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8,分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七加行
三密加持
三宝加持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土砂加持
支提加部
五处加持
牛黄加持
四加行
四度加行
加力
加尸
加句
佛类词典
二加七加行
三密加持
三宝加持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土砂加持
支提加部
五处加持
牛黄加持
四加行
四度加行
加力
加尸
加句
二加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显加,佛以平等大悲常鉴众生之机,若宿世善根成熟,或现世之精勤不怠,则光照摩顶等显以神力加被之,增其威力,长其辩才,利益显然可见者。二冥加,佛对众生冥以神力加被之,消其罪,增其德,使众生密得其利益者。见华严疏钞一。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加,即加被。佛于华严会上,以三业神力,或冥或显,加被法慧等诸菩萨各各说法,故有此二加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一、显加〕,显加者,谓佛以平等大慈,常鉴众生,若有宿世善根成熟者,即以神力加被菩萨,为其说法,如身业摩顶,以增其威;口业劝说,以益其辩。显然可见,故曰显加。(身业摩顶者,本以手摩,手属于身故也。)
〔二、冥加〕,冥加者,谓佛以意业神力,加被菩萨,增其智慧,于大众中为人演说,令无所畏。隐密难见,故曰冥加。
(名数)一显加,佛以平等大悲常鉴众生之机,若宿世善根成熟,或现世之精勤不怠,则光照摩顶等显以神力加被之,增其威力,长其辩才,利益显然可见者。二冥加,佛对众生冥以神力加被之,消其罪,增其德,使众生密得其利益者。见华严疏钞一。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加,即加被。佛于华严会上,以三业神力,或冥或显,加被法慧等诸菩萨各各说法,故有此二加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一、显加〕,显加者,谓佛以平等大慈,常鉴众生,若有宿世善根成熟者,即以神力加被菩萨,为其说法,如身业摩顶,以增其威;口业劝说,以益其辩。显然可见,故曰显加。(身业摩顶者,本以手摩,手属于身故也。)
〔二、冥加〕,冥加者,谓佛以意业神力,加被菩萨,增其智慧,于大众中为人演说,令无所畏。隐密难见,故曰冥加。
七加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七方便之别名。
【佛学常见辞汇】
七方便的别名。
(名数)七方便之别名。
【佛学常见辞汇】
七方便的别名。
三密加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佛之三密加持众生之三业也。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三密加持于众生的三业的意思。吾人手结印,身眼臂足等姿势辅之,即与羯磨曼荼罗符号相应,成如来的身密;口念真言陀罗尼,即与法曼荼罗符号相应,而成如来的口密;心观本尊法相,即与三昧耶曼荼罗符号相应,而成如来的意密,是为三密加持。行者藉三密加持的作用,可以即身成佛。
(术语)以佛之三密加持众生之三业也。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三密加持于众生的三业的意思。吾人手结印,身眼臂足等姿势辅之,即与羯磨曼荼罗符号相应,成如来的身密;口念真言陀罗尼,即与法曼荼罗符号相应,而成如来的口密;心观本尊法相,即与三昧耶曼荼罗符号相应,而成如来的意密,是为三密加持。行者藉三密加持的作用,可以即身成佛。
三宝加持
【佛学大辞典】
(术语)蒙三宝之加护也。(参见:加持)
(术语)蒙三宝之加护也。(参见:加持)
加持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地瑟娓曩Adhis!t!ha%na,译言加持。加附佛力于软弱之众生,而任持其众生也。又佛所加之三密力,于众生之三业任持也。又祈祷者,为加附佛力于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祷直曰加持。演密钞一曰:「地瑟娓曩此云加持,通三义也。或云忆念,唯意密故。」同二曰:「言加持者,加谓加被,持谓任持。佛以上神力,加被任持现前大众,得见如是不思议庄严境界。」即身成佛义曰:「加持者,表如来大悲与众生信心。佛日之影,现众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曰持。」八十华严经六曰:「佛所加持无有边。」大日经题曰:「成佛神变加持。」
【佛学常见辞汇】
指加工持诵,工夫增上。
(术语)梵语地瑟娓曩Adhis!t!ha%na,译言加持。加附佛力于软弱之众生,而任持其众生也。又佛所加之三密力,于众生之三业任持也。又祈祷者,为加附佛力于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祷直曰加持。演密钞一曰:「地瑟娓曩此云加持,通三义也。或云忆念,唯意密故。」同二曰:「言加持者,加谓加被,持谓任持。佛以上神力,加被任持现前大众,得见如是不思议庄严境界。」即身成佛义曰:「加持者,表如来大悲与众生信心。佛日之影,现众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曰持。」八十华严经六曰:「佛所加持无有边。」大日经题曰:「成佛神变加持。」
【佛学常见辞汇】
