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侗剧(侗劇)  拼音:dòng jù
侗族的戏剧。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侗族分布地区。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于贵州。其表演形式最初仅两人坐唱,后来发展为走唱,角色不多,舞台动作简单,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仅置桌、凳等。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由男演员扮演女角。唱腔有平调、哭板、仙腔及民歌调子,主要伴奏乐器为二胡、琵琶、锣、铃、钹、鼓及特有的牛腿琴等。
《漢語大詞典》:侗戏(侗戲)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 贵州 、 广西 、 湖南 侗族居住地区。系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嘠锦”和“摆古”于 清 嘉庆 、 道光 年间逐渐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
《漢語大詞典》:端公戏(端公戲)
从巫师(端公)跳神发展而成的戏曲剧种,流行于 陕西 、 安徽 等地。过去带有较多的宗教色彩,解放后大都进行了改革。 广西 、 四川 等地的师公戏、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属同一类型。参见“ 端公 ”。
《國語辭典》:端公  拼音:duān gōng
1.四川、湖南、广西、贵州诸省称巫者为「端公」。《称谓录。卷三一。巫。端公》:「蜀人之祀神必冯巫,谓巫为端公,禳则为福,诅则为殃,惟端公之畏而不惜货财以奉之。」
2.宋代称衙役为「端公」。《水浒传》第八回:「只说董超正在家里拴束包裹,只见巷口酒店里酒保来说道:『董端公,一位官人在小人店中请说话。』」《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公人说上项事,端公便安排书院,请那赵知县教两个孩儿读书,不教他重难差役。」
《國語辭典》:淮海戏(淮海戲)  拼音:huái hǎi xì
流行于江苏省淮阴、徐州、涟水、泗阳一带的剧种。参见「拉魂腔」条。
《國語辭典》:淮剧(淮劇)  拼音:huái jù
起源于淮阴、盐城、阜宁一带的剧种。由当地民间曲艺门谈词和敬神的香火戏相结合,并吸取了徽剧的表演方法和剧目发展而成,有一百多年历史。现仅流行于江苏北部、上海及安徽的部分地区。
《國語辭典》:徽剧(徽劇)  拼音:huī jù
一种流行于安徽、江苏等省的地方戏曲。相传系徽州腔和青阳腔于明末清初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而成,其中亦受昆腔的影响。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拔子和二黄。清初流传很广,对南方许多剧种皆有深远的影响。也称为「徽调」。
《國語辭典》:沪剧(滬劇)  拼音:hù jù
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地方戏剧。前身为上海滩黄,民国三十四年(西元1945)定名为「沪剧」。唱腔丰富,曲调优美。伴奏乐器以琵琶、扬琴、南胡、笛、笙等为主。也称为「申曲」。
《國語辭典》:吉剧(吉劇)  拼音:jí jù
一种戏曲剧种。流行于吉林。主要的腔调有柳腔和咳调,角色分行与京剧大致相似。
《漢語大詞典》:嗨子戏(嗨子戲)
戏曲剧种。因演唱先以“海”字音起腔而得名。流行于 安徽 、 河南 的部分地区。唱腔分为主调和花调两大类。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打桃花》《站花墙》《王员外休妻》等。
《國語辭典》:滚调(滾調)  拼音:gǔn diào
一种弋阳腔及其他高腔的唱腔形式,简称为「滚」。滚调原是曲牌基本句法结构之外的附加部分,可以放在曲牌前面,也可以放在中间或后面。具有解释或贯串原有词意,加强感情气氛,增添曲调、节奏的对比变化等作用。是介乎唱、白之间的朗诵性唱腔。偏于唱曲的称为「滚唱」,偏于说白的称为「滚白」。
《國語辭典》:桂剧(桂劇)  拼音:guì jù
一种地方戏曲。流行于广西以及湖南的部分地区。腔调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的部分曲调。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唢呐、锣、钹等。也称为「桂戏」。
《漢語大詞典》:汉调二黄(漢調二黄)
也称陕二黄、山二黄。戏曲剧种。流行于 陕 南和 陇 东。是二黄腔调从 湖北 沿 汉水 进入 陕西 而形成的。 清 道光 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镇派。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國語辭典》:河北梆子  拼音:hé běi bāng zi
一种流行于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戏曲。是由清乾隆末年山西蒲州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曾受高腔、京剧的影响,音调高亢,表演细腻。
《國語辭典》:采茶戏(採茶戲)  拼音:cǎi chá xì
一种流行于江南各省的地方戏剧。最早出现于江西省南部九龙地区,随后流传于闽、粤一带的客家地区,成为客家戏曲的代表,俗称为「打采茶」。由小型的三脚采茶戏,吸收歌仔戏等地方戏曲的内容而发展成大型采茶戏。唱腔仍以客家山歌、民谣小调为主,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或民间传奇等,深具地方特色。简称为「采茶」。
《漢語大詞典》:白剧(白劇)
我国少数民族白族的一个剧种。《人民日报》1975.6.15:“﹝白剧﹞是在白族的‘吹吹腔’和‘大本曲’(曲艺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剧种,唱腔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