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2,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刻木作羊
刻谦
刻敲
刻绳
刻石文
刻石著纪
刻碎
刻剔
刻木为鹄
扣刻
酷刻
家塾刻本
检刻
剪红刻翠
奸刻
《分类字锦》:刻木作羊
列仙传》:葛由者,羌人,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得还,皆得仙道。山上有桃,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数十处云。
分类:
《漢語大詞典》:刻谦(刻謙)
俭朴谦逊。 汉 贾谊 新书·道术:“辞利刻谦谓之廉,反廉为贪。”
分類:俭朴谦逊
《漢語大詞典》:刻敲
勒索敲剥。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你看我多怜惜人,少要了三十,咱们不能刻敲人!”
分類:勒索
《漢語大詞典》:刻绳(刻繩)
限制约束。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四:“夫礼,依仁而著,仁则自然有礼,不待别为标识而刻绳之。”
《漢語大詞典》:刻石文
刻于石壁、碑碣上面的文字。南史·范云传:“下官尝读史记,见此刻石文。”参见“ 刻石 ”。
《國語辭典》:刻石  拼音:kè shí
1.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碑碣、崖壁上。《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
2.刻有文字、图象的碑碣。《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分类字锦》:刻石著纪(刻石著纪)
后汉书·祭祀志》:河图会昌符曰:汉大兴之道,在九世之王,封于泰山,刻石著纪,禅于梁父。退省考五。
分类:封禅
《漢語大詞典》:刻碎
苛刻繁琐。晋书·刘隗传:“诸刻碎之政,皆云 隗 协 所建。”
分類:苛刻繁琐
《漢語大詞典》:刻剔
剔除。吴子·治兵:“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飢饱,冬则温廐,夏则凉廡,刻剔毛鬣。”
分類:剔除
《漢語大詞典》:刻木为鹄(刻木爲鵠)
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 明 郑瑗 井观琐言卷一:“ 扬氏 《法言》, 王氏 中説,所谓刻木为鵠者也。”
《漢語大詞典》:扣刻
见“ 扣尅 ”。
《漢語大詞典》:扣尅
亦作“ 扣刻 ”。 截留财物,不按应发的全数发给。《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世间有做将帅扣刻军餉,不勤武事,败坏封疆的。” 清 侯方域 《代司徒公屯田奏议》:“敢有卖閒占役,以老幼滥充,及扣尅月粮者,察访纠参,重寘之法。”儒林外史第一回:“ 翟买办 扣尅了十二两,只拿十二两银子送与 王冕 。”
《漢語大詞典》:酷刻
侵蚀;剥削。《醒世姻缘传》第三六回:“阿弥陀佛!酷刻这穷汉的东西,叫人卖儿卖女的!”
分類:侵蚀剥削
《漢語大詞典》:家塾刻本
旧时私宅家塾刻印的书。私家刻书起于 五代 ,两 宋 时日趋发达,到 明 清 而极盛。主要是传播自己的或自己所喜爱的著作。家刻本的特点是底本好、校勘精、刻工良、纸墨都是上乘。如 南宋 相台 岳 氏家塾的五经屡为后世翻刻。 叶德辉 《书林清话·宋私宅家塾刻书》:“ 宋 时家塾刻本,其名姓亦甚繁多。”亦省称“ 家塾本 ”。如:他收藏的这种家塾本很罕见。
《漢語大詞典》:检刻(檢刻)
约束克制。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 唐 吴兢 唐阙史·杜牧:“ 牧 少雋,性踈野放荡。虽为检刻,而不能自禁。”
分類:约束克制
《分类字锦》:剪红刻翠(剪红刻翠)
《玉壶清话》:长沙徐东野诗,不过牡丹宿醉,兰蕙春悲,霞宫日城,剪红刻翠而已。
分类:采色
《漢語大詞典》:奸刻(姦刻)
亦作“奸刻”。 谓奸邪刻毒。《淮南子·泰族训》:“至其衰也,为姦刻伪书,以解有罪,以杀不辜。”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其姪曰 釗扬 ,奇丑,而性奸刻。”
分類:奸邪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