指加工持诵,工夫增上。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三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参见:大日经)。谓大日如来自成佛以不思议之加持力说内證法之经典也。离神力之加持。不能说。不能听。就此真言一宗有自證说法,加持说法之大论,遂分古义新义之两派。(参见:法身)。玆将本经各家之著述列之如下。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大毗虑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卷(辽觉苑撰),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唐不可思议撰)。
(经名)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三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参见:大日经)。谓大日如来自成佛以不思议之加持力说内證法之经典也。离神力之加持。不能说。不能听。就此真言一宗有自證说法,加持说法之大论,遂分古义新义之两派。(参见:法身)。玆将本经各家之著述列之如下。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大毗虑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卷(辽觉苑撰),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唐不可思议撰)。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以七段之即真言,说念诵大日经之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以七段之即真言,说念诵大日经之法。
土砂加持
【佛学大辞典】
(修法)以光明真言加持土砂撒布之于亡者之尸骸或其墓处也。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曰:「设众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砂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狱中,若饿鬼中,若修罗中,若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来不空毗卢遮那如来真实本愿大灌顶光真言神通威力加持土砂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彼西方极乐国土,莲华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堕落。」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亦说此法。
(修法)以光明真言加持土砂撒布之于亡者之尸骸或其墓处也。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曰:「设众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砂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狱中,若饿鬼中,若修罗中,若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来不空毗卢遮那如来真实本愿大灌顶光真言神通威力加持土砂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彼西方极乐国土,莲华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堕落。」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亦说此法。
支提加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与制多山部同。
(流派)与制多山部同。
五处加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指印或杵铃当身体之五处也。五处加持有二义:大日三世常住,故以喉表之,人喉寿也。大日弥陀一佛义可思之,弥陀能成无量寿,大日所成无量寿也。
(术语)以指印或杵铃当身体之五处也。五处加持有二义:大日三世常住,故以喉表之,人喉寿也。大日弥陀一佛义可思之,弥陀能成无量寿,大日所成无量寿也。
牛黄加持
【佛学大辞典】
(修法)又作牛王加持。安产加持作法之一。此法起于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其文曰:「若女人无男女,以牛黄于桦皮上书此真言而带之,不久当有男女。」
(修法)又作牛王加持。安产加持作法之一。此法起于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其文曰:「若女人无男女,以牛黄于桦皮上书此真言而带之,不久当有男女。」
四加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大乘法相宗以暖等四善根为五位中加行位,故以四加行为四善根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唯识五位中第二之加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种差别,故曰四加行。(参见:加行位)
【佛学常见辞汇】
四善根的别名。(参见:四善根)
【佛学次第统编】
正脉疏云:「十信但满其信心,三贤但极其解心,皆非真修也,今修解满极,将入真修,故说加行矣。」
