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劝说(勸說)  拼音:quàn shuō
劝告。《汉书。卷七一。疏广传》:「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也作「劝解」。
《漢語大詞典》:诱劝(誘勸)
(1).诱导勉励。 汉 蔡邕 《为陈留太守上孝子》:“舅 偃 诱劝,哽咽益甚。”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召吏民子弟之秀者,亲为据案讲説,诱劝以文艺。”
(2).劝说。 杨朔 《征尘》:“他的盅里斟满酒,眼前放着菜,可是他不吃不喝,眼珠直瞪着前方,并不理会胖子的一再诱劝。”
《漢語大詞典》:诱说(誘説)
劝说。宋书·何尚之传:“时三方兴义,将佐家在都邑, 劭 悉欲诛之。 尚之 诱説百端,并得免。”新唐书·列女传·殷保晦妻封绚:“贼悦 封 色,欲取之,固拒。贼诱説万词,不答。”《元典章·兵部一·正军》:“ 蒙古 汉 军駈军逃窜者,圣旨到日,限一百日出,与免本罪,限外不行出首者,各处官司严加缉捉,得获,发付本使诱説。”
分類:劝说
《國語辭典》:撺断(攛斷)  拼音:cuān duàn
1.搬弄。宋。史达祖。庆清朝〈坠絮孳萍词〉:「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咿呀呀,偏似那织金梭撺断锦机声。」
2.怂恿。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我,我,我撺断的上了竿;你,你,你掇梯儿著眼看。」元。曾瑞〈蝶恋花。夜月楼头横玉管套。乔牌儿〉曲:「添盐添醋人撺断,刚挨了少半碗。」
3.催逼。元。刘时中〈水仙操。湖山堂下闹竿儿〉曲:「朝来风雨催春事,把莺花撺断死。」元。张可久〈清江引。杜鹃几声烟树暖〉曲:「杜鹃几声烟树暖,风雨相撺断。」
4.配合演奏。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一折:「你觑波,比及撺断那唱叫,先索打拍那精神。」元。无名氏〈一锭银。富贵常教造物瞒〉曲:「傀儡棚当时火伴,鼓儿笛儿休撺断。」
《漢語大詞典》:进劝(進勸)
犹劝说。 汉 王符 潜夫论·明暗:“ 周章 至 戏 乃始骇, 阎乐 进劝乃后悔,不亦晚矣!”《笔生花》第六回:“两位姨娘同进劝,三小姐,一声悲叹又开言。”
分類:劝说
《國語辭典》:说念(說念)  拼音:shuō niàn
说。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何须你簸扬我贪杯酒浸头,则你那閒言语说念的春风树点头。」
分類:絮叨劝说
《漢語大詞典》:晓说(曉説)
劝说。后汉书·班超传:“兵到 尉犁 界,而遣晓説 焉耆 、 尉犁 、 危须 。”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臣 显 愿质 守 俱东,晓説其子。”
分類:劝说
《漢語大詞典》:哄怂(哄慫)
劝说。 杨朔 《洗马兵》卷上六:“﹝ 梁家龙 ﹞好言好语跟小孩絮絮叨叨谈了半天,哄怂孩子走。”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 姚志兰 嗤地笑了,又笑着哄怂 武震 说:‘你让我去吧,好不好?’”
分類:劝说
《國語辭典》:一说(一說)  拼音:yī shuō
1.一次谈话。《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五》:「片言而求三辅,一说而定五州。」《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也作「一说儿」。
2.一种说法。如:「有此一说。」
《國語辭典》:招安  拼音:zhāo ān
1.招降安抚。《资治通鉴。卷二五九。唐纪七十五。昭宗景福元年》:「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三国演义》第九三回:「吾今饶汝性命,汝肯招安姜维否?」也作「招抚」。
2.收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兀的那小妮子,眼见得受了招安了也!」
《國語辭典》:口舌  拼音:kǒu shé
1.说话的器官。《易经。说卦》:「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
2.劝说,交涉时的言语、言辞。《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咱非六国愚主,怎被你口舌所能摇撼?」
3.言语上的争吵、争执。《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我是个良善人家,从不曾同人口舌,经官动府。」
4.谈论、评论。《红楼梦》第七七回:「这才乾净,省得旁人口舌。」
《國語辭典》:游说(游說)  拼音:yóu shuì
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主张。《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三国演义》第一○回:「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也作「游说」。
《國語辭典》:游说(遊說)  拼音:yóu shuì
以言语说动他人,使他听从自己的主张。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也作「游说」。
《漢語大詞典》:开说(開説)
(1).进言;陈述。吕氏春秋·壅塞:“今自以贤过於 尧 舜 ,彼且胡可以开説哉?”新唐书·刘文静传:“将发,恐 唐公 不从, 文静 谋因 裴寂 开説,于是介 寂 以交王,遂得进议。”《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子敬 开説大计,正与吾见相同。”
(2).引申为阐发解说。 唐 吕岩 《与潭州智度寺慧觉》诗:“请师开説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
(3).开脱辩解。 宋 苏轼《论行遣蔡确札子》:“今来非敢为 确 开説,但以此事所係国体至重,天下观望二圣所为,若行遣失当,所损不小。” 清 任泰 《质疑》:“述往事,可以 吕相 自言;陈今事,理合代君开説。”
(4).方言。开导;劝说。如:他心眼儿窄,你得经常开说他。
《國語辭典》:讽谕(諷諭)  拼音:fèng yù
讽谏告谕。《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國語辭典》:唇舌(脣舌)  拼音:chún shé
1.比喻口才。《汉书。卷九二。游侠传。楼护传》:「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
2.言语。《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为这件事,不知费了多少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