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别俱生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惑由生起上说,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略云分别俱生。
一、分别起 由邪师邪教邪思维三缘而起之我见边见等理惑,谓之分别起。言分别者,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法无我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发智论云:「法归分别,圣归涅槃。」然分别说有三种:
一、自性分别 心心所之自性,对于现前之境,而寻求动跃,如眼识之识别色,耳识之识别声,谓之自性分别,是现量也。
二、计度分别 种种差别之事,猛利思量推度也。
三、随念分别 追念思惟经历之事也,此二者限于意识,是比量非量也。
二、俱生起 依无始以来之熏习力,与自身俱生之贪瞋等事惑,不假前分别所起,对于境自然而起者,为俱生起。唯识论曰:「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总之与身俱起,名曰俱生。后横计生,名分别起。此中分别起,其惑强,却易断。俱生起弱,而反难断。因而于见道先顿断分别起之惑,次于修道渐渐断俱生起之惑也。
分别相
【佛学次第统编】
百法者,总列一切法之名而已,细分别之,其义甚多甚深。
三种分别
【佛学次第统编】
三分别者:
一、自性分别 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此有二:
一、寻伺为体 杂集云:「唯在意识者是也。」
二、非寻伺为体 通在八识,唯论及摄论许五识有者是也。
二、随念分别 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寻伺为体,唯在第六。
三、计度 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搆行分别,此有二:
一、寻伺为体 缘三世境,局在第六。
二、体非寻伺 依思慧立,缘现在境,通在六七二识。
展转分别
【佛学次第统编】
问:「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答:「第八识中,含藏前七识心心所法一切种子。此等种子,熏习生长,乃至成熟,转变不一。又以此现行互相资助力故,彼彼分别而便得生,何假外缘,方生分别哉!」
转依位别
【佛学次第统编】
转依位别,略有六种:
一、损力益能转 谓初二位,由习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虽未断障种,实證转依,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
二、通达转 谓通达位,由见道力,通达真如,断分别生二障粗重,證得一分真实转依。
三、修习转 谓修习位,由数修习十地行故,渐断俱生二障粗重,渐次證得真实转依。
四、果圆满转 谓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无边难行胜行,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證佛果,圆满转依,穷未来际,利乐无尽。
五、下劣转 谓二乘位,专求自利,厌苦欣寂,唯能通达生空真如,断烦恼种,證真择灭,无胜堪能,名下劣转。
六、广大转 谓大乘位,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槃俱无欣厌,具能通达二空真如,双断所知烦恼障种,顿證无上菩提涅槃,有胜堪能,名广大转。
转依义别
【佛学次第统编】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
一、能转道 此复有二:
一、能伏道 谓伏二障随眠势力,令不引起二障现行。
二、能断道 谓能永断二障随眠。
二、所转依 此复有二:
一、持种依 谓根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圣道转令舍染得净。
二、迷悟依 谓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诸染净法,依之得生,圣道转令舍染得净。
三、所转舍 此复有二:
一、所断舍 谓二障种真无间道,现在前时,障治相违,彼便断灭,永不成就。说之为舍,彼种断故,不复现行。妄执我法,所执我法,不对妄情,亦说为舍,由此名舍遍计所执。
二、所弃舍 谓馀有漏劣无漏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引极圆明纯净本识,非彼依故,皆永弃舍。彼种舍已,现有漏法,及劣无漏,毕竟不生。既永不生,亦说为舍,由此名舍生死劣法。
四、所转得 此复有二:
一、所显得 谓大涅槃。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客障覆令不显,真圣道生,断彼障故,令其相显,名得涅槃。此依真如,离障施设,故体即是清净法界。
二、所生得 谓大菩提。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碍故不生,由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
总愿别愿
【佛学次第统编】
总愿别愿者:
一、总愿 四弘誓是总愿。
二、别愿 如药师之十二愿。千手观音之六愿及十愿。普贤之十愿。弥陀之四十八愿。释迦之五百愿。誓愿之力,亦曰本愿力。智度论曰:「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
千差万别
【俗语佛源】
「差别」与「平等」相对,本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范畴。后禅宗将「差别」衍为「千差万别」,谓天地间的万物品类繁多,区别很大。如《景德传灯录·文遂》:「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意谓「千差万别」与「平等无异」是同一本体,「差别」即「平等」。庄子也说过:「以不平平之,其平也不平。」也写作「万别千差」。如《五灯会元:宝峰文禅师法嗣》:「四天之下,万别千差。一时明了,便能握金刚王宝剑,七纵八横,受用自在,岂不快哉!」俗语中多用之。如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而身心所从来,又有遗传、时代、周围、教育等等,尤其五花八门,千差万别。」(李明权)。
别具只眼
【俗语佛源】
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如宋·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别具只眼」,顾名思义,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在佛书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罗(Mahesvara)竖生在额头上的那只「顶门眼」。《大智度论》卷二描绘道:「摩醯首罗天,秦(汉)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神话中「灌口二郎神」的三只眼的形象,当源于此。那只「顶门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论》卷五)。意即超尘脱俗、非同一般的。(李明权)