一、煖地位 经云:「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煖地。」疏云:「此位似蹑觉齐佛觉而来,前之佛觉,虽曰能齐,未能正證。今将趋圣果故,即用佛觉,为己因心,复加功行,以求正證。初入因位,未即得果,故譬钻火,方得煖相。前但发愿希求,此则实用进取。又前佛见未忘,未能泯为己心,此方泯佛见,而但惟一心,犹云佛即心也。」
二、顶地位 经云:「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疏云:「此位似蹑地如佛地而来,以所履即地相也。依煖地心,修佛果智,智观于心,故如足履地;心相垂尽,故若依非依;高山喻当位之心,虚空喻所依之理,心相未尽,故下微碍;碍至于微,明心相无多也。盖前位佛见虽泯,心见犹存。至此则复泯心相,而但惟一觉,犹云心即佛也。」
三、忍地位 经云:「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疏云:「此位但以总承前二位之存心佛故曰二同,犹云即心即佛也。因果交彻,故曰善中得道。于忍事而言,非怀非出者,盖既能容忍,非如常人之怀恨,故曰非怀。然尚存忍受,非如至人之顿忘,故曰非出。其于所忍之事,将忘未忘,比于忍地菩萨,将證未證,恰相似也。」
四、世第一位 经云:「数量消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疏云:「此亦总承前三位,而双泯心佛,故曰数量消灭。盖有心有佛,因果位别,皆是数量,此则方是因果两忘,犹云非心非佛也。然迷中道者,非谓迷了中道,盖迷即未觉位也。故迷中道者,即未觉位中因人所修之中道耳。觉中道者,亦非谓觉了中道,盖觉那大觉位也。故觉中道者,即大觉位中果所證之中道也。是则迷中道,仍是菩萨因心;觉中道,仍是佛之果智;于此二无所目者,盖下不见自心,上不见佛智,而心佛两忘,不存数量,于世间法中,最为第一。是显登地,方为出世成佛,方为出世第一也。」
【三藏法数】
(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记)
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煖加行〕,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煖加行。(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顶加行〕,顶者谓观行转明,在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三、忍加行〕,忍有二义:一者印可义,谓于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谛之理,谓苦谛实是苦,乃至道谛实是道也。二者决定义,谓此善根,决定无退,故名忍加行。
〔四、世第一加行〕,谓此位中,观四谛理,虽未能證,而于世间最胜,故名世第一加行。
(术语)于大乘法相宗以暖等四善根为五位中加行位,故以四加行为四善根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唯识五位中第二之加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种差别,故曰四加行。(参见:加行位)
【佛学常见辞汇】
四善根的别名。(参见:四善根)
【佛学次第统编】
正脉疏云:「十信但满其信心,三贤但极其解心,皆非真修也,今修解满极,将入真修,故说加行矣。」
一、煖地位 经云:「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煖地。」疏云:「此位似蹑觉齐佛觉而来,前之佛觉,虽曰能齐,未能正證。今将趋圣果故,即用佛觉,为己因心,复加功行,以求正證。初入因位,未即得果,故譬钻火,方得煖相。前但发愿希求,此则实用进取。又前佛见未忘,未能泯为己心,此方泯佛见,而但惟一心,犹云佛即心也。」
二、顶地位 经云:「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疏云:「此位似蹑地如佛地而来,以所履即地相也。依煖地心,修佛果智,智观于心,故如足履地;心相垂尽,故若依非依;高山喻当位之心,虚空喻所依之理,心相未尽,故下微碍;碍至于微,明心相无多也。盖前位佛见虽泯,心见犹存。至此则复泯心相,而但惟一觉,犹云心即佛也。」
三、忍地位 经云:「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疏云:「此位但以总承前二位之存心佛故曰二同,犹云即心即佛也。因果交彻,故曰善中得道。于忍事而言,非怀非出者,盖既能容忍,非如常人之怀恨,故曰非怀。然尚存忍受,非如至人之顿忘,故曰非出。其于所忍之事,将忘未忘,比于忍地菩萨,将證未證,恰相似也。」
四、世第一位 经云:「数量消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疏云:「此亦总承前三位,而双泯心佛,故曰数量消灭。盖有心有佛,因果位别,皆是数量,此则方是因果两忘,犹云非心非佛也。然迷中道者,非谓迷了中道,盖迷即未觉位也。故迷中道者,即未觉位中因人所修之中道耳。觉中道者,亦非谓觉了中道,盖觉那大觉位也。故觉中道者,即大觉位中果所證之中道也。是则迷中道,仍是菩萨因心;觉中道,仍是佛之果智;于此二无所目者,盖下不见自心,上不见佛智,而心佛两忘,不存数量,于世间法中,最为第一。是显登地,方为出世成佛,方为出世第一也。」
【三藏法数】
(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记)
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煖加行〕,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煖加行。(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顶加行〕,顶者谓观行转明,在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三、忍加行〕,忍有二义:一者印可义,谓于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谛之理,谓苦谛实是苦,乃至道谛实是道也。二者决定义,谓此善根,决定无退,故名忍加行。
