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4
词典
6
分类词汇
98
共98,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7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重利
子息
日息
债主
本息
本利
生利
倍息
对本
放债
举息
贷息
本金
存息
减息
《國語辭典》:
重利
拼音:
zhòng lì
1.利益多。《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三国魏。
阮籍
〈
咏怀诗
〉八二首之七二:「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2.以利为重。《庄子。刻意》:「众人重利,廉士重名。」唐。
白居易
〈
琵琶行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3.高利。如:「重利盘剥」。
分類:
高利
利息
利益
贪图
利润
图利
《國語辭典》:
重利盘剥(重利盤剝)
拼音:
zhòng lì pán bō
高利放债,进行剥削。如:「他专做重利盘剥的勾当。」《红楼梦》第一○六回:「你父亲所为固难劝谏,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
分類:
高利贷
剥削
《國語辭典》:
子息
拼音:
zǐ xí
1.子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只是并无子息,日夜忧心。」《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且弟年将五十,又无子息。」
2.利息。《管子。轻重》:「峥丘之战,民多称贷,负子息,以给上之急。」
分類:
子息
孳生
子嗣
借贷
儿女
蕃息
儿子
利息
《漢語大詞典》:
日息
(1).日日生长。 汉 焦赣
《易林·泰之小过》
:“桃李花实,累累日息。” 宋
张载
《正蒙·乾称下》
:“益物必诚,如天之生物,日进日息。” 王夫之 注:“息,长也。” 清 唐甄
《
潜书·富民
》
:“ 吴 乡之民,编蓑织席,皆至微之业也。然而日息岁转,不可胜算。”
(2).按日计算的利息。也称日利。日息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通常称日息几厘几毫。如日息一厘,即本金千元,每日利息一角。
分類:
日日
按日
日生
日计
计算
生长
利息
按本
本金
万分
王夫之
《國語辭典》:
债主(債主)
拼音:
zhài zhǔ
借钱给他人并收取利息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红楼梦》第五○回:「如今来回老祖宗,债主已去,不用躲著了。」也称为「债家」。
分類:
债主
人
钱财
收取
取利
利息
《國語辭典》:
本息
拼音:
běn xí
本金和利息。《宋史。卷一八四。食货志下六》:「又天下所售食茶,并本息岁课亦祇及三十四万缗。」也称为「本利」。
分類:
本息
本金
金和
和利
利息
《國語辭典》:
本利
拼音:
běn lì
本金和利息。《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毛二胡子自认不是,情愿把这一笔帐本利清还,只求凤四老爹不要动手。」也称为「本息」。
分類:
根本
本钱
本利
利益
和利
利息
《國語辭典》:
生利
拼音:
shēng lì
1.产生利润、财富。《左传。成公二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韩非子。六反》:「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
2.有助于生存的利益。《墨子。节葬下》:「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
3.以本银生利息。如:「他把钱放在银行生利。」《欢喜冤家》第三回:「我有一亲戚乃忠厚人家,我为说媒,待他出礼银三十两,竟将此银交与我收,每月生利一两二钱。」
分類:
产生
活着
生息
生利
利益
取得
得利
利息
财富
《漢語大詞典》:
倍息
加倍的利息。 晋
葛洪
《
抱朴子·道意
》
:“富室竭其财储,贫人假举倍息。”
分類:
加倍
利息
《國語辭典》:
对本(對本)
拼音:
duì běn
利润或利息与本钱相当。如:「这对本生意,可不好做呢!」
分類:
对本
利润
本子
利息
本钱
相等
书卷
画幅
《國語辭典》:
放债(放債)
拼音:
fàng zhài
借钱与人收取利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当初是你每众人总承我这样好主顾放债,本利丝毫不曾见面,反又要我拿出银子来。」也作「放帐」。
分類:
放债
借钱
收取
取利
利息
《漢語大詞典》:
举息(舉息)
(1).借债付利息。
《北史·苏绰传》
:“富商大贾,缘兹射利,有者从之贵买,无者与之举息。” 宋
王安石
《上五事书》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
(2).生育子女。 宋
梅尧臣
《和答永叔洗儿歌》
:“我惭暮年又举息,不可不令朋友知。”
分類:
生育
借债
育子
子女
利息
《漢語大詞典》:
贷息(貸息)
谓借贷与人以取利息。
《
新唐书·高季辅传
》
:“公侯勋戚之家,邑入、俸稍足以奉养,而贷息出举,争求什一。”
分類:
借贷
取利
利息
《國語辭典》:
本金
拼音:
běn jīn
1.借给他人以收取利息的母金。
2.经营事业所投下的资本。也称为「本银」。
分類:
本金
存入
经营
银行
营工
工商业
他人
他事
事业
孳生
生利
利息
资本
《漢語大詞典》:
存息
(1).谓凝神静虑,做内心反省的功夫。 宋
朱熹
《答吕子约》
:“人汩汩地过了日月,不曾存息,不曾实现此体段,如何会有用力处。” 元
杨景贤
《刘行首》
第四折:“静者动之基,人能清静常存息,寸心天地皆归,壶里乾坤只自知。”
(2).存款利息的省称。
分類:
存款
凝神
利息
静虑
内心
反省
功夫
《漢語大詞典》:
减息(減息)
(1).减少停止。
《
宋书·庾悦传
》
:“今 江 右区区,户不盈数十万,地不踰数千里,而统司鳞次,未获减息。”
(2).降低利息。
分類:
减少
降低
停止
利息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