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4
词典
3
分类词汇
71
共71,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板荡
不稳
沸鼎
遭乱
危乱
海氛
乱国
乱法
劻勷
乱邦
兆乱
国变
匈匈
小清
乱本
《國語辭典》:
板荡(板蕩)
拼音:
bǎn dàng
板、荡是《诗经。大雅》中的二篇,讽刺周厉王无道、败坏国家;后用作乱世的代称。《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自金行不竞,天地板荡,左带沸唇,乘閒电发。」也作「版荡」。
分類:
讥刺
周厉王
无道
导致
致国
国家
败坏
社会
动乱
诗篇
《國語辭典》:
不稳(不穩)
拼音:
bù wěn
不安稳、不妥当。宋。
欧阳修
渔家傲。昨日采花花欲尽
词:「罗袖挹残心不稳,羞人问,归来剩把胭脂衬。」《文明小史》第九回:「他二人立脚不稳只好站在路旁,等候这班人退过,再图前进。」
分類:
不稳
不安
不可靠
安稳
安定
动荡
不牢
不牢固
牢固
动乱
《國語辭典》:
沸鼎
拼音:
fèi dǐng
滚沸的锅鼎。比喻处于危险的情境。《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分類:
动乱
喧闹
滚水
时局
《漢語大詞典》:
遭乱(遭亂)
遭遇动乱。
《
后汉书·明帝纪
》
:“又边人遭乱为内郡人妻,在己卯赦前,一切遣还边,恣其所乐。” 唐
杜甫
《南池》
诗:“平生江海兴,遭乱身局促。”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
卷一:“今虽遭乱而少衰,然为子孙者,生聚教训,可不亟思自奋以迪前人光也哉!”
分類:
遭乱
遭遇
动乱
《漢語大詞典》:
危乱(危亂)
危险动乱。
《
晏子春秋·问上三
》
:“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 晋
葛洪
《
抱朴子·酒诫
》
:“高尚者不处危乱之荣贵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
:“他认为这样做,反而使君位不安,反而使国家危乱以至于灭亡。”
分類:
危乱
危险
动乱
《國語辭典》:
海氛
拼音:
hǎi fēn
1.海上的云气。元。
柳贯
送杨君祥赴定海税官因思旧游
诗:「山翠入帘消宿酒,海氛吹雨落秋衣。」
2.借指海疆动乱的形势。如:「明末,倭寇侵扰,海氛未靖,沿海一带,民生凋敝。」《清史稿。卷四七六。循吏列传一。陈汝咸》:「诸盗归诚,海氛遂清。」
分類:
海上
海疆
云气
动乱
形势
《國語辭典》:
乱国(亂國)
拼音:
luàn guó
1.动荡不安的国家。《周礼。秋官。大司寇》:「三曰刑乱国,用重典。」也称为「乱邦」。
2.扰乱国家。《管子。法禁》:「上以蔽君,下以索民,此皆弱君乱国之道。」《三国演义》第六回:「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
分類:
动乱
搞乱
国家
不安
《漢語大詞典》:
乱法(亂法)
(1).引起国家动乱的法令。
《
荀子·王霸
》
:“无国而不有治法,无国而不有乱法。”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世有乱人而无乱法。”
(2).违法;犯法。
《
韩非子·五蠹
》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史记·平準书
》
:“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
《西游记》
第七一回:“败俗伤风,坏伦乱法。”
分類:
违法
国家
犯法
动乱
法令
《國語辭典》:
劻勷
拼音:
kuāng ráng
急迫不安的样子。唐。
韩愈
刘统军碑
:「蔡卒幸丧,围我许郛。新师不牢,劻勷将逋。」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乐天无怨叹,倚命不匡勷。」
分類:
辅佐
惶遽
动乱
不安
帮助
不宁
《國語辭典》:
乱邦(亂邦)
拼音:
luàn bāng
政治或社会极不安定的邦国。《论语。泰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也称为「乱国」。
分類:
动乱
危害
国家
《國語辭典》:
兆乱(兆亂)
拼音:
zhào luàn
祸乱的预兆。唐。陈鸿《东城老父传》:「上生于乙酉鸡辰,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矣。」
分類:
孕育
动乱
《國語辭典》:
国变(國變)
拼音:
guó biàn
国家的重大变故。如:「国变发生时,全民应团结一心,共体时艰。」《明史。卷一四三。黄钺列传》:「既而童俊果以镇江降燕。钺闻国变,杜门不出。」
分類:
国家
变故
政权
动乱
更迭
改朝换代
变乱
《國語辭典》:
匈匈
拼音:
xiōng xiōng
1.喧哗、吵嚷。《庄子。在宥》:「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2.动乱不安。《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南史。卷七十。循吏传。沈瑀传》:「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
分類:
动乱
喧哗
凶暴
纷扰
吵嚷
《漢語大詞典》:
小清
政局动乱后出现的初步安定。 晋
袁宏
《
后汉纪·桓帝纪下
》
:“前 梁冀 五侯弄权,天啟陛下收而戮之。当时天下号为小清。”
分類:
政局
动乱
后出
初步
安定
《漢語大詞典》:
乱本(亂本)
动乱的根源;祸根。
《
国语·晋语一
》
:“二三大夫其戒之乎,乱本生矣!” 唐
李翱
《贺行军陆大夫书》
:“呜呼!乱本既除矣,自兹日厥后, 汴 宋 颖 亳 人其无事矣。”
分類:
动乱
根源
祸根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