〔四、世第一加行〕,谓此位中,观四谛理,虽未能證,而于世间最胜,故名世第一加行。
加行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识宗五位之第二。于十回向之终,修四寻思四如宝之愿,得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之位也。为入于见道,正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分际,故名为加行位。即四道中之加行道也。唯识论九曰:「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又曰:「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参见:四寻思观)
【佛学常见辞汇】
唯识宗所立五位之第二,即于十回向之后,修四寻思观,得暖、顶、忍、世第一之四善根位。
【佛学次第统编】
加行者,准备入正位之时,而加一番之修行也。位有四,谓之四加行,又名四善根。
一、煖位 煖位者,为将发见道无漏之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发,先有煖相是也。此位刱观四谛,修十六行。
二、顶位 顶者已达巅顶也。此位用观同前,转更明朗。
三、忍位 忍可决定四谛之理不动之智为忍,忍位有三:
一、下忍 遍观八谛(欲界四谛上二界四谛成八谛)三十二行(欲界十六行上二界十六行)。
二、中忍 缩观渐减缘行(缘者缘于八谛,行即三十二行。渐减者,历观三十二行,每一周递减为三十一三十二十九等,直至第一欲界苦行)。乃至一行二刹那在,名中忍满,即入上忍。
三、上忍 惟观欲界苦谛,但有一行二刹那在,前一刹那尽,名上忍中。
四、世第一位 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第一,名世第一。二刹那中,后一刹那尽,名世第满,引入无漏见道。
此之四位,渐能伏除烦恼分别。
【三藏法数】
谓四加行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四加行者,煖、顶、忍、世第一也。见道即欢喜地菩萨位也。)
【三藏法数】
加行位者,其位有四:一、煖位。(如木钻火,未见火出,先得煖相,以喻加行位人,未见智火,已得煖相。)二、顶位。(观行转明,如登山顶,悉皆明了。)三、忍位。(忍即忍可之义,谓于苦、集、灭、道,四谛之法忍可而乐修也。)四、世第一位。(于理虽未能證,而于世间最胜。)谓此四位加功用行,取證道果也。
(术语)唯识宗五位之第二。于十回向之终,修四寻思四如宝之愿,得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之位也。为入于见道,正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分际,故名为加行位。即四道中之加行道也。唯识论九曰:「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又曰:「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参见:四寻思观)
【佛学常见辞汇】
唯识宗所立五位之第二,即于十回向之后,修四寻思观,得暖、顶、忍、世第一之四善根位。
【佛学次第统编】
加行者,准备入正位之时,而加一番之修行也。位有四,谓之四加行,又名四善根。
一、煖位 煖位者,为将发见道无漏之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发,先有煖相是也。此位刱观四谛,修十六行。
二、顶位 顶者已达巅顶也。此位用观同前,转更明朗。
三、忍位 忍可决定四谛之理不动之智为忍,忍位有三:
一、下忍 遍观八谛(欲界四谛上二界四谛成八谛)三十二行(欲界十六行上二界十六行)。
二、中忍 缩观渐减缘行(缘者缘于八谛,行即三十二行。渐减者,历观三十二行,每一周递减为三十一三十二十九等,直至第一欲界苦行)。乃至一行二刹那在,名中忍满,即入上忍。
三、上忍 惟观欲界苦谛,但有一行二刹那在,前一刹那尽,名上忍中。
四、世第一位 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第一,名世第一。二刹那中,后一刹那尽,名世第满,引入无漏见道。
此之四位,渐能伏除烦恼分别。
【三藏法数】
谓四加行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四加行者,煖、顶、忍、世第一也。见道即欢喜地菩萨位也。)
【三藏法数】
加行位者,其位有四:一、煖位。(如木钻火,未见火出,先得煖相,以喻加行位人,未见智火,已得煖相。)二、顶位。(观行转明,如登山顶,悉皆明了。)三、忍位。(忍即忍可之义,谓于苦、集、灭、道,四谛之法忍可而乐修也。)四、世第一位。(于理虽未能證,而于世间最胜。)谓此四位加功用行,取證道果也。
四善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小乘俱舍成实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法相宗于十回向之满位,生四种之善根。此乃小乘七方便中之后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之第二加行位也。是正为见道之修行,故名加行。俱舍,成实,法相三宗,其行相各异。梵Kus/ala-mu%la。
【佛学大辞典】
