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伪造文书(伪造文书)  拼音:wèi zào wén shū
刑法上指图利他人或自己、损害公众或他人利益而假造文书、货币、公(私)印文、有价證券及栈(仓)单等。
《国语辞典》:争名逐利(争名逐利)  拼音:zhēng míng zhú lì
追逐名声、争取利益。形容人喜好名利,唯名利是图。《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四。青莲记。华阴骑驴》:「争名逐利,枉将人白日驰驱。」也作「争名夺利」。
《国语辞典》:欲取固与(欲取固与)  拼音:yù qǔ gù yǔ
想要夺取别人的东西,最好先给他一点利益,让他失去戒心。语本《韩非子。喻老》:「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璧马;知伯将袭仇由,遗之以广车。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起事于无形。』」。也作「欲取姑与」、「欲取先与」。
《国语辞典》:政治斗争(政治斗争)  拼音:zhèng zhì dòu zhēng
政治上为争取某种利益、权势所进行的明争暗斗。
《国语辞典》:一鱼两吃(一鱼两吃)  拼音:yī yú liǎng chī
比喻以一样的事物,获取双重的利益。如:「将同一篇论文当作两个不同科目的期末报告,如此一鱼两吃是不可以的。」
《国语辞典》:与民争利(与民争利)  拼音:yǔ mín zhēng lì
和人民互争利益。如:「政府为了各项建设,财源的开拓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处处与民争利。」
《国语辞典》:财产刑(财产刑)  拼音:cái chǎn xíng
国家按法律剥夺犯罪人财产利益为内容的刑罚,主要为主刑中的罚金。此外,被视为独立之法律效果的「没收」实质上也具有财产刑的效果。
《国语辞典》:嬴利  拼音:yíng lì
营业所得的利益。也作「盈利」、「赢利」。
分类:营业利益
《国语辞典》:公德心  拼音:gōng dé xīn
注重公众利益的精神与态度。如:「做好环保的首要条件,就是发挥每一个人的公德心。」
《国语辞典》:公益捐  拼音:gōng yì juān
居民为公共利益而缴纳的捐款。
《国语辞典》:功利派  拼音:gōng lì pài
伦理学的一派,主张以利益幸福为宗旨。
《国语辞典》:集选区(集选区)  拼音:jí xuǎn qū
一种为平衡各种族在政治上的权力和利益的选举方式。在由多数民族所组成的国家中,规定在特定选举区内的候选人,必须数人为一组参选,而其中必须有一人为少数民族。如新加坡选举国会议员即是用此方式。
《国语辞典》:好买卖(好买卖)  拼音:hǎo mǎi mài
能获得较多利益的交易。如:「这桩生意风险小、利润高,称得上是笔好买卖。」
《国语辞典》:打背弓  拼音:dǎ bèi gōng
私下从中谋取利益。参见「打背公」条。《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还有奶奶们托著买人事,请先生,常是十来两银子来打背弓。」
《国语辞典》:抱揽(抱揽)  拼音:bào lǎn
专权负责抱持权势,并从其中获取利益。《金瓶梅》第一七回:「此人专在县中抱揽说事,举放私债,家中挑贩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