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0
词典
2
分类词汇
38
共40,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分类词汇
(续上)
依葫芦画瓢
情词易工
八股文章
发刻
划一不二
笨作
板袭
板学
木板书
辽板
《漢語大詞典》:
依葫芦画瓢(依葫蘆畫瓢)
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诗刊》
1977年第12期:“如果就事论事,依葫芦画瓢,就会写成:一条搭肩六尺长,劳动一天沾了灰。”
分類:
刻板
地照
照着
《国语辞典》:
情词易工(情词易工)
拼音:
qíng cí yì gōng
明代戏曲家何良俊为了改变戏曲创作刻板、毫无生气的现象所提出的理论。他以为在文艺作品中,描述情感及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情词」,对作家及演员而言,容易取得完美的表现语言及形式;就读者及观众而言,则容易引起共鸣,故谓之「情词易工」。见明。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
》卷三十七。
分类:
戏曲
创作
刻板
毫无
无生
生气
提出
理论
《国语辞典》:
八股文章
拼音:
bā gǔ wén zhāng
1.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时规定的应考文体。参见「八股文」条。《
儒林外史
》第一一回:「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2.对刻板、僵化文章的讽称。如:「批阅学生作文习作,有时像在强迫自己去读一堆僵化的八股文章!」
分类:
八股文章
刻板
两代
僵化
科举考试
文章
规定
应考
文体
《漢語大詞典》:
发刻(發刻)
交付刻板印刷,付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
:“只因传奇四种,目下发刻,恐有错字,在此对閲。”
《
镜花缘
》
第九回:“妹夫平日所作窗稿,将来如要发刻……包你必是好的。”
《花月痕》
第七回:“开首撰一小序,每人名下各繫一传,传后各缀一诗,即日发刻。数日之间,便轰传起来。”
分類:
交付
刻板
板印
印刷
付印
《國語辭典》:
划一不二(劃一不二)
拼音:
huà yī bù èr
1.不二价、照定价不打折扣。如:「这家商店标榜物价划一不二,童叟无欺。」
2.比喻人言行一致。《官场现形记》第九回:「魏老格人,倒是划一不二格,托仔俚事体,俚总归搭耐办到格。」
分類:
一律
言行一致
一致
刻板
不二价
《漢語大詞典》:
笨作
谓作事刻板,不变通。
《
儿女英雄传
》
第二回:“如今到外头去作官,自然非家居可比,也得学些圆通;但那圆通得来的地方好説,到了圆通不来,我还只得是笨作。”
分類:
作事
刻板
变通
《漢語大詞典》:
板袭(板襲)
刻板地抄袭。 清 陈廷焯
《
白雨斋词话
》
卷五:“ 蒿庵
《八六子》
云:‘罨重城,凄凄风雨,都来伴我孤征……’此词与 碧山 一篇格调近似,而用意各别,与板袭者不同。”
分類:
刻板
抄袭
《漢語大詞典》:
板学(板學)
谓刻板地模仿。 清 陈廷焯
《
白雨斋词话
》
卷四:“ 位存 词极凄婉,又极雅洁,短调如‘千蝶帐深縈梦苦,倦拈红豆调鸚鵡’……曲折哀婉,不必板学 南宋 ,而意境亦胜。”
分類:
刻板
模仿
《漢語大詞典》:
木板书(木板書)
用木刻板印成的书。 叶圣陶
《荣宝斋的彩色木刻画》
:“板子刻成以后,就是印刷了。先说说印刷的设备,这跟我国印木板书的设备一样。”
分類:
木刻
刻板
板印
印成
《漢語大詞典》:
辽板(遼板)
辽 之刻板印书。 契丹 书禁甚严,传入内地者,法皆死,故 辽 板书流传绝少。参阅 清 钱曾
《读书敏求记》
卷一。
分類:
刻板
板印
印书
契丹
传入
入内
内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