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2,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匡合
三权
运力
老化
小力
内战
营力
寡力
底气
驽弱
腰骨
卖力
霸统
凶猛
校力
《國語辭典》:匡合  拼音:kuāng hé
匡正纠合。指纠合诸侯,一匡天下。《晋书。卷三三。石苞传》:「夫贞廉之士,未必能经济世务。是以齐桓忘管仲之奢僭,而录其匡合之大谋。」《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
《漢語大詞典》:三权(三權)
(1).三种权力。管子·兵法:“定一至,行二要,纵三权,施四教,发五机,设六行,论七数,守八应,审九器,章十号,故能全胜。” 尹知章 注:“自‘一至’以下, 管 氏不言其数,无得而知也。”
(2).特指“贵”、“富”、“亲”三种权势。 汉 刘向 说苑·尊贵:“ 齐桓公 使 管仲 治国, 管仲 对曰:‘贱不能临贵。’ 桓公 以为上卿,而国不治。 桓公 曰:‘何故?’ 管仲 对曰:‘贵不能使富。’ 桓公 赐之 齐国 市租一年,而国不治。 桓公 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 桓公 立以为仲父。 齐国 大安,而遂霸天下。 孔子 曰:‘ 管仲 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3).指兵法上对上、中、下三种力量的权衡。 宋 苏洵 《权书上·强弱》:“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三权也者,以一致三者也。”
《國語辭典》:运力(運力)  拼音:yùn lì
指运输能力。
《國語辭典》:老化  拼音:lǎo huà
1.人的年龄变老。如:「人口老化的问题在国内已渐严重,要速谋因应对策。」
2.事物的功能,随著时间的变迁,变得陈旧、消退,失掉原有弹性、鲜度的现象。如:「钢筋也会老化,不能不小心。」
《漢語大詞典》:小力
(1).小力量。荀子·正论:“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
(2).谦称自己的仆役。 清 纳兰性德 《与张见阳书》:“箭决原付小力奉上,因早间偶失检察,竟致空手往还,可笑甚矣。”
《國語辭典》:内战(內戰)  拼音:nèi zhàn
1.国内的战争。指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势力或团体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或争取权力,所进行的武力冲突。如:「一个国家如果陷入长期内战,往往会造成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2.内心的挣扎。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外熏性易染,内战心难衄。」
《国语辞典》:营力(营力)  拼音:yíng lì
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量,统称为「营力」。也称为「作用力」。
《漢語大詞典》:寡力
力量弱小。战国策·韩策一:“ 摎留 曰:‘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其党,其寡力者藉外权。’”
分類:力量弱小
《漢語大詞典》:底气
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
基本的信心和力量。例如:以我的能力和水平来干这件事,感到有点底气不足。
《漢語大詞典》:驽弱(駑弱)
谓才能低下,力量薄弱。 晋 傅咸 《摄司隶上表》:“臣既駑弱,不胜重任。” 宋 陆游 《答王樵秀才书》:“某駑弱,畏以避事得罪,遂黽勉入院。”明史·熊廷弼传:“﹝ 廷弼 ﹞及见官兵駑弱,遽尔乞骸以归,将置君恩何地?”
《國語辭典》:腰骨  拼音:yāo gǔ
脊骨的下部五节骨,支撑筋肉,内系两臂,下与尾骶骨相连。
《國語辭典》:卖力(賣力)  拼音:mài lì
1.靠劳力为生。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倪宽卖力于都巷,匡衡自鬻于保徒者,身贫也。」
2.做事尽力。如:「艺人在台上卖力演出,博得观众如雷的掌声。」
《漢語大詞典》:霸统(霸統)
指割据一方而力量足以号令天下的政权。 宋 苏轼 《正统论》之二:“正统之论,起於 欧阳子 ,而霸统之説,起於 章子 。”
《國語辭典》:凶猛  拼音:xiōng měng
凶恶、猛暴。如:「火势凶猛」、「面对凶猛的动物,还是少去招惹为妙。」
《漢語大詞典》:校力
较量武力;比试力量。晋书·江逌传:“且其堑栅甚固,难与校力,当以计破之。”景德传灯录·马鸣大士:“将有魔来与吾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