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85
词典
10
分类词汇
275
共28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薄片
调润
酿造
踏布
革皮
罐头
熟料
素材
柳杯
泡面
饮料
鱼片
原木
羽绒
枸杞茶
《國語辭典》:
薄片
拼音:
bó piàn
细薄的东西。如:「薄片饼乾」、「木板薄片」。
分類:
薄片
从物
物品
某物
加工
扁平
《漢語大詞典》:
调润(調潤)
调理,加工。 明
张居正
《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言治术书》
:“来諭求二公行之已试而尽美者,修饰之;其行之虽善而未尽美者,调润之。斯公之所以克成厥终也。”
分類:
调理
加工
《國語辭典》:
酿造(釀造)
拼音:
niàng zào
利用酵素的发酵作用,将农产物制成饮料或食品。如:「这家工厂酿造的酱瓜特别香脆可口。」也作「酿制」。
分類:
酿造
发酵
制造
原始
材料
组织
酱油
加工
《漢語大詞典》:
踏布
亦作“蹋布”。 踹布。旧时对棉布整理加工的一道工序。踹匠将漂染过的棉布卷上木滚,放在石板上,上压约千斤重的凹字形大石,一人足踏大石两端,左右往来滚动,以使布质紧密光滑。 清
叶廷琯
《
鸥陂渔话·观音峰
》
:“距 上津桥 西北半里,地久废为踹坊,皆布商所佣蹋布者居之。”
分類:
棉布
整理
加工
一道
工序
《漢語大詞典》:
革皮
加工后的兽皮。 唐
李肇
《
唐国史补
》
卷下:“丝布为衣,麻皮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
分類:
加工
兽皮
《國語辭典》:
罐头(罐頭)
拼音:
guàn tou
将加工后的食物装入铁皮罐子或玻璃瓶中,经过抽气、杀菌、密封等过程,以保持新鲜不坏的食品。
分類:
罐头
方言
食品
罐子
加工
排气
杀菌
马口铁
玻璃
密封
保藏
《國語辭典》:
罐子
拼音:
guàn zi
装盛东西的圆筒形器皿。如:「瓦罐子」、「铁罐子」。也作「罐儿」。
分類:
罐子
圆筒
筒形
大口
容器
《漢語大詞典》:
熟料
经过加工的原料,特指高温煅烧过的粘土。
分類:
加工
原料
高温
煅烧
粘土
《國語辭典》:
素材
拼音:
sù cái
文学或艺术作品里所用的材料。为法语Motif的意译。也作「材料」。
分類:
素材
文学
编纂
艺术
书刊
创作
第一手
原始
材料
提炼
加工
前言
《漢語大詞典》:
柳杯
以杞柳枝条加工编制成的杯盏。桮,
分類:
柳枝
枝条
加工
编制
杯盏
《国语辞典》:
泡面(泡面)
拼音:
pào miàn
1.一种速食品。经过加工处理的面,用热水冲泡即可食用。如:「现在上班族为了节省时间,经常以泡面果腹。」也称为「速食面」。
2.俗称盗版的电脑软体。
分类:
速食
食品
电脑软体
加工
《國語辭典》:
饮料(飲料)
拼音:
yǐn liào
经过加工制造供人饮用的液体。如汽水、果汁、酒等。
分類:
饮料
加工
制造
饮用
液体
汽水
《國語辭典》:
鱼片(魚片)
拼音:
yú piàn
片状的鱼肉。如:「生鱼片」、「鱼片汤」。
分類:
食品
鱼体
去骨
加工
薄片
《國語辭典》:
原木
拼音:
yuán mù
树干砍伐后经造材锯断处理的圆材或胴割材。
分類:
原木
采伐
加工
木料
《漢語大詞典》:
羽绒(羽絨)
禽类腹部和背部的绒毛。特指经过加工处理的鸭、鹅等的羽毛。如:羽绒服;羽绒制品。
分類:
腹部
背部
绒毛
加工
羽毛
《漢語大詞典》:
枸杞茶
用枸杞子等加工制成的茶汤。
《全元散曲·庆宣和》
:“充腹黄粮暖炕柴,送老山斋,枸杞茶甜如蕨薇菜,去来,去来。” 明
高濂
《
遵生八笺·神秘服食类·枸杞茶
》
:“於深秋摘红熟枸杞子,同乾麪拌和成剂,捍作饼样,晒乾研为细末。每江茶一两,枸杞子末二两,同和匀入炼化酥油三两,或香油亦可,旋添汤搅成膏子,用盐少许,入锅煎熟饮之,甚有益及明目。”
分類:
加工
茶汤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