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4,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牟利
重利
老虎
取势
市利
同利
私便
侥觊
两利
欲利
排挤
兼利
公利
私利
本利
《國語辭典》:牟利  拼音:móu lì
获取利益。如:「采购公物,千万不可从中牟利。」也作「谋利」。
《國語辭典》:重利  拼音:zhòng lì
1.利益多。《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七二:「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2.以利为重。《庄子。刻意》:「众人重利,廉士重名。」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3.高利。如:「重利盘剥」。
《國語辭典》:重利盘剥(重利盤剝)  拼音:zhòng lì pán bō
高利放债,进行剥削。如:「他专做重利盘剥的勾当。」《红楼梦》第一○六回:「你父亲所为固难劝谏,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
《國語辭典》:老虎  拼音:lǎo hǔ
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猫,全身黄褐色,有黑色斑纹,喜肉食。参见「虎」条。
《漢語大詞典》:取势(取勢)
(1).得到利益。红楼梦第七三回:“把姑娘的东西丢了,他倒赖説姑娘使了他们的钱,这如今竟要准折起来!倘或太太问姑娘为什么使了这些钱,敢是我们就中取势?”
(2).谓借以取得好的姿势。 朱自清 《欧游杂记·威尼斯》:“教堂右边是向运河去的路,是一个小方场,本来显得空阔些,钟楼恰好填了这个空子。好象我们戏里大将出场,后面一杆旗子总是偏着取势。”
《漢語大詞典》:市利
(1).贸易之利。孟子·公孙丑下:“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赵岐 注:“罔取市利。”《商君书·外内》:“故为国者,边利尽归于兵,市利尽归于农。” 汉 桓宽 盐铁论·园池:“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
(2).牟取利益。 三国 魏 潘勖 《拟连珠》:“臣闻媚上以市利者,臣之常情,主之所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 康侯 既死,有妄人託 夏噩 姓名作《王魁传》,实欲市利於少年狎邪辈。”
《漢語大詞典》:同利
共享利益;有共同利益。礼记·哀公问:“车不雕几,器不刻鏤,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 郑玄 注:“与之同利者,上下俱足也。”史记·高祖本纪:“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宋 欧阳修 《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漢語大詞典》:私便
(1).个人的利益。韩非子·八说:“匹夫有私便,人主有公利,不作而养足,不仕而名显,此私便也。”
(2).指为己营利。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使先生无图利於大夫,而私便其身。”
《漢語大詞典》:侥觊(僥覬)
侥幸觊觎。谓以侥幸的心理追求得到某种利益。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然献言之初,或有所赏,於是浮浅侥覬之辈,争为烦言。” 宋 苏轼 《乞常州居住表》:“岂敢復以迟暮为叹,更生侥覬之心?”
《國語辭典》:两利(兩利)  拼音:liǎng lì
两方面均蒙受其利。《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明。归有光〈马政祀祠〉:「国初赋地于民而牧之,国与民盖两利焉。」
《漢語大詞典》:欲利
(1).欲念与私利。韩非子·解老:“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 宋 叶适 《〈覆瓿集〉序》:“ 子长 自护若处女,常藿食水饮,欲利不挂丝髮,奚取奚慕而以是动其心?”
(2).贪得利益。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故祸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伤心。”
《國語辭典》:排挤(排擠)  拼音:pái jǐ
施用手段排斥别人。《汉书。卷八三。薛宣传》:「王氏擅朝,排挤宣室。」
《漢語大詞典》:兼利
谓使(天下万物)一并受到利益。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庄子·天下:“ 墨子 氾爱兼利而非鬭。” 成玄英 疏:“普氾兼爱,利益羣生。”荀子·非十二子:“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國語辭典》:公利  拼音:gōng lì
公众的利益。如:「这家厂商在公共工程中偷工减料,为私利害公利,老闆已被收押。」
《國語辭典》:私利  拼音:sī lì
个人方面的利益。《管子。禁藏》:「民多私利者,其国贫。」《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事私利,枉主法。」
《國語辭典》:本利  拼音:běn lì
本金和利息。《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毛二胡子自认不是,情愿把这一笔帐本利清还,只求凤四老爹不要动手。」也称为「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