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壮剧(壯劇)  拼音:zhuàng jù
一种壮族的戏剧。因流行地区的不同,可分为广西壮剧和云南壮剧两支。以说唱艺术「板凳戏」为基础发展而成,风格接近民间小戏。主要唱腔有正调、过场调等。唱腔又可分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咿荷嗨四个流派。
《國語辭典》:黄梅戏(黃梅戲)  拼音:huáng méi xì
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等地区的剧种。其主要曲调是由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谣而来,受青阳腔的影响,并与安徽民间歌舞、说唱音乐等融合发展而成。
《漢語大詞典》:湖剧(湖劇)
戏曲剧种名。流行于 浙江省 湖州市 一带。因由当地滩簧和民歌发展而成,故旧名又叫“湖州滩簧”。
《國語辭典》:闽剧(閩劇)  拼音:mín jù
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的剧种。从明末开始发展至今,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徽剧和京剧等的影响。主要伴奏乐器有梆笛、二胡及唢呐等,所使用的曲调则有逗腔、扬歌、江湖和小调等四类。也称为「福州戏」。
《國語辭典》:梨园戏(梨園戲)  拼音:lí yuán xì
流行于福建省南部及台湾等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梨园戏为现存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剧种,流行的区域除闽南之外,尚包括台湾及南洋一带,它的表演形式和音乐,都保存著很多古老风格。采用南管音乐做为主要曲调。曲调牌名有许多与南北曲相同,因而被认为是宋元南戏的遗音。梨园戏的角色原分生、旦、净、末、丑、贴、外,故旧称「七子班」,角色中以生旦为主。大约清代以前即已在泉州流行,大致上可分为「大梨园」与「小梨园」,前者以成人为主,后者以童伶为主。梨园戏的剧目,大梨园的上路和下南及小梨园,各有擅演的所谓「十八棚头」,各具特色。即使是相同的剧目,三者在表演形态上,亦有所不同。
《漢語大詞典》:湘剧(湘劇)
湖南省 主要剧种之一,分 长沙 湘剧, 衡阳 湘剧、 常德 湘剧等。
《漢語大詞典》:耍孩儿(耍孩兒)
(1).民间曲调名。五十四字,平仄通协。 明 人选辑《玉谷调簧》中收二十馀首。
(2).地方戏曲剧种名。也叫咳咳腔、嗨嗨调。流行于 山西 北部和 内蒙古 一带。
《国语辞典》:彩调(彩调)  拼音:cǎi diào
流行于广西壮族聚落的剧种。自清初流传至今,其唱腔为曲牌体,节奏轻快流畅,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及情感,表现出活泼欢乐的情趣。
《国语辞典》:国剧(国剧)  拼音:guó jù
旧时流行于中国各地的剧种。有近两百年历史,清末以北京最为盛行,故称为「京剧」、「京戏」。民国改北京为北平,称为「平剧」。以汉调的西皮、徽调的二黄为主要唱腔,同时也吸收其他唱腔,如昆腔、吹腔、梆子腔、罗汉腔等,也称为「皮黄戏」。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且融入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内容则以历史故事为主,服装考究,色泽鲜丽,具有独特风格,对各地的剧种影响很大。由于地区与艺术风格的不同,故分有许多流派,以京派、海派为两大支。
《國語辭典》:弋阳腔(弋陽腔)  拼音:yì yáng qiāng
一种戏剧腔调。起源于江西省弋阳县,以金鼓等打击乐器伴奏,台上的演员独唱,后台多人帮腔,简称为「弋腔」。由于流传日广,又善于吸取各地土语乡音,演变出青阳、乐平、四平等多种声腔,为高腔系统的起源,在明、清两代地方戏曲中颇为风行,有其重要地位。也称为「高腔」。
《國語辭典》:豫剧(豫劇)  拼音:yù jù
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等地的剧种,属于梆子腔的一种。演唱时以硬木梆子按拍,节奏鲜明。也称为「河南梆子」。
《國語辭典》:潮剧(潮劇)  拼音:cháo jù
流行于广东潮安、汕头一带和福建南部的剧种。形成于明朝中叶,当时称为「潮调」,保留很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和明代弋阳腔的唱法。
《國語辭典》:花部  拼音:huā bù
戏曲种类的泛称。清朝乾隆时对当时各种地方戏曲的总称。以多种乐器合奏,纷杂嚣乱。剧词和音乐,通俗易解,受当时群众的喜爱。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高腔、二簧调等。也称为「乱弹」。
《國語辭典》:汉剧(漢劇)  拼音:hàn jù
一种流行于湖北、陕西、河南等省的地方戏曲名称。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原以秦腔演变来的西皮,及安徽传来的二黄为主要唱腔,并和徽剧相互影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对湘、川、赣等戏剧的发展都有影响。尤其清嘉庆、道光年间,传入北京,逐渐演变成京剧。伴奏乐器有胡琴、二弦、鼓板等。也称为「汉调」。
《國語辭典》:二人台(二人臺)  拼音:èr rén tái
一种戏曲曲艺。流行于内蒙中部和西部。用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伴奏,由二人歌舞对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