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6,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三劫
三劫三千佛
三劫三千佛名经
三阿僧祇劫
三祇百劫
三祇百大劫
三僧祇百大劫
大劫
大劫宾宁
小劫
久远劫
五十小劫
五百尘点劫
五劫思惟
佛类词典(续上)
三生六十劫三劫
三劫三千佛
三劫三千佛名经
三阿僧祇劫
三祇百劫
三祇百大劫
三僧祇百大劫
大劫
大劫宾宁
小劫
久远劫
五十小劫
五百尘点劫
五劫思惟
三生六十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声闻乘之修行时也。极速者三生得极果,极迟者六十劫得极果。俱舍二十三曰:「极速三生方得解脱。」俱舍光记二十三曰:「此据声闻,极疾三生修加行,极迟六十劫修加行。」
(术语)声闻乘之修行时也。极速者三生得极果,极迟者六十劫得极果。俱舍二十三曰:「极速三生方得解脱。」俱舍光记二十三曰:「此据声闻,极疾三生修加行,极迟六十劫修加行。」
三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阿僧祇劫。三无数劫。菩萨修行之年时。【又】真言所立三妄执之异名。劫有时分与妄执之二义。今取妄执之义。凡妄惑有百六十心,分之为三重:一、粗妄执,执实我者。二、细妄执,执实法者,三、极细妄执,障中道之无明也。见真言广名目六。【又】过现未三世之劫。过去名庄严劫,现在名贤劫,未来名星宿劫。见佛祖统纪三十。又法苑珠林劫量篇曰:「夫劫者,大小之内,各有三焉。大则水火风而为灾,小则刀馑疫以为害。」
【佛学常见辞汇】
1。三大阿僧祇劫的简称,又名三无数劫,即菩萨修行成佛所须经过的年数。2。指过去现在未来三劫,过去劫名庄严劫,现在劫名贤劫,未来劫名星宿劫。
【佛学次第统编】
劫者梵语,具云劫跛,密教与显教立说不同,显教三劫,即三阿僧祇劫,即三乘教菩萨所经历之因位修行之时间也。是就时分言,真言密教,于人法二执之上,分为粗、细、极细之三重,是就妄执言。
以一重之粗妄执为初劫。
一重之细妄执为第二劫。
一重之极细妄执为第三劫。
真言行者,依于三密之加持力,一生度此三妄执者,以父母所生之身,而即身成佛,故不经时分之三劫也。
(术语)三阿僧祇劫。三无数劫。菩萨修行之年时。【又】真言所立三妄执之异名。劫有时分与妄执之二义。今取妄执之义。凡妄惑有百六十心,分之为三重:一、粗妄执,执实我者。二、细妄执,执实法者,三、极细妄执,障中道之无明也。见真言广名目六。【又】过现未三世之劫。过去名庄严劫,现在名贤劫,未来名星宿劫。见佛祖统纪三十。又法苑珠林劫量篇曰:「夫劫者,大小之内,各有三焉。大则水火风而为灾,小则刀馑疫以为害。」
【佛学常见辞汇】
1。三大阿僧祇劫的简称,又名三无数劫,即菩萨修行成佛所须经过的年数。2。指过去现在未来三劫,过去劫名庄严劫,现在劫名贤劫,未来劫名星宿劫。
【佛学次第统编】
劫者梵语,具云劫跛,密教与显教立说不同,显教三劫,即三阿僧祇劫,即三乘教菩萨所经历之因位修行之时间也。是就时分言,真言密教,于人法二执之上,分为粗、细、极细之三重,是就妄执言。
以一重之粗妄执为初劫。
一重之细妄执为第二劫。
一重之极细妄执为第三劫。
真言行者,依于三密之加持力,一生度此三妄执者,以父母所生之身,而即身成佛,故不经时分之三劫也。
三劫三千佛
【佛学大辞典】
(杂名)三劫一一有一千佛出世。(参见:三世三千佛)
(杂名)三劫一一有一千佛出世。(参见:三世三千佛)
三世三千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过去世庄严劫之一千佛,现在世贤劫之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之一千佛,合成三千佛也。此中贤劫即现在劫之千佛出世时代,经论之所论,出没隐显不一定。佛祖统记三十记诸经论之勘考。药王经于三劫千佛各举首尾之佛名。三千佛名经具列其名。贤愚经出贤劫千佛之名。但明藏之佛名经,与药王经首尾佛名同,麓藏之佛名经,仅贤劫千佛之首尾与前二经同,他二劫不同也。秘藏记末谓本来无量无数差别智身之功德庄严藏为过去千佛,最初起普贤行者为贤劫千佛,又说身有无量无数之如来如法修行烦恼云散,本有如来出现之未来千佛。贤劫千佛。(参见:贤劫)
(术语)过去世庄严劫之一千佛,现在世贤劫之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之一千佛,合成三千佛也。此中贤劫即现在劫之千佛出世时代,经论之所论,出没隐显不一定。佛祖统记三十记诸经论之勘考。药王经于三劫千佛各举首尾之佛名。三千佛名经具列其名。贤愚经出贤劫千佛之名。但明藏之佛名经,与药王经首尾佛名同,麓藏之佛名经,仅贤劫千佛之首尾与前二经同,他二劫不同也。秘藏记末谓本来无量无数差别智身之功德庄严藏为过去千佛,最初起普贤行者为贤劫千佛,又说身有无量无数之如来如法修行烦恼云散,本有如来出现之未来千佛。贤劫千佛。(参见:贤劫)
三劫三千佛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失译人名。先举五十三佛。次举三劫各千佛。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一卷,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一卷,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一卷之合本经也。藏经目录揭别名。
(经名)三卷,失译人名。先举五十三佛。次举三劫各千佛。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一卷,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一卷,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一卷之合本经也。藏经目录揭别名。
