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袁复一,字太初(《天台续集别编》),无锡(今属江苏)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九)。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知临海县(《嘉定赤城志》卷一一)。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提举广南市舶(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五,十六年,提举福建常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复初。高宗时,为洞霄宫道士,得江西张九牛占卜之术,后居苏州设肆,疑者来问,皆感神异。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四五
陈杲,字景初,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绍兴间在世。
潘徵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江宁溧阳人,字太初。登进士第。高宗绍兴初官真州教授。历知昆山县,以廉平服人。调知繁昌,卒。
赵士初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赵士初,绍兴十七年知荆门军。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五一。
华初成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六
华初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华镇子。绍兴中官至右朝散郎、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知临江军。见隆庆《临江府志》卷五。

人物简介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一
归潜志:僧圆机,字子初,姓田氏,亦北人。虽为浮屠,善与豪士游。负其材略,有握兵治民之志。盖隐于僧者也。尝住持南京静安寺,以不检去。之岘山。历嵩阳死。与德普相善,颇能诗。
张初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六七二
张初,绍兴二十六年除大理卿,从蜀中召还,权尚书刑部侍郎。三十年,为淮南转运判官兼淮南西路提点刑狱。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一八四。
徐履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2—? 【介绍】: 宋温州瑞安人,字少初,一作字子云。高宗绍兴十八年省试第一,秦桧欲妻以女,佯狂不应,廷对不答一字,遂置第五甲末,婚议亦罢。时人谓“殿榜若还颠倒挂,徐履依然作状元”。官终朝请郎。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释太初,字子愚,温陵人也。世业儒修,蔚为里望。初生有奇气,幼而倜傥,及为诗文,不落凡俗。已而弃家,入开元尊胜,以佛律己,尽去尘习。当世士大夫多推重之。南剑报恩虚席,郡守陈宓以书致初,而真德秀复以大沩山延之,匡众垂二十年,聚徒千人,其道博大,无异古德。秀既参大政,函使往还,咨询要妙,致仕归,日与之游,从容论道,晏坐清香,略无倦意。初以纯实接学者,始会儒释之通,使得其门而入,终示吾道之圆以为之归。故人乐闻其说,而服其义之精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1194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字延之,号遂初居士。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历泰兴令、秘书丞兼国史院编修、著作郎、给事中、礼部尚书。立朝敢言,守法不阿。工诗文,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取孙绰《遂初赋》意,作“遂初堂”于九龙山下,藏书三万余卷。作《遂初堂书目》,为我国最早版本目录著作之一。卒谥文简。有《遂初小稿》、《内外制》,皆亡佚。清尤侗辑有《梁溪遗稿》。
全宋诗
尤袤(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延之,号遂初,无锡(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三十一年,知泰兴县(《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孝宗隆兴间注江阴军教授,需次七年。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除将作监丞。七年,迁秘书丞兼实录院检讨(《南宋馆阁续录》卷七)。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出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五年,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诚斋集》卷七八《益斋藏书目序》),改江南东路。八年,为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迁转运使兼知隆兴府。十年,召为吏部员外郎兼太子侍讲,十四年,迁太子左谕德,除太常少卿(《宋中兴东宫官僚题名》)。因论姜特立罢。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起知婺州,改太平州,召除给事中,兼侍讲。四年,除礼部尚书兼侍读(《止斋集》卷一二《正议大夫守给事中兼侍讲尤袤除礼部尚书兼侍读制》),五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有《遂初小稿》六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梁溪集》五十卷)等,已佚。清康熙间尤侗收辑遗文,刊有《梁溪遗稿》二卷;民国尤桐续刊《梁溪遗稿诗钞补编》。事见《梁溪遗稿》卷首《家谱本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尤袤诗,据《嘉定赤城志》、《咸淳毗陵志》等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词学图录
尤袤(1127-1194) 字延之,号遂初。无锡(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谥文简。《宋史》有传。有《遂初小稿》60卷,已佚。清康熙间尤侗收辑遗文,刊有《梁溪遗稿》二卷,民国尤桐续刊《梁溪遗稿诗钞补编》。
全宋文·卷四九九九