(名数)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法也。(参见:加行位)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小乘之暖、顶、忍、世第一法。声闻乘行人修五停心观及四念处观之后,接著须修四谛观。当无漏智火将生,心中光明启发之时,名为暖位;进而智慧增长,达于顶点,名为顶位;再进而明四谛之理,其心坚住,决定不移,名为忍位;更进而到达有漏智的最终点,在世间有情之中,最为殊胜,名为世第一法。3。指大乘之暖、顶、忍、世第一法。以佛觉为己心,如火欲燃,名为暖;以自心成佛,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印持无所取之境,顺忍所无取之心识,名为忍(暖位以佛觉为己心,顶位以自心为佛境,忍位则觉于中道);由此更进,则迷觉两忘,中边不立,虽未至初地见道之出世间,然已到世间的最后边际,纵属有漏,但在世间已是第一,名世第一。在此大乘暖、顶、忍、世第一四位之中,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能所二取皆空。
(名数)小乘俱舍成实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法相宗于十回向之满位,生四种之善根。此乃小乘七方便中之后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之第二加行位也。是正为见道之修行,故名加行。俱舍,成实,法相三宗,其行相各异。梵Kus/ala-mu%la。
【佛学大辞典】
(名数)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法也。(参见:加行位)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小乘之暖、顶、忍、世第一法。声闻乘行人修五停心观及四念处观之后,接著须修四谛观。当无漏智火将生,心中光明启发之时,名为暖位;进而智慧增长,达于顶点,名为顶位;再进而明四谛之理,其心坚住,决定不移,名为忍位;更进而到达有漏智的最终点,在世间有情之中,最为殊胜,名为世第一法。3。指大乘之暖、顶、忍、世第一法。以佛觉为己心,如火欲燃,名为暖;以自心成佛,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印持无所取之境,顺忍所无取之心识,名为忍(暖位以佛觉为己心,顶位以自心为佛境,忍位则觉于中道);由此更进,则迷觉两忘,中边不立,虽未至初地见道之出世间,然已到世间的最后边际,纵属有漏,但在世间已是第一,名世第一。在此大乘暖、顶、忍、世第一四位之中,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能所二取皆空。
四度加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度加行者,密法之传授,分为四番,复续之为一,皆传之法也。此事非上古之正规,乃末法之略式。四度者:一十八道,二胎藏,三金刚,四护摩也。论其次第,其初皆为十八道,其馀三度,次第不同。或依胎,金,护摩之次第,或依胎,护摩,金之次第,或依金,胎,护摩之次第,而授与之。授与四度加行,后有传法灌顶之授与。其日数,先就十八道而言,其为十八道禀受,于前行一百日间,使写十八道次第,已后,受者蒙次第之传授而谙诵之,又教以印结之方而谙练之,其间又一百日。最后之三七日乃为十八道之正行,其馀三度之传授,亦如此,各二百日,统合为八百日,由是传法灌顶之前行等,又二百日,前后共一千日,事乃毕。是乃四度加行创设当时诸流一般之通规也。其后阿阇梨简略日数,诸流均于百九十九日内满足四度。十八道前行五十日,其次一七日为十八道之正行,其次五十日为金之前行,次七日为金之正行,次五十日为胎之前行,次七日为胎之正行,次三七日为护磨之前行,次七日为护磨之正行,共经百九十九日也。更有减一度之行为三七日即满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家传授十八道,金刚界,胎藏界。护摩等四法之四度修行也。(参见:四度加行本)
(名数)四度加行者,密法之传授,分为四番,复续之为一,皆传之法也。此事非上古之正规,乃末法之略式。四度者:一十八道,二胎藏,三金刚,四护摩也。论其次第,其初皆为十八道,其馀三度,次第不同。或依胎,金,护摩之次第,或依胎,护摩,金之次第,或依金,胎,护摩之次第,而授与之。授与四度加行,后有传法灌顶之授与。其日数,先就十八道而言,其为十八道禀受,于前行一百日间,使写十八道次第,已后,受者蒙次第之传授而谙诵之,又教以印结之方而谙练之,其间又一百日。最后之三七日乃为十八道之正行,其馀三度之传授,亦如此,各二百日,统合为八百日,由是传法灌顶之前行等,又二百日,前后共一千日,事乃毕。是乃四度加行创设当时诸流一般之通规也。其后阿阇梨简略日数,诸流均于百九十九日内满足四度。十八道前行五十日,其次一七日为十八道之正行,其次五十日为金之前行,次七日为金之正行,次五十日为胎之前行,次七日为胎之正行,次三七日为护磨之前行,次七日为护磨之正行,共经百九十九日也。更有减一度之行为三七日即满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家传授十八道,金刚界,胎藏界。护摩等四法之四度修行也。(参见:四度加行本)
加力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菩萨加被之力。
【佛学常见辞汇】
佛菩萨的加被力。
(术语)佛菩萨加被之力。
【佛学常见辞汇】
佛菩萨的加被力。
加尸
【佛学大辞典】
(饮食)Ka%s/a,Ka%s/i,又作加私,迦尸。药名。译曰光,玄应音义三曰:「加尸亦作迦尸,此译云光,言有光泽也。」同十曰:「迦私此云光,能发光,药名也。」
(饮食)Ka%s/a,Ka%s/i,又作加私,迦尸。药名。译曰光,玄应音义三曰:「加尸亦作迦尸,此译云光,言有光泽也。」同十曰:「迦私此云光,能发光,药名也。」
加句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上下所增加之语句也。随其法而各别。
(术语)真言上下所增加之语句也。随其法而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