三阿僧祇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成佛之年时也。阿僧祇劫Asam%khyeyakalpa者,译言无数长时,菩萨之阶位有五十位。以之区别为三期之无数长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卒。即佛果也。起信论曰:「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證亦等。此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劫有大中小三者,此劫为大劫,故曰三大阿僧祇劫。此三大劫中释迦佛值遇于数万之佛。(参见:劫)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
梵语阿僧祇劫,华言无数时。此三僧祇,且约释迦如来修菩萨道时以论分限也。俱舍论问云:既云无数,何复言三?答曰:言无数者,显不可数,非无数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初阿僧祇〕,谓如来始从古释迦佛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大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到瓦师舍寄宿;瓦师以草座、灯明、石蜜浆三事奉佛。发愿云:我于当来作佛,如今佛名无异。故今作佛,亦号释迦文也。梵语尸弃,又云式弃,华言火。)
〔二阿僧祇〕,谓如来次从尸弃佛至然灯佛,值七万六千佛,名第二阿僧祇。(然灯佛者,大论云:佛初生时,身光如灯,后至成佛,遂名然灯。彼时释迦佛号曰儒童,以五茎莲华献佛,及礼佛足,见地污湿,即解鹿皮衣覆之,掩泥不足,乃解发覆地,令佛蹈而过之。佛因记曰:汝自此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号释迦文。)
〔三阿僧祇〕,谓如来次从然灯佛至毗婆尸佛,值七万七千佛,名第三阿僧祇。(梵语毗婆尸,亦名维卫,华言胜观。)
(术语)菩萨成佛之年时也。阿僧祇劫Asam%khyeyakalpa者,译言无数长时,菩萨之阶位有五十位。以之区别为三期之无数长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卒。即佛果也。起信论曰:「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證亦等。此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劫有大中小三者,此劫为大劫,故曰三大阿僧祇劫。此三大劫中释迦佛值遇于数万之佛。(参见:劫)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
梵语阿僧祇劫,华言无数时。此三僧祇,且约释迦如来修菩萨道时以论分限也。俱舍论问云:既云无数,何复言三?答曰:言无数者,显不可数,非无数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初阿僧祇〕,谓如来始从古释迦佛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大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到瓦师舍寄宿;瓦师以草座、灯明、石蜜浆三事奉佛。发愿云:我于当来作佛,如今佛名无异。故今作佛,亦号释迦文也。梵语尸弃,又云式弃,华言火。)
〔二阿僧祇〕,谓如来次从尸弃佛至然灯佛,值七万六千佛,名第二阿僧祇。(然灯佛者,大论云:佛初生时,身光如灯,后至成佛,遂名然灯。彼时释迦佛号曰儒童,以五茎莲华献佛,及礼佛足,见地污湿,即解鹿皮衣覆之,掩泥不足,乃解发覆地,令佛蹈而过之。佛因记曰:汝自此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号释迦文。)
〔三阿僧祇〕,谓如来次从然灯佛至毗婆尸佛,值七万七千佛,名第三阿僧祇。(梵语毗婆尸,亦名维卫,华言胜观。)
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三祇百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在三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修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乃成佛。俱舍论十八曰:「于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五六七千佛。」又「馀百劫方修各百福庄严。」止观三曰:「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百劫种相好获五神通。」释签四曰:「三藏菩萨明位为三,初三祇位,次百劫,三佛果位。」
【佛学常见辞汇】
谓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万行,又于百劫间修召感三十二相之福业,最后才能成佛。
(术语)菩萨在三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修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乃成佛。俱舍论十八曰:「于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五六七千佛。」又「馀百劫方修各百福庄严。」止观三曰:「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百劫种相好获五神通。」释签四曰:「三藏菩萨明位为三,初三祇位,次百劫,三佛果位。」
【佛学常见辞汇】
谓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万行,又于百劫间修召感三十二相之福业,最后才能成佛。
