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3,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刺蓟
刺忽
刺蜚
刺儿
刺肚
刺触
刺柏
刺楸
刺谳
刺纸
刺宥
粗刺
冲刺
穿刺
钉刺
《漢語大詞典》:刺蓟(刺薊)
泛称大蓟、小蓟。因叶皆有刺,故称。 宋 晁补之 《收麦呈王松龄秀才》诗:“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释名﹞:“虎蓟、马蓟、猫蓟、刺蓟、山牛蒡、鸡头草、千针草、野红花: 弘景 曰:‘大蓟是虎蓟,小蓟是猫蓟,叶并多刺,相似。田野甚多,方药少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附方﹞:“心热吐血,口乾。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圣惠方》)。”
分類:释名
《韵府拾遗 月韵》:刺忽
诗小序有女同车刺忽也又萚兮刺忽也
《漢語大詞典》:刺蜚
见“ 刺蜚绣 ”。
《漢語大詞典》:刺蜚绣(刺蜚繡)
喻交错用兵。《战国策·燕策二》:“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母不能制,舅不能约。” 牛鸿恩 等注:“蜚,通斐。蜚綉,文綉。刺綉必彼此交错而行,故 范雎 説:‘相错如绣’。用兵如刺蜚綉,意为交错用兵。”亦省作“ 刺蜚 ”。史记·苏秦列传:“此必令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母不能制,舅不能约。”
《漢語大詞典》:刺儿(刺兒)
(1).尖锐象针的东西。喻含有讥刺意味。 茅盾 《委屈》:“ 张老太太 老觉得 李二奶奶 那一对顾盼之间带着刺儿的眼睛,无休无止的在她身上溜来溜去。” 老舍 《四世同堂》九:“ 瑞宣 本不想得罪人,但是一遇到 冠先生 这路人,他就不由的话中带着刺儿。” 蒋子龙 《赤橙黄绿青蓝紫》:“ 解净 不搭腔,假装听不出他们话里的刺儿。”
(2).喻差错,缺点,毛病。《花城》1981年第3期:“可你说那诗文,种豆生蛆,种瓜得刺儿,落下一个罪名。”《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这是庄稼地?这是荒草滩!’ 吕氏 站在地头,一锄未动,却挑不尽的刺儿。”
《漢語大詞典》:刺肚
传统戏曲武打程式。指以兵器刺向对方腹部。一方“刺肚”,另一方则以“封腰”招架。
《漢語大詞典》:刺触(刺觸)
刺激;影响。 康有为 《大同书》绪言:“凡大地万国之宫室、服食、舟车、什器、政教、艺乐之神奇伟丽者,日受而用之,以刺触其心目,感荡其魂气。” 黄远庸 《朱芷青君身后徵赙序》:“故名人之作,或刺触一世之思潮、或刺触一社会之思潮、或刺触一人之思潮,乃至刺触一动物一刹那之思潮。”
《國語辭典》:刺柏  拼音:cì bó
植物名。柏科圆柏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约九公尺。树皮褐色,薄片状剥落,叶狭线形,长一至一点五公分,先端尖刺,表面粉白色。毬果球形,肉质,成熟时橙黄色,不开裂,内有种子三粒。心材呈红褐色,质坚密,有芬芳气味。
《國語辭典》:刺楸  拼音:cì qiū
植物名。五加科刺楸属,落叶乔木,高十至三十公尺。小枝散生粗刺,皮色黑褐,叶掌状五至七浅裂,细锯齿缘,柄甚长。七至十月开花,复伞形花序圆锥状,多花,花黄白色或黄绿色。木材可造器具。产江浙、赣、湘、鄂、川、滇、贵、鲁、豫、冀、东北等地及韩国、日本。
《漢語大詞典》:刺谳(刺讞)
调查定案。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嚮使刺讞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分類:调查定案
《漢語大詞典》:刺纸(刺紙)
犹名片。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刺纸:“ 嘉靖 初年,士夫刺纸不过用白鹿如两指阔。”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论简帖用白纸》:“今之刺纸,非表白録罗纹笺,则大红綃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
分類:名片
《漢語大詞典》:刺宥
指量刑的宽严。刺,杀。宥,宽。周礼·秋官·小司寇:“听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郑玄 注:“宥,宽也。民言杀,杀之;言宽,宽之。”
分類:量刑宽严
《漢語大詞典》:粗刺
(1).植物茎、叶上的针刺。 唐 杜甫 《园官送菜》诗:“一经器物内,永掛麤刺痕。”
(2).指文词的粗放刺人。 宋 俞文豹 《吹剑录》:“此词虽麤刺,而局段高。”
《國語辭典》:冲刺(衝刺)  拼音:chōng cì
在各种竞赛中,当最逼近目标时,奋力往前急冲。用以比喻最后关头的努力。如:「别泄气,打起精神作最后的冲刺啊!」
《国语辞典》:穿刺  拼音:chuān cì
一种医疗技术。用特殊的穿刺针,刺入体腔、器官,抽取液体或组织,以供诊断或治疗。如:「脊髓穿刺」、「腹腔穿刺」、「胸腔穿刺」。
《骈字类编》:钉刺(钉刺)
唐书高骈传用之始诈行密曰庑下有瘗金五百斤事平愿备一日乏行密掘地无理金但得铜人三尺身桎梏钉刺其口刻骈名于背盖用蛊厌骈也行密责其罪并张守一斩于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