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干局(幹局)
谓办事的才干器局。
《三国志·蜀志·刘封等传评》:“ 彭羕 廖立 以才拔进, 李严 以干局达。” 唐
柳宗元 :“ 李君 读书为诗,有干局,久游 燕 、 魏 赵 、 代 ,闻知人情,识地利,能言其故。”
《明史·庞尚鹏等传赞》:“ 庞尚鹏 诸人歷官中外,才諝干局,咸有可称。”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六:“无问其治术之醇疵,进身之邪正,而其人必有出众之干局,无疑义也。”
《漢語大詞典》:仍旧贯(仍舊貫)
依照旧例办事。:“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凶年不备,丰年补败,仍旧贯而不改作。”:“宜仍旧贯,何必改作也。”
《國語辭典》:行走 拼音:xíng zǒu
1.走路、步行。宋。
苏轼 〈〉:「忽然使作大小篆,如正行走值墙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那一日大雨淋漓,路上无人行走。」
2.走动、来往。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此处有一财主,乃是马员外。他在俺家行走,也好几时了。」《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比如托一个朋友在司上行走,替他会官,拜客。」
3.清代称在京师担任非专任差事者为「行走」。如:「军机处行走」。
《國語辭典》:辣手 拼音:là shǒu
1.做事的手段狠毒、激烈。《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2.形容做事手段狠毒、厉害的人。民国。章太炎《新方言。释言》:「今人谓从事刚严猛烈者为辣手。辣之言厉也。」
《國語辭典》:抽头(抽頭) 拼音:chōu tóu
1.向赢钱的赌徒抽取一部分的利益给提供赌博场所的人。清。徐珂《清稗类钞。赌博类。赌博之抽头》:「召集博徒于家而饮食之,伺其既胜,或二十取一焉,或十五取一焉,谓之抽头。」也称为「拈头」。
2.从别人身上得到某些好处。《红楼梦》第九回:「我可也拿住了,还赖甚么?先让我抽个头儿,咱们一声儿不言语。」
3.收取回扣。《豆棚闲话》第一○则:「凡是卖字画骨董物件的,俱要抽头,先来与他说通,方成交易。」《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当初那一百两的本,又没有净银子与你,带准折,带保钱,带成色,带家人抽头,极好有七十两上手。」
4.抽身、脱身。《醒世姻缘传》第七回:「老先生你放心去做,你只来打听我,若我慌张的时节,老先生抽头不迟。」《红楼梦》第六九回:「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自己且抽头,用借剑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也作「抽脚」。
《國語辭典》:报命(報命) 拼音:bào mìng
1.覆命。《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老残游记》第一八回:「限一个月报命,不许你用一点官差的力量。」
2.一种外交礼节。为答谢邻国的来访,前往该国访问。《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匈奴遣使来献,使中郎将报命。」也作「报聘」。
《國語辭典》:分局 拼音:fēn jú
1.划分的区域。《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曹伍相保,各有分局。」
2.县(市)警察局视辖区治安情况,配合行政区域,便利勤务执行,设置分局。分局置分局长一人,综理局务。
《漢語大詞典》:执方(執方)
(1).按照常规办事。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子曰:‘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
《金史·董师中传》:“凡正人多执方而不通,独 师中 正而通。”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师父不可执方,还是诊脉为稳。”
(2). 隋 时纠察朝仪者持方木,谓“执方”。
《隋书·百官志上》:“元会,廷尉三官,与 建康 三官,皆法冠玄衣朝服,以监 东 、 西 、 中华门 。手执方木,长三尺,方一寸,谓之执方。”
《漢語大詞典》:阁臣(閣臣)
明 清 大学士的别称。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阁臣兼掌部院,非旧规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初沿 明 旧制,阁臣例不兼经筵。” 清
吴敏树 《书谢御史》:“明日,上语阁臣:‘朕少时闻 谢御史 烧车事,心壮之。昨见其子来,甚喜。’”
《國語辭典》:助理 拼音:zhù lǐ
1.协助办理。《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宋。陈亮〈〉:「公之父必欲其二子由科举自奋,公独以其馀力助理家事,积累至巨万。」
2.协助办理事务的人。如:「你的助理告诉我,在这里可以找到你。」、「他的工作很繁琐,因此他聘了三、四个助理来帮忙。」
《國語辭典》:干才(幹才) 拼音:gàn cái
1.有办事才能的人。如:「能当选十大杰出青年者,几乎都是社会上相关领域之干才。」
2.才能。如:「他凭著优异的干才获得赏识。」《福惠全书。卷七。钱谷部。严管解》:「或官或吏,尤当慎选精壮有干才者,以充斯任。」
《國語辭典》:楼罗(樓羅) 拼音:lóu luó
1.精明干练,善于办事的人。《宋史。卷二八○。张思钧传》:「思钧起行伍,征讨稍有功。质状小而精悍,太宗尝称其楼罗,自是人目为小楼罗焉。」也作「喽啰」。
2.形容异族的语声。《北史。卷二四。王昕传》:「尝有鲜卑聚语,崔昂戏问昕曰:『颇解此否?』昕曰:『楼罗,楼罗,实自难解。』」也作「喽啰」。
《漢語大詞典》:楼揽罗绾(樓攬羅綰)
谓包揽张罗。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楼罗》:“言人善当荷干办於事者,能楼揽罗綰,遂谓之楼罗。”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楼罗》:“楼罗,干事之称也。演义云:人能楼揽罗綰,谓之楼罗。”
《漢語大詞典》:干仆(幹僕)
办事能干的仆役。 清 恽敬 《与姚秋农》:“今远离膝下,上无严师,中无益友,下无干僕。且市井之人,引之多事,便于销算,故至于此耳。”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某公子》:“公子某,好蓄姬妾,干僕四出觅佳丽。恆昼见而宵劫,人畏其势,不敢讼。”
《國語辭典》:代表 拼音:dài biǎo
1.由机关、团体选举出来或受委托及指派以代替众人、团体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
2.替代人选。《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今天大帅本来是要自己出来演说的,因为多说了话怕发喘病,所以特委了这胡道台做代表。」
3.某一地、事、物的象徵物。如:「大使代表国家,所以他有崇高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