛行处,坐佛道场也。
谓等觉菩萨复住寿千劫,学佛一切威仪,象王观视,师子游步,修佛无量不可思议神通化导之法,皆现在前,入佛行处,坐佛道场也。
万劫大寂定中学佛化行
【三藏法数】
谓等觉菩萨复住寿万劫,学佛教化之行,现诸色相,教化众生。复现同诸佛常行中道大乐无为也。
谓等觉菩萨复住寿万劫,学佛教化之行,现诸色相,教化众生。复现同诸佛常行中道大乐无为也。
时劫无量难
【三藏法数】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华梵双称,故名时劫。谓修菩萨行者,唯求无上佛果,兼修利他之行,所经时劫,不可限量,是名时劫无量难。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华梵双称,故名时劫。谓修菩萨行者,唯求无上佛果,兼修利他之行,所经时劫,不可限量,是名时劫无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