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债利(債利)  拼音:zhài lì
放债所得或借债应付的利息。唐。卢仝寄男抱孙〉诗:「宅钱都未还,债利日日厚。」
《國語辭典》:对还(對還)  拼音:duì huán
加倍偿还。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曾借了他二十两银子,到今本利该对还他四十两。」
《漢語大詞典》:受息
(1).承担放款者所规定的利息。管子·轻重丁:“子皆为我君视四方称贷之间,其受息之氓几何千家,以报吾。”
(2).收取的利息。汉书·食货志下:“计所得受息,毋过岁什一。”
《国语辞典》:加息  拼音:jiā xí
添加利息。
分类:添加利息
《國語辭典》:透支  拼音:tòu zhī
1.支用款项超过收入。如:「这个月又透支不少钱了。」
2.存户与银行协定,在其存款馀额上可超额动支某一额度的资金贷与方式。
3.所付出的金钱、心力超过所能负荷的限度。如:「体力透支」。
《漢語大詞典》:周息
即年息。因利息按周年计算,故称。
《国语辞典》:内标(内标)  拼音:nèi biāo
民间互助会标会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式。活会会脚缴付会款时,可将当期得标者所出的标金扣除,而其标金即为当期之利息。得标者所得之金额=基本会钱×死会人数+(基本会钱-标金)×活会人数。
《国语辞典》:官息  拼音:guān xí
政府规定的利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一层,做生意的官息比庄上好;二层,多少总有点赢馀。」
《國語辭典》:债券(債券)  拼音:zhài quàn
一种对于一项借款所作的书面支付承诺的有价證券。此承诺包括于何时一次或定期返还本金,以及此期间所应支付的借款利息。
《漢語大詞典》:责息(責息)
求取利息。晋书·五行志中:“声之所往,随其所向,远者所过十数里。其邻人有责息於外,歷年不还,乃假之使为责让,惧以祸福。负物者以为鬼神,即傎倒畀之。” 王闿运 《黄淳熙传》:“土豪吏胥,则代贫民输租,其取偿责息,至数十百倍,良懦往往破产。”
《漢語大詞典》:背利
指负担很重的或长时期的利息。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自古常理:庄稼人们嫌背利,吃不上也尽着还帐哩。”《解放日报》1946.1.28:“有些偿付不起的,我们即将其结帐,不使其再背利。”
分類:负担利息
《國語辭典》:高利  拼音:gāo lì
利率很高的利息。如:「高利贷款,不是朋友该做的事。」
《漢語大詞典》:暗息
私下议定的高于常例的利息。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他向 无锡 的堂房哥哥 朱暮堂 借了五十两黄金,月息一两黄金;同时向上海利华西药房 柳经理 轧了五千万头寸,月息五分……人家看他吃这么大的暗息轧头寸,同行都为他捏一把冷汗。”
《漢語大詞典》:息债(息債)
附有利息的债务。旧唐书·武宗纪:“又赴选官人多京债,到任填还,致其贪求,罔不由此。今年三銓,於前件州府得官者,许连状相保,户部各借两月加给料钱,至支时折下。所冀初官到任,不带息债,衣食稍足,可责清廉。”
《國語辭典》:息谷(息穀)  拼音:xí gǔ
古代官府贷谷给农民,等到秋收时,农民除偿还贷谷外,需另加利息,此当作利息偿还的谷物,即称为「息谷」。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七。陆中丞》:「临终前一月,犹奏湖南社仓谷业已敷用,其息谷请免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