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馀 → 馀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零落 拼音:líng luò
《漢語大詞典》:遗利(遺利)
(1).未尽其用的利益。《管子·版法解》:“不私近亲,不孽疏远,则无遗利,无隐治。无遗利,无隐治,则事无不举,地无遗者。”《汉书·食货志上》:“地有遗利,民有餘力。” 宋 苏舜钦 《论五事》:“国家富有四海,生齿实緐,山泽之间,举无遗利。”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七章:“分业愈多则愈专而愈精,地无遗利,人无重业。”
(2).犹言留下好处。《淮南子·修务训》:“彼非轻身而乐死,务在於前,遗利於后。” 唐 柳宗元 《兴州江运记》:“ 西门 遗利, 史起 兴叹。”
(3).馀利;剩馀的好处。 宋 张方平 《论国计》:“自尔时及今二十年,但闻比校督责,不闻有所宽减也,如此浚取,天下岂復有遗利。” 清 王省山 《吴中吟》:“持筹者何人,搜括无遗利。”
(4).犹拉稀。利,通“ 痢 ”。《新唐书·儒学传上·陆元朗》:“ 王世充 僭号,封子 玄恕 为 汉王 ,以 德明 为师,即其庐行束脩礼。 德明 耻之,服巴豆剂,僵偃东壁下。 玄恕 入拜牀垂, 德明 对之遗利,不復开口,遂移病 成皋 。”
(2).犹言留下好处。《淮南子·修务训》:“彼非轻身而乐死,务在於前,遗利於后。” 唐 柳宗元 《兴州江运记》:“ 西门 遗利, 史起 兴叹。”
(3).馀利;剩馀的好处。 宋 张方平 《论国计》:“自尔时及今二十年,但闻比校督责,不闻有所宽减也,如此浚取,天下岂復有遗利。” 清 王省山 《吴中吟》:“持筹者何人,搜括无遗利。”
(4).犹拉稀。利,通“ 痢 ”。《新唐书·儒学传上·陆元朗》:“ 王世充 僭号,封子 玄恕 为 汉王 ,以 德明 为师,即其庐行束脩礼。 德明 耻之,服巴豆剂,僵偃东壁下。 玄恕 入拜牀垂, 德明 对之遗利,不復开口,遂移病 成皋 。”
《漢語大詞典》:长头(長頭)
犹言高个子。《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 贾长头 。’”《南史·范岫传》:“ 南乡 范云 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 范长头 。’以 岫 多识前代旧事也…… 岫 长七尺八寸,资容奇伟。”后以喻博学者。 宋 苏轼 《迨砚铭》:“得之艰,岂轻授。旌苦学,畀长头。” 宋 汪应辰 《〈石林燕语〉序》:“盖公文章大手,学问长头。” 宋 陆游 《秋晚寓叹》诗:“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指领先的人。 唐 王建 《织锦曲》:“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指花销后剩馀的零头。《天雨花》第六回:“ 毛成 又来吃茶,称出几分银子,要 陈济川 去买十香糕一匣。 济川 贪有长头赚,买了香糕就转程。”
指领先的人。 唐 王建 《织锦曲》:“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指花销后剩馀的零头。《天雨花》第六回:“ 毛成 又来吃茶,称出几分银子,要 陈济川 去买十香糕一匣。 济川 贪有长头赚,买了香糕就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