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张尧佐(字 希元 )
程师孟(字 公辟 )
王举元(字 懿臣 )
楚建中(字 正叔 )
李大临(字 才元 )
李昭遘(字 逢吉 )
曹颖叔(字 秀之、力之 名 熙 )
王拱辰(字 君贶 拱寿 懿恪 )
雷简夫(字 太简 号 山长 )
徐九思(字 公谨 )
陈安石(字 子坚 )
孔延之(字 长源 )
孙直言(字 隐之 )
王克臣(字 子难 )
其它辞典(续上)
吕公弼(字 宝臣 惠穆 )张尧佐(字 希元 )
程师孟(字 公辟 )
王举元(字 懿臣 )
楚建中(字 正叔 )
李大临(字 才元 )
李昭遘(字 逢吉 )
曹颖叔(字 秀之、力之 名 熙 )
王拱辰(字 君贶 拱寿 懿恪 )
雷简夫(字 太简 号 山长 )
徐九思(字 公谨 )
陈安石(字 子坚 )
孔延之(字 长源 )
孙直言(字 隐之 )
王克臣(字 子难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3 【介绍】: 宋寿州人,字宝臣。吕公绰弟。以荫补官,赐进士出身。积迁直史馆、河北转运使,始通漕运,移屯兵就食京东,为仁宗赏识,擢都转运使。英宗初,拜枢密副使。神宗立,进枢密使。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知太原府,徒知郑州,判秦州。卒谥惠穆。全宋诗
吕公弼(一○○七~一○七三),字宝臣,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夷简次子。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赐进士出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二),同判太府寺将作监,迁直史馆。为河北转运使,权知开封府。英宗即位,加给事中。治平二年(一○六五),除枢密副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枢密使(《宋史》卷二一一《宰辅表二》)。六年,为西太一宫使,卒,年六十七。谥惠穆。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六范镇《吕惠穆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六六二
吕公弼(一○○七——一○七三),字宝臣,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夷简次子。以父荫补官,赐进士出身。仁宗朝历任河北转运使、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及渭、延、成都等州府。英宗即位,召为权三司使,治平二年拜枢密副使。神宗立,进枢密使。熙宁三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观文殿学士出知太原府。徙知郑州,以宣徽南院使判秦州。熙宁六年卒,年六十七。赠太尉,谥惠穆。见范镇《吕惠穆公神道碑》(《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六),《宋史》卷三一一《吕夷简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南永安人,字希元。张尧封兄,仁宗张贵妃伯父。举进士。历宪州、筠州推官。擢殿中丞、知犀浦,县多田讼,乃正其疆界,讼事顿减。累迁给事中、端明殿学士、三司使。皇祐中,改户部侍郎,寻拜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包拯、王举正等极力谏阻,遂罢宣徽、景灵二使。旋复以宣徽使判河阳,后徙镇天平军。颇通吏治,晓法律。以戚里进,由寒士遽至崇显,留恋恩宠,为世所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9—1086 【介绍】: 宋苏州人,字公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州路刑狱,徙河东路。晋地山谷春夏多水,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自江西转运使改知福州,治行为东南之最。累知广州、越州、青州,为政简严,痛惩豪恶,民为立生祠。全宋诗
程师孟(一○○九~一○八六,)字公辟,吴(今江苏苏州)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吴郡志》卷三五)。历知南康军、楚州、洪州。入判三司都磨勘司,出为江西转运使,知福州。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知广州(《续资冶通鉴长编》卷二四二)。九年,入为给事中,判都水监。出知越州、青州,致仕。哲宗元祐元年卒,年七十八(同上书卷三九○)。《宋史》卷三三一、四二六有传。今录诗四十首。全宋文·卷九三○
程师孟(一○○九——一○八六),字公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登景祐元年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徙河东路,又为度支判官,知洪州。判三司都磨勘司,出为江西转运使,有政声。熙宁元年,加直昭文馆、知福州。改广州,为课最,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十年,罢判将作监归班。复起知越州、青州。元丰二年,降为右谏议大夫,遂以光禄大夫致仕。元祐元年十月卒,年七十八。著有文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奏录》一卷、《长乐集》一卷、《续会稽掇英集》二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卷四二六重出),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宋史·艺文志》二、七、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真定人,字懿臣。王举正弟。以上文章赐进士出身。知潮州,历京东路转运使,所至皆有治绩。徙淮南、河东,西夏来争地,举元从数骑渡黄河,设幕与之议,示以赤心,夏人感服。官至给事中。卒年六十二。全宋诗
王举元(一○○九~一○七○),字懿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赐同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九)。英宗治平中知成都,进盐铁副使,知沧州,改河北都转运使,知永兴军。神宗熙宁三年卒(同上书选举三二之一五),年六十二。事见《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传》。全宋文·卷九三○
