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剩求(賸求)
多求。 宋 邵雍 《名利吟》:“稍隣美誉无多取,纔近清欢与賸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
《骈字类编》:足剩(足剩)
周礼职币振掌事者之馀财疏振者抍也检也以财与之谓之抍知其足剩谓之检
《漢語大詞典》:余剩(餘賸)
(1).剩馀。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实状》:“船场既兴,执事者非一,须有餘剩衣食,养活众人。” 明 唐顺之 《乞留馀盐疏》:“﹝军餉银﹞支销已尽,亦无餘剩。” 沈从文 《新与旧·菜园》:“主人 玉太太 ,年纪五十岁,年青时节应当是美人,所以到老来还可以从余剩风姿想见一二。”
(2).见“ 餘賸 ”。
(1).多馀,不必要的。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苟句尽餘賸,字皆重复,史之烦芜,职由於此。”一本作“ 餘剩 ”。
(2).剩馀。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偷从笛里,写出无餘賸。”
《漢語大詞典》:剩道(賸道)
真是,真所谓。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四折:“从今后姻缘注定姻缘簿,相思还彻相思苦,賸道连理欢浓,于飞愿足。”
分類:真是
《國語辭典》:下剩  拼音:xià shèng
剩馀。《红楼梦》第二五回:「你先拿些去,下剩的我写个欠银子文契给你。」也作「下馀」。
分類:剩余
《國語辭典》:过剩(過剩)  拼音:guò shèng
1.供过于求而有剩馀。如:「生产过剩」。
2.数量超过限度。如:「人口过剩」。
《漢語大詞典》:剩索(賸索)
多取,虚索。新唐书·徐申传:“外蕃岁以珠、瑇瑁、香、文犀浮海至, 申 於常贡外,未尝賸索,商贾饶盈。”
《漢語大詞典》:剩义(賸義)
指片段不成系统的馀义。清史稿·艺术传一·徐彬:“凡疏释正义,见於注;或賸义及总括诸证不可专属者,见於论。”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餘於诗,故曰‘诗餘’。世俗之説,若以词为诗之賸义,则误解此‘餘’字矣。”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古文著於謡谚,则零词賸义也;及乎尔雅,体制乃备,则长篇巨牘也。”
《漢語大詞典》:剩味(賸味)
谓在正供之外增益供品。新唐书·儒学传下·韦彤:“故王者稽古,弗敢以孝思之极而溢礼,弗敢以肴品之多而賸味。”
《漢語大詞典》:赘剩(贅賸)
多馀;剩馀。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沿袭古题,唱和重复,於文或有短长,於义咸为赘賸。” 宋 朱熹 《答胡广仲书》:“凡天下之理势,一切畸零赘賸、侧峻尖斜,更无整齐平正之处。”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正俗:“必如所云,则乐府之文,所谓牀上安牀,屋上架屋,古人已具,何烦赘賸耶?”
分類:多馀剩馀
《漢語大詞典》:冗剩
1.亦作"冗剩"。
2.指冗员。
分類:冗员
《漢語大詞典》:简剩(簡剩)
指简选时被淘汰的人员。魏书·前废帝广陵王纪:“詔曰:顷官方失序,仍令沙汰,定员简剩,已有判决。”
《漢語大詞典》:中国剩余定理
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漢語大詞典》:枕剩衾余(枕剩衾餘)
形容闺阁寂寞凄清。 元 荆干臣《醉花阴·闺情》套曲:“虚度了好时光,枕剩衾餘怎不凄凉。”
《國語辭典》:武昌剩竹  拼音:wǔ chāng shèng zhú
晋陶侃任荆州刺史,镇武昌时造船,将剩馀的木屑及木头全部贮存。后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见《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后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二刻拍案惊奇。小引》:「顾逸事新语可佐谈资者,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之于墨,其为柏梁馀材,武昌剩竹,颇亦不少。」
分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