三祇百大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祇百劫)
(术语)(参见:三祇百劫)
三祇百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在三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修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乃成佛。俱舍论十八曰:「于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五六七千佛。」又「馀百劫方修各百福庄严。」止观三曰:「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百劫种相好获五神通。」释签四曰:「三藏菩萨明位为三,初三祇位,次百劫,三佛果位。」
【佛学常见辞汇】
谓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万行,又于百劫间修召感三十二相之福业,最后才能成佛。
(术语)菩萨在三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修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乃成佛。俱舍论十八曰:「于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五六七千佛。」又「馀百劫方修各百福庄严。」止观三曰:「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百劫种相好获五神通。」释签四曰:「三藏菩萨明位为三,初三祇位,次百劫,三佛果位。」
【佛学常见辞汇】
谓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万行,又于百劫间修召感三十二相之福业,最后才能成佛。
三僧祇百大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为度他而作三阿僧祇劫之修行,更为自己成佛之身感三十二相,而于百大劫间植无量之福德。
(术语)菩萨为度他而作三阿僧祇劫之修行,更为自己成佛之身感三十二相,而于百大劫间植无量之福德。
大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成住坏空之四期为一周。为八十增减之时量。旧译称之为四中劫。新译称之为八十中劫。(参见:劫)
【佛学常见辞汇】
合八十小劫或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佛学次第统编】
大劫者,合四中劫,一成、一住、一坏、一空,为一大劫。
一、成劫 历第一次中劫,名曰成劫。
二、住劫 历第二次中劫,名曰住劫。
三、坏劫 历第三次中劫,名曰坏劫。
四、空劫 历第四次中劫,名曰空劫。
合四中劫,共计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为一大劫。
凡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世界,皆悉具此四种。
(术语)谓成住坏空之四期为一周。为八十增减之时量。旧译称之为四中劫。新译称之为八十中劫。(参见:劫)
【佛学常见辞汇】
合八十小劫或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佛学次第统编】
大劫者,合四中劫,一成、一住、一坏、一空,为一大劫。
一、成劫 历第一次中劫,名曰成劫。
二、住劫 历第二次中劫,名曰住劫。
三、坏劫 历第三次中劫,名曰坏劫。
四、空劫 历第四次中劫,名曰空劫。
合四中劫,共计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为一大劫。
凡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世界,皆悉具此四种。
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大劫宾宁
【佛学大辞典】
(人名)Mahakapphina,阿弥陀经曰:「摩诃劫宾那。」比丘名。贤愚经七曰:「大劫宾宁缘品。」(参见:劫宾那)
(人名)Mahakapphina,阿弥陀经曰:「摩诃劫宾那。」比丘名。贤愚经七曰:「大劫宾宁缘品。」(参见:劫宾那)
小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俱舍论则人寿自八万岁,每百年减一年而至十岁,又人寿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年而至八万岁,此增劫及减劫,一一名为小劫,依智度论则合此一增一减而为小劫。法华经曰:六十小劫,身心不动。按释氏以劫纪时,从十岁增至八万,减至十岁,经二十返为一小劫。又见法苑珠林。道家以三千六百周为小劫,见云笈七签。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一小劫)
【佛学次第统编】
小劫者,一增一减,为一小劫。
一、增劫 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
二、减劫 人寿自八万四千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
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小劫。
(术语)依俱舍论则人寿自八万岁,每百年减一年而至十岁,又人寿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年而至八万岁,此增劫及减劫,一一名为小劫,依智度论则合此一增一减而为小劫。法华经曰:六十小劫,身心不动。按释氏以劫纪时,从十岁增至八万,减至十岁,经二十返为一小劫。又见法苑珠林。道家以三千六百周为小劫,见云笈七签。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一小劫)