王举元(一○○九——一○七○),字懿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化基少子。以父荫为大理寺丞,景祐二年赐进士出身,知潮州。历群牧、户部判官,历京东、淮南、河东、成都转运使,进盐铁副使,拜天章阁待制,知沧州、永兴军。治平四年徙陕西都转运使,官至给事中。熙宁三年卒,年六十二。见《隆平集》卷六,《东都事略》卷三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一六、选举九之九、选举三二之一五,《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90 【介绍】: 宋洛阳人,字正叔。第进士。知荥河县,有治声。元昊归款,建中白府请筑安定、黑水八堡以控东道。夏人果来,闻有备,不敢入。历夔路、淮南、京西转运使,累迁陕西都转运使,知广州、江宁、成德军,以正议大夫致仕。全宋诗
楚建中(一○一○~一○九○),字正叔,洛阳(今属河南)人。第进士,知荥河县。历夔路、淮南,京西转运使,进度支副使。神宗熙宁三年(一○七○),知沧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五)。五年,为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知庆州(同上书卷二二九)。元丰五年(一○八二)参舆洛阳耆英会。八年,以正议大夫致仕(同上书卷三六○)。哲宗元祐五年卒(同上书卷四四八),年八十一。《宋史》卷三三一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九三一
楚建中(一○一○——一○九○),字正叔,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仁宗时,第进士,知荥河县,主管鄜延经略机宜文字。累迁提点京东刑狱、盐铁判官。历夔州、淮南、京西转运使,进度支副使,出知沧州。熙宁五年,为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知庆州、江宁、成德军。元丰八年以正议大夫致仕,元祐五年卒,年八十一。建中为人强干,为王安石称道。《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86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才元。登进士第。为绛州推官,累迁开封推官。神宗熙宁初,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上言青苗法有害无益,忤王安石。会秀州判官李定破格除监察御史里行,又与宋敏求、苏颂相继封还词头。以累格诏命,撤去知制诰归班。出知汝州,徙梓州,官终天章阁待制。全宋诗
李大临(一○一○~一○八六),字才元,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知广安军,徙邛州。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知汝州,徙知梓州。八年,复天章阁待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六、二五八、二六九)。哲宗元祐元年卒,年七十七(《同上书》卷三七四)。《宋史》卷三三一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九三八
李大临(一○一○——一○八六),字才元,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宝元元年进士,为绛州推官。杜衍荐为国子监直讲、睦亲宅讲书。文彦博荐为秘阁校理。历知广安军、邛州,还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熙宁初,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言青苗法有害无益。李定除御史,大临又与宋敏求、苏颂相继封还词头。皆以累格诏命归班,世称「熙宁三舍人」。以工部郎中出知汝州,徙知梓州,加集贤殿修撰,复天章阁待制。元丰二年致仕。元祐元年二月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一、二二六、二六九、三六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2—1085 【介绍】: 宋开封咸平人,字君贶,原名拱寿。仁宗天圣八年登进士第一。庆历间,累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迁御史中丞。反对庆历新政。新政罢,出知郑、澶等州。至和三年,拜三司使,使契丹。坐事被劾,出任外官多年。神宗熙宁元年召还,王安石言其旧过,复出知应天府。元丰间上言反对保甲法。仕终彰德军节度使。卒谥懿恪。有《治平改鉴》及文集。全宋诗
王拱辰(一○一二~一○八五),字君贶,旧名拱寿,仁宗赐今名,开封咸平(今河南通许)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庆历元年(一○四一)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皇祐间出知郑州,徙澶、瀛、并三州。四年(一○五二),为学士承旨兼侍读。至和三年(一○五六),拜三司使,旋出知永兴军,移泰、定二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知大名府。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判河阳。哲宗即位,徙彰德。元丰八年卒,年七十四。有文集七十卷,已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王懿恪公拱辰传》,《宋史》卷三一八有传。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一○二七