二相别
【三藏法数】
(出析玄记)
〔一、自相别〕,相即相状。谓如身是身自相,于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尘各别故。如受是受自相,于此受中,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各别故。如心是心自相,于此心中,有眼等六识各别故。如法是法自相,于此法中,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同故。又如观身以不净为自相,观受以苦为自相,观心以无常为自相,观法以无我为自相,故名自相别。(身受心法即四念处。身谓己身,受谓领纳诸事,心谓第六识,法谓善恶等法。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二、共相别〕,谓但约苦、空、无常、无我四种行相,于身受心法上,共有名为共相。而言别者,如观身为苦时,不能观空、无常、无我;乃至观身为无我时,不能观苦、空、无常。观身既尔,观受心法行相亦然,故名共相别。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三藏法数】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辨邪伪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愁悲思,如是种种邪伪之相,与禅俱发。心若爱著,即与鬼法相应,多失心颠狂。是故修禅定者,于此诸相,即当一心寂静,辨其邪伪,知彼虚诳,不爱不著,则自然灭谢,是为辨邪伪禅发相。
〔二、辨真正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端心正念,离诸昏散,但觉身心安隐,泯然虚豁,空明清净,寂静无为,而与正定相应。如前所说一切邪伪之相,了无所见,是为辨真正禅发相。
三宝──别相三宝
【三藏法数】
(亦名别体三宝,出释氏要览)
谓佛法僧各各相别不同,故名别相三宝。
〔一、佛宝〕,谓佛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现为卢舍那尊特之身,是为佛宝。(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
〔二、法宝〕,谓五时所说大乘小乘经律论藏,是为法宝。(五时者,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也。)
〔三、僧宝〕,谓禀佛教法,修因得果,即声闻、缘觉、菩萨,是为僧宝。(声闻因闻佛声教而得悟道;缘觉因观十二因缘而得觉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三藏法数】
(出华严随疏演义钞并三宝章)
别相者,谓三宝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别相三宝也。
〔一、佛宝〕,谓佛具十身名相,差别不同,故名佛别相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法宝〕,谓佛说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别相也。(教即经教,理即性理,行即行业,果即果位也。)
〔三、僧宝〕,谓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乃至三贤、十圣,各各修證地位不同,故名僧别相也。(三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者,十地菩萨也。)
三经通别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
如来一代所说诸经之内,无不具此教、行、理三。无不以别而契于通,以通而应于别;通则通于诸经,别则别有所以。故教有通别,依教明行;行有通别,从行显理;理有通别也。
〔一、教经通别〕,教即圣人对机所说一切言教也。夫教本应机,机宜不同;部部别异,故名教别;诸部虽异,通是佛说,故名教通。所谓从缘故教别,从说故教通也。(部部者,经教部类也。)
〔二、行经通别〕,行即依教修行,亦进趣之义也。泥洹真法宝,众生以种种门入,教既为门不同,行则所入亦异,所入之门虽异,所契之理则同。所谓从能契故行别,从所契故行通也。(梵语泥洹,亦云涅槃,华言灭度。)
〔三、理经通别〕,理即一切言教所诠之义理也,理则不二,名字非一,故智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如或言实相,或言法界等。名异故别,理一故通;所谓理从名故别,名从理故通也。
四谛──别教无量四谛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别教者,别前藏、通,别后圆教也。无量四谛者,谓此教独菩萨法;菩萨所化众生既无量,其所用法门亦无有量。故云: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报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法门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是名别教无量四谛。(别前藏、通者,此教纯是菩萨所修之法,不同藏、通二教,是三乘共修也。别后圆教者,此教所明法门行相,隔历次第,不同圆教一切圆融也。十法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五住烦恼者,一切见住地惑、欲爱住地惑、色爱住地惑、有爱住地惑、无明住地惑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也。)
〔一、苦谛〕,谓此教菩萨,谛审十界众生生死诸苦,一一不虚,故名苦谛。(十界众生,佛亦在列者,大论云:众生无上者,即佛是也。)
〔二、集谛〕,谓此教菩萨,谛审十界众生惑业。实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集谛。
〔三、道谛〕,谓此教菩萨,谛审无量道法,实能自利利他,故名道谛。
〔四、灭谛〕,谓此教菩萨,谛审六度之行,实能證于涅槃寂灭之理,故名灭谛。(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四句──别教说听四句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别教者,圆融具德,异前诸教。
〔一、唯说无听〕,谓众生全在诸佛心中,故则果门摄法无遗。故所说教,唯佛所现,是名惟说无听。
〔二、惟听无说〕,谓佛全在众生心中故,则因门摄法无遗,故所说教,即众生心中自现,是名唯听无说。
〔三、说听双存〕,谓生佛互在,则因果交彻,故众生心中之佛,为佛心中之众生说法;佛心中之众生,听众生心中之佛说法,是名说听双存。
〔四、说听双寂〕,谓众生全在佛,则同佛非生;佛全在众生,则同生非佛。两相形夺,二位齐融。则佛心中之众生无听,众生心中之佛无说,是名说听双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