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8,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角物
东西
人物
蛟龙
麒麟
众生
真人
动静
海月
无足
黄龙
先天
后天
爪牙
群动
《漢語大詞典》:角物
泛指有角的动物。周礼·地官·角人“角人掌以时徵齿角” 唐 贾公彦 疏:“角人止应徵角物,兼言齿骨者,以其齿骨并是角类,以细小之事,因类兼掌之。”
分類:动物
《國語辭典》:东西(東西)  拼音:dōng xī
1.东方与西方。如:「东西文化交流。」
2.从东到西。《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子丕继业,差役甚重,东西驱驰,未有宁岁。」也作「西东」。
《國語辭典》:东西(東西)  拼音:dōng xī
1.物品。《红楼梦》第四五回:「各色东西可用的只有一半,将那一半又开了单子,与凤姐去照样置买。」
2.讥骂人的话。如:「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如此放肆!」
《國語辭典》:人物  拼音:rén wù
1.人和物。《汉书。卷一一。匡衡传》:「能尽人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会城却也人物富庶,房舍稠密。」
2.人。《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贻书》:「主人家道:『长官语音,不像江南人物。』王臣道:『实不相瞒,在下原是京师人氏。』」
3.人的仪表、气度。《三国演义》第六○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儒林外史》第二○回:「见那新娘子辛小姐,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人物又标致,嫁装又齐整。」
4.有品格、才干的杰出人才。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顾盐商道:『不但东西出的好,就是人物也出在我们徽州。』」
《國語辭典》:蛟龙(蛟龍)  拼音:jiāo lóng
传说中能发洪水、兴风作浪的龙。汉。王充《论衡。龙虚》:「蛟龙见而云雨至,雨至则雷电击。」
《國語辭典》:麒麟  拼音:qí lín
传说中罕见的神兽。形似鹿,但体积较大;牛尾、牛蹄,头上有独角,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故称为「仁兽」。相传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现。《三国演义》第八○回:「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麒麟驺虞,皆好仁之兽;螟螣蟊贼,皆害苗之虫。」也作「骐驎」。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漢語大詞典》:麒麟殿
汉 代宫殿名。汉书·佞幸传·董贤:“后上置酒 麒麟殿 , 贤 父子亲属宴饮。”亦省称“ 麒麟 ”。文选·张衡〈西京赋〉:“ 麒麟 、 朱鸟 , 龙兴 、 含章 。” 李善 注:“ 汉 宫闕名,有 麒麟殿 、 朱鸟殿 。”
《國語辭典》:众生(眾生)  拼音:zhòng shēng
1.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2.人以外的动物。《水浒传》第三○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3.佛教用语。指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轮回的各种生命体。《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也作「有情」、「有识」。
《》:
(谚语)救人不如救牲畜。比喻社会人心险恶,救济了人,反而遭到对方的暗计。《水浒传》第三○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國語辭典》:真人  拼音:zhēn rén
1.道家称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道士。《庄子。天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金瓶梅》第一二回:「有一孙真人,摆著筵席请人,却教座下老虎去请。」
2.奉天命降生人世的真命天子。唐。杜光庭《虬髯客传》:「尝识一人,愚谓之真人也;其馀,将帅而已。」《三国演义》第三一回:「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
3.史前时代的人类,由体质特徵介于人形猿和现代人之间的猿人,进化至形态接近现代人的人类,称为「真人」。以在中国发现的「山顶洞人」和法国发现的「克人」最著名。
《國語辭典》:动静(動靜)  拼音:dòng jìng
1.运动与静止。《易经。艮卦。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2.行为举止。《庄子。天下》:「动静无过,未尝有罪。」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这两个便是你的孩儿,老夫看了这两个模样动静,敢不中去么。」
3.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
《國語辭典》:动静(動靜)  拼音:dòng jìng
1.消息、情况。《三国志。卷五一。吴书。宗室传。孙韶》:「常以警疆埸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备,故鲜有负败。」《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直到二月初旬,椿树抽芽,不见些儿动静。」
2.声音。如:「屋子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城中全无动静,众军一齐拥入。只听得一声炮响,伏兵四起。」
《國語辭典》:海月  拼音:hǎi yuè
1.海上的明月。唐。张说〈送王光庭〉诗:「楚云眇羁翼,海月倦行舟。」
2.动物名。软体动物海月科。贝壳扁圆,呈半透明状,外形极美,长约十公分。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海域之间,除可食用外,东南亚也用作手工艺品的材料。
3.一种纸。质地色泽如连史纸,但稍厚,光洁度亦较差。
《漢語大詞典》:无足(無足)
(1).指人或动物没有脚。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晋书·鲁褒传:“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无足妇人》:“时灯火尚存,自隙窥覘,乃无足妇人,负两肉翼。”
(2).指物体没有下部腿状的支撑物。《诗·召南·采苹》“维錡及釜” 毛 传:“有足曰錡,无足曰釜。” 唐 刘师服 侯喜 《石鼎联句》:“或讶短尾銚,又似无足鐺。”
(3).不值得。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记》:“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鲁迅 《坟·论照相之类》:“目验尚且如此胡涂,则 S城 人之将眼睛理想化为小鲫鱼,实也‘无足深怪’了。”参见“ 无足道 ”。
(4).不知足,不满足。东观汉记·杜林传:“玉食狃猱之意,徼幸之望,曼延无足。”晋书·宣帝纪:“人苦无足,既得 陇 右,復欲得 蜀 !”