王拱辰(一○一二——一○八五),字君贶,原名拱寿,仁宗赐今名,开封咸平(今河南开封)人。天圣八年举进士第一,通判怀州,入直集贤院,历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庆历元年,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拜御史中丞。后以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出知郑、澶、瀛、并州。使契丹还,除宣徽北院使。元丰初,转南院使,再判大名,改武安军节度使。元丰八年徙彰德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师,是年卒,年七十四。有《治平政鉴》十篇,内、外制集各五卷,奏议十卷,文集七十卷。见刘敞撰《王开府行状》(载《公是集》卷五),《宋史》卷三一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同州合阳人,字太简。雷孝先子。隐居不仕。仁宗康定中,为枢密使杜衍所荐,以校书郎签书秦州观察判官。历知坊、简、雅州。时辰州蛮酋彭仕羲内寇,诸臣安抚不能定,命简夫往。至则督诸将进兵,筑明溪上下二寨,据其险要,拓取故省地码崖五百余里,仕羲内附。擢三司盐铁判官,以疾知虢、同二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既仕,自奉稍骄侈,里闾以“牛及铁冠安在”指笑之。全宋诗
雷简夫,字太简,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孝先子。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杜衍荐为校书郎、秦州观察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五)。历知坊、阆、雅州。嘉祐二年(一○五七)为辰、澧州安抚使(同上书卷一八六)。入为盐铁判官,出知虢、同二州,累迁职方员外郎。卒,年六十四。《东都事略》卷四三、《宋史》卷二七八有传。全宋文·卷六六一
雷简夫,字太简,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雷有终兄有邻之孙。初隐居不仕,康定中枢密使杜衍荐为校书郎、签书秦州观察判官,迁知坊州、阆州、雅州。累荐苏洵于当政。后以招抚辰州酋豪彭仕羲功,擢三司盐铁判官,以疾出知虢、同二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卒。《宋史》卷二七八《雷德骧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公谨。仁宗庆历二年进士。调蕲水尉,历知双流、宣化、南陵三县。赵抃、唐介交荐之,入判三司。以忤时相,出通判广州。神宗元丰中召对,王安石怒其讥议新法,又谓党于司马光,因废弃十余年。哲宗元祐间起为江淮等路发运副使。有《新丰集》。全宋诗
徐九思(一○一三~?)(《吴都文粹》卷一《十老序》),字公谨,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调蕲水尉,历知双流、宣州、南陵三县。哲宗元祐初召为江淮诸路发运副使,以中散大夫致仕。著有《新丰集》,已佚。事见清嘉庆《崇安县志》卷七、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94 【介绍】: 宋相州安阳人,徙河阳,字子坚。陈贯子。以荫锁厅及第。仁宗嘉祐中,为夔峡转运判官。历提点陕西刑狱,摄帅鄜延,使京西、河东、淮南、京东,知苏、邠州、河中府,皆有政绩。加集贤殿修撰,进天章阁待制。神宗时累迁吏部侍郎。请罢选人改官再问,以绝其弊。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全宋文·卷一○四三
陈安石(一○一四——一○九四),字子坚,相州安阳(今河北安阳)人。贯子,以荫锁厅及第,嘉祐中为夔、峡转运判官,提点陕西刑狱,摄帅鄜延。历使京西、河东、淮南、京东,知苏州、邠州、河中府。加集贤殿修撰,为河东都转运使。进天章阁待制。召为户部侍郎,进吏部侍郎。出知永兴军、邓、襄、陈、郑州、河阳,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绍圣元年卒,年八十一。见《宋史》卷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74 【介绍】: 宋临江新淦人,字长源。孔子后裔。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新建、新昌,擢知封州,为广南西路相度宽恤民力,所更置五十五事,弛役二千人。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有善政。神宗熙宁中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入权管勾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出知润州,未行卒。平生与周敦颐、曾巩友善。编有《会稽掇英总集》,以精博称。全宋诗
孔延之(一○一四~一○七四),字长源,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孔子四十七代孙。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同治《临江府志》卷一二)。授钦州军事推官,历知洪州新建、筠州新昌县,擢知封州,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以司封郎中知越州,移知泉州、宣州。七年卒,年六十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又有《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事见《元丰类稿》卷四二《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三三
孔延之(一○一四——一○七四),字长源,临江军新淦县(今江西新淦)人,孔子四十六世孙,文仲、武仲父。庆历二年进士,授钦州军事推官,知洪州新建、筠州新昌二县。擢知封州,迁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改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即本路为转运使。知越州,以权管勾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出知润州,未行,熙宁七年,暴疾卒于京师。年六十一。纂《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有文集二十卷。见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元丰类稿》卷四二),《宋史翼》卷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89 【介绍】: 宋洛阳人,字子难。王承衍孙。仁宗景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中迁盐铁副使,坐荐郑侠并赠金而夺官。后知郓州,河决曹村,力排众议,筑堤城下。堤成大水至,不没者才尺余,幸得免灾。官终龙图阁直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