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3,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袭刺
讯刺
羊刺
眼刺
乌刺
斡刺
斫刺
刺瓜
对刺
粉刺
毁刺
画刺
赍刺
激刺
薅刺
《漢語大詞典》:袭刺(襲刺)
犹行刺。谓出其不意的刺杀。史记·燕召公世家:“ 太子丹 阴养壮士二十人,使 荆軻 献 督亢 地图於 秦 ,因袭刺 秦王 。”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国 内空,而 公子光 乃令 专诸 袭刺 吴王 僚 而自立,是为 吴王 闔庐 。”
《漢語大詞典》:讯刺(訊刺)
审讯查访。 宋 胡宿 《陈仲舒周昺并可大理寺丞制》:“曏典别京之狱,亦班剧县之条,讯刺得情,抚绥有惠。”
分類:审讯查访
《骈字类编》:羊刺
魏书高昌传有草名羊刺其上生蜜而味甚佳
《漢語大詞典》:眼刺
眼眵的通称。《黑籍冤魂》第十五回:“眼梢两滴眼刺,好像汤团。”
《骈字类编》:乌刺(乌刺)
唐书地理志提罗卢和国又西一日行至乌刺国乃大食国之弗利刺河南入于海小舟溯流二日至末罗国大食重镇也
《漢語大詞典》:斡刺
挑刺;找岔儿。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非是我挑茶斡刺,则问你 李美人 生下的孩儿。要説箇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那婆娘舌剌剌挑茶斡刺,百枝枝花儿叶子。”
《漢語大詞典》:斫刺
(1).砍击刺杀。后汉书·臧洪传:“ 吕奉先 讨 卓 来奔,请兵不获,告去,何罪復见斫刺?”
(2).比喻中伤。 鲁迅 《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但从去年以来,我居然大大地变坏,或者是进步了。虽或受着各方面的斫刺,似乎已经没有创伤,或者不再觉得痛楚。”
《国语辞典》:刺瓜  拼音:cì guā
胡瓜的别名。参见「胡瓜」条。
《国语辞典》:对刺(对刺)  拼音:duì cì
交叉。《水浒传》第六四回:「李成、闻达吃了一惊,勒住战马看时,后面只见旗幡对刺,战鼓乱鸣。」
分类:交叉
《國語辭典》:粉刺  拼音:fěn cì
外观无明显发炎或脓疱,而以毛囊的角质化所表现的痤疮病灶。参见「痤疮」、「青春痘」条。
《漢語大詞典》:毁刺
斥责讽刺。《后汉书·宦者传·吕强》:“ 邕 不敢怀道迷国,而切言极对,毁刺贵臣,讥呵竖宦。”
分類:斥责讽刺
《漢語大詞典》:画刺(畫刺)
在书简上署名。 南朝 梁武帝 《申饬选人表》:“必须画刺投状然后弹冠,则是驱迫廉撝,奬成浇竞。”
《漢語大詞典》:赍刺(齎刺)
携带名帖。后汉书·仇览传:“ 林宗 因与 融 齎刺就房謁之,遂请留宿。”
分類:携带名帖
《國語辭典》:激刺  拼音:jī cì
1.指责、讽刺。《后汉书。卷八○。文苑列传上。崔琦》:「岂独吾人之尤,君何激刺之过乎?」宋。苏轼 杜处士传:「子能详微意,知所激刺,亦无患子矣。」
2.刺激、打击。如:「他受了丧父的激刺,精神变得有些恍惚。」《黄绣球》第二九回:「黄通理却是最愤激、最镇静的人,想想这件事,怕总说得容易做得难,禁不住黄绣球天天激刺,也就大为发作。」
《漢語大詞典》:薅刺
犹言披荆斩棘。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身畚鍤,茠刺无休时。” 明 高启 《咏隐逸·陆龟蒙》:“茠刺不告劳,常师 禹 胼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