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剪灯新话(剪燈新話)  拼音:jiǎn dēng xīn huà
书名。明瞿佑撰,四卷,附录一卷,二十一篇。形式摹仿唐人传奇小说,内容多托灵怪以写人情。明清戏曲及拟话本作者,常自此书撷取题材。
分類:传奇
《漢語大詞典》:剪靛花
民间曲调名。 清 乾隆 年间流行。一般四句二十四字,第三、四句或全迭,或迭最后二、三字,或完全不迭。常来回翻三五次为一曲。亦有在中间插入其他曲调者。又有《满洲剪靛花》,则加“阿拉拉”衬字。牌子曲中亦常用此调。
《分类字锦》:剪断还连(剪断还连)
搜神记永嘉中有天笠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取绢布与人各执一头对剪中断之已而取两断合视绢布还连续无异故体
分类:
《漢語大詞典》:剪夺(翦奪)
犹脱落。 郭沫若 《〈石鼓文研究〉重印弁言》:“但‘中权’残字多被保存,‘后劲’次之,‘先锋’翦夺最多。”按,“中权”、“后劲”、“先锋”均指石鼓文拓本。
《漢語大詞典》:剪发被褐
见"剪发披缁"。
《漢語大詞典》:剪发被褐(剪髮被褐)
见“ 剪髮披緇 ”。
《國語辭典》:剪发披缁(剪髮披緇)  拼音:jiǎn fǎ pī zī
缁,僧尼穿的黑色袈裟。剪发披缁指出家为僧尼。唐。蒋防《霍小玉传》:「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
《漢語大詞典》:剪发待宾(翦髮待賓)
晋 陶侃 早孤贫,为县吏。 鄱阳 孝廉 范逵 过 侃 ,仓猝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事见晋书·陶侃传。后世传为美谈,并常以喻贤母。 元 秦简夫 有《晋陶侃母剪发待宾》杂剧。亦省作“ 翦髮 ”。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议亲》:“翦髮常思 侃 母,断机每念 軻 亲。”
《國語辭典》:剪发披缁(剪髮披緇)  拼音:jiǎn fǎ pī zī
缁,僧尼穿的黑色袈裟。剪发披缁指出家为僧尼。唐。蒋防《霍小玉传》:「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
《分类字锦》:剪发易书(剪发易书)
元史陈祜传祜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
分类:
《分类字锦》:剪隔宵灯(剪隔宵灯)
张咏 除夜泊临江县诗 漏促已交新岁鼓,酒阑犹剪隔宵灯。
分类:岁除
《分类字锦》:剪圭分器(剪圭分器)
唐懿宗册魏王文夫剪圭分器事柄周经裂地疏封道光汉册
分类:封爵
《韵府拾遗 陌韵》:剪蝈(剪蝈)
集说先王之制于人情之所欲者养之无不备故剪蝈皆有官
《漢語大詞典》:剪荷包
谓窃取钱物。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楔子:“我如今烧了山寨,散了贼兵,我也不做贼了,我去羊市角头学剪荷包去也。”参见“ 剪綹 ”。
分類:窃取钱物
《國語辭典》:剪绺(剪綹)  拼音:jiǎn liǔ
绺,丝线。剪绺指剪开他人的衣带以窃取钱财,即扒手。《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仔细看时,袖底有一小孔,那老者赶早出门,不知在那里遇著剪绺的剪去了。」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令史云)这个是甚贼?(张千云)这是剪绺的。」也作「剪柳」、「剪绺」。
《國語辭典》:剪绺(翦綹)  拼音:jiǎn liǔ
剪开他人衣带以窃取钱财。亦用于泛称扒手。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这老子倒乖,哄的我低头自取。你却叫有剪绺的,倒著你的道儿。」也作「剪绺」、「剪柳」。
《分类字锦》:剪红刻翠(剪红刻翠)
玉壶清话长沙徐东野诗不过牡丹宿醉兰蕙春悲霞宫日城剪红刻翠而已
分类:采色
《韵府拾遗 霁韵》:剪彗(剪彗)
尔雅释诂劳来强事谓剪彗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