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刽子手(劊子手)  拼音:kuài zi shǒu
1.以执行死刑为业的人。《通俗常言疏證。狱讼。刽子手》引《通训》:「今大辟刑人者,苏俗谓之刽子手。」《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如说有水有蚁,挖开了不是,即于挖的时候,带一个刽子手,一刀把这奴才的狗头斫下来。」
2.泛指杀人或破坏环境的凶手。如:「古时横徵暴敛的贪官污吏,简直就像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许多外来物种适应力极强,往往是破坏生态的刽子手。」
《漢語大詞典》:魁脍(魁膾)
刽子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屠、钓、倡、优、魁膾、除粪,旌厥宅居,斥之邑外,行里往来,僻於路左。”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四:“魁膾,主杀人者。” 章炳麟 《军人贵贱论》:“若夫入受命於政府,出而翦除寇盗,镇服潢池者,无过魁膾伍伯之等夷。”
分類:刽子手
《漢語大詞典》:宰把手
方言。即刽子手。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四章:“偏偏遇着一个没学满师的宰把手,一连八刀才把脑壳斫下来。”
《國語辭典》:刀斧手  拼音:dāo fǔ shǒu
1.俗称行刑的刽子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怒极,喝令:『绑出斩首』,刀斧手得旨,推出市曹斩讫。」
2.俗称配带兵器的侍卫。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间别多年,今日特来访你,只该降阶接待才是,怎么教刀斧手将我簇拥进来,此何礼也?」《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公孙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于壁衣中,使二袁入。」
分類:刽子手
《國語辭典》:屠宰  拼音:tú zǎi
宰杀牲畜。《宋史。卷七。真宗本纪》:「二月乙酉,丁谓请承天节禁屠宰刑罚,从之。」宋。苏轼地岳变相偈〉:「都人惧罪业,两月罢屠宰。」
《漢語大詞典》:都伯
(1).行刑人,刽子手。南史·恩倖传·茹法亮:“即勒兵入尚书斩 萧令 ,两都伯力耳。”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都伯,行刑者也,今谓之刽子。”
(2).统领百人的军官。 三国 魏 曹操 《步战令》:“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有不进者,什长杀之;什长有不进者,都伯杀之。”
《漢語大詞典》:法刀
刽子手行刑的刀。《水浒传》第四四回:“当时 杨雄 在中间走着,背后一个小牢子擎着鬼头靶法刀。” 田汉 《关汉卿》第一场:“高插边翎拿着法刀的刽子手和骡车上垂头披发背插斩标的女犯走过。”
《漢語大詞典》:恶杀都来(惡殺都來)
宋 、 元 、 明 时刽子手行刑前的叫喊声。《水浒传》第一一○回:“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将 王庆 押到十字路头,读罢犯由,如法凌迟处死。”《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监斩官读了犯由,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一齐动手,剐了 孙神通 。”
《漢語大詞典》:刽伍(劊伍)
谓刽子手之辈。 明 徐渭 《拟上督府书》:“刽伍亦贱民耳,一奉军令,则虽加刃於尊贵之颈,而不之顾。”
分類:刽子手
《漢語大詞典》:垫刀(墊刀)
过去被处决的犯人须向官府或刽子手纳金,称“垫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土民有罪被杀,其亲族尚出垫刀数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