【佛学次第统编】
小劫者,一增一减,为一小劫。
一、增劫 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
二、减劫 人寿自八万四千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
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小劫。
一小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增或一减之间曰一小劫,是新译家之说。合一增一减曰一小劫,是旧译家之说。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参见:劫)
【佛学常见辞汇】
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止,再由十岁起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止,这样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100×2即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
(术语)一增或一减之间曰一小劫,是新译家之说。合一增一减曰一小劫,是旧译家之说。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参见:劫)
【佛学常见辞汇】
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止,再由十岁起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止,这样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100×2即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
久远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劫者,梵语劫波Kalpa之异名。久远劫者,指长时而言。法华经方便品曰:「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参见:劫)
(术语)劫者,梵语劫波Kalpa之异名。久远劫者,指长时而言。法华经方便品曰:「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参见:劫)
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五十小劫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十小劫之长时,以佛之神力使如半日也。法华经涌出品曰:「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赞于佛。如是之间,经五十小劫。是时释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诸四众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诸大众谓如半日。」
(杂语)五十小劫之长时,以佛之神力使如半日也。法华经涌出品曰:「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赞于佛。如是之间,经五十小劫。是时释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诸四众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诸大众谓如半日。」
五百尘点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寿量品明释迦久远成佛之劫量也。「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佗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国乃下一点。如东行尽此微尘。(中略)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世界而为微尘,每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国下一尘,竟尽其尘,而其所经之世界,悉碎为微尘,以其一尘为一劫。是显释迦如来成佛久远之比喻也。见法华经寿量品。
(术语)法华经寿量品明释迦久远成佛之劫量也。「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佗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国乃下一点。如东行尽此微尘。(中略)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世界而为微尘,每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国下一尘,竟尽其尘,而其所经之世界,悉碎为微尘,以其一尘为一劫。是显释迦如来成佛久远之比喻也。见法华经寿量品。
五劫思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如来建立四十八愿之前,五劫之间思惟之也。无量寿经上曰:「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术语)弥陀如来建立四十八愿之前,五劫之间思惟之也。无量寿经上曰:「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