(5).不够,配不上。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聂从政》:“我几入鬼録,赖君復生,顾世间物无足以报德。”
《漢語大詞典》:无足道(無足道)
不值得说;不值一提。《穀梁传·隐公二年》:“吾 伯姬 归于 纪 ,故志之也。其不言使,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弟异端者流,本无足道者也。”
《國語辭典》:黄龙(黃龍)  拼音:huáng lóng
1.黄色的龙。《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
2.地名。金国都城。宋金交战时,岳飞曾说要直捣金国的都城黄龙府。后泛指敌人的都城。如:「直捣黄龙」。
3.佛教禅家七宗之一。参见「黄龙派」条。
4.年号:(1)三国吴大帝的年号(西元229~231)。(2)汉宣帝的年号(西元前49)。
《國語辭典》:先天  拼音:xiān tiān
1.天地之初,宇宙本体。《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清。洪升《长生殿》第四六出:「这坛本在虚空辟建,象涵太极法先天。」
2.人受之于天的禀赋。如:「先天不足」。《红楼梦》第二八回:「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
3.先于天时而行事,有先见之明。《易经。乾卦。文言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自昔哲王,先天而顺。」
4.哲学上指与生俱来,先于感觉经验和直接实践的。
《國語辭典》:后天(後天)  拼音:hòu tiān
1.人出生后对身体的养护,及因环境、教养等而形成的性质。相对于先天而言。《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只是她天生的那好动不好静的性儿,仗著后天这片心,怎生扭得过先天的性儿去。」
2.明日的次日。如:「她后天会来吗?」也作「后日」、「后儿」。
3.后于天时而行事。《易经。乾卦》:「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汉。王充《论衡。初禀》:「如必须天有命,乃以从事,安得先天而后天乎?」
《漢語大詞典》:三天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宋书·律历志序:“《天文》虽为该举,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説,纷然莫辨。”详“ 宣夜 ”。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汉武帝内传:“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云笈七籤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王琦 注:“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明 何景明 《咏天宁寺塔》诗:“镜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
(5).指 清 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 澄清园 ,诸王公即读书园庐,其地为殿三层,皆有 世宗 皇帝御书匾额,前曰‘前垂天貺’,谓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谓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谓之后天,统谓之三天。”
《國語辭典》:爪牙  拼音:zhǎo yá
1.动物的尖爪和利牙。《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吕氏春秋。恃君览。恃君》:「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
2.比喻勇士。《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虽然骁勇,奈英雄无用武之地,手下爪牙看看将尽!」
3.比喻仗势欺人的走狗。《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张汤传》:「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
《漢語大詞典》:群动(羣動)
(1).各种动物。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七:“日入羣动息,归鸟趋林鸣。” 梁启超 《论自由》:“人秉天地清淑之气以生,所以异於羣动者安在乎?”
(2).诸种活动。 唐 白居易 《宴坐闲吟》:“意气销磨羣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宋 司马光 《不寐》诗:“四远寂然羣动收,只餘严鼓度坊楼。”
(3).泛指众人。 宋 叶适《法度总论三·铨选》:“陛下有是名器,为鼓舞羣动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