尤袤(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延之,号梁溪居士,又号遂初居士,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历官泰兴令、江阴教授,召为将作监簿,除秘书丞,迁著作郎。淳熙初出知台州,提举淮东、江东,迁江西漕兼知隆兴府,除吏部郎官,迁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兼直舍人院,奉祠。绍熙元年起知婺州,改太平州,召除给事中,擢礼部尚书,以疾乞致仕。绍熙五年卒,年六十八。有《遂初小稿》六十卷、《内外制》三十卷,均佚。今存《梁溪遗稿》二卷、《遂初堂书目》一卷。见《宋史》卷三八九本传,《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长兴人,字德初。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乾道二年除正字,进著作佐郎,迁起居舍人。寻除左司谏,改左正言,以独试李垕词业放罢。起主衢州学兼内劝农事,后知赣州。尝注苏轼诗,陆游极称之。
全宋文·卷四九五八
施元之,字德初,长兴(今浙江长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以绝识博学名天下。乾道二年除秘书省正字。五年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徙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除右司谏,寻迁左正言,以独试李垕词业放罢。七年起左宣教郎,权发遣衢州,徙知赣州。尝注苏诗,陆游极称之。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一三,选举二○之二○、三一之二三、三四之二八,陆游《施司谏注东坡诗序》,《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宋史翼》卷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1213 【介绍】: 宋绍兴新昌人,字文叔,号遂初。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光宗时守监察御史。宁宗即位,改右正言,以忤韩侂胄罢归。侂胄诛,累进龙图阁待制,知建康府,救荒活民百万。迁宝谟阁直学士。有《诗说》、《书说》、《周礼说》、《通史编年》等。
全宋诗
黄度(一一三八~一二一三),字文叔,新昌(今属浙江)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授瑞安县尉。淳熙三年(一一七六),为隆兴府教授,寻两易平江府教授。十二年,知嘉兴县。光宗嗣位,监登闻鼓院。绍熙二年(一一九一),除国子监主簿。四年,除监察御史。宁宗即位,改右正言,以忤韩侂胄罢归。嘉泰二年(一二○二),起知泉州。嘉定元年(一二○八),除太常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寻除权吏部侍郎兼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福州。移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五年,为礼部尚书兼侍读。以病致仕。六年卒,年七十六。事见《絜斋集》卷一三《黄公行状》、《水心集》卷二○《龙图阁学士黄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三有传。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六一一四
黄度(一一三八——一二一三),字文叔,绍兴新昌(今浙江新昌)人。隆兴元年擢进士第,除温州瑞安县尉。淳熙中为平江府府学教授,知嘉兴县。光宗即位,召监登闻鼓院,历国子监主簿、丞。绍熙四年八月,擢监察御史。以忤韩侂胄,甫一年而罢,出知婺州。寻又罢,奉祠,被列入伪学党,闲居十馀年。至嘉定元年韩侂胄诛后,召为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二年初,知福州。十月,进龙图阁待制、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江淮制置使。五年,召为礼部尚书兼侍读。次年卒,年七十六,谥宣献。度笃学穷经,著述不辍,与朱熹、叶适等相善。著有《尚书说》〔存〕、《诗说》、《周礼说》、《艺祖宪谏》、《仁皇从谏录》及奏议、杂著等。见袁燮《絜斋集》卷一三《尚书黄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宋登科记考
字文叔,谥号宣献。绍兴府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宋登科记考》按:是岁知举官不用台谏官,不用枢密院官为试官,以重边事故。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三六一
李初度,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淳熙间在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26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景初,号竹隐。少从朱熹学。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宁宗庆元初知漳州,创惠民局以济民病。历官至左谏议大夫,抗疏十有三,皆军国大义。左迁权吏部侍郎,历知知建宁、镇江府,全活饥民甚众。嘉定八年除宝谟阁直学士致仕。理宗即位,升直学士,落致仕,寻加宝文阁学士、龙图阁学士。卒谥忠简。有《竹隐居士集》。
全宋诗
傅伯成(一一四三~一二二六),字景先,其先济源(今属河南)人,迁居晋江(今属福建)。早年从朱熹学。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连江尉。试中教官科,授明州教授。历知闽清县、连江县。宁宗庆元初,召为将作监丞,出知漳州。历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成都路提点刑狱。入为工部侍郎,以沮开边出为湖广总领。嘉定元年(一二○八)拜左谏议大夫,以不附和史弥远出知建宁府,移知镇江府。八年致仕。宝庆二年卒,年八十四。谥忠简。有《竹隐集》,已佚。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七《龙学竹隐傅公行状》,《宋史》卷四一五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六三五五
傅伯成(一一四三——一二二六),字景初,号竹隐,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傅察孙。少从朱熹学,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连江尉,迁明州教授。历知闽清、连江县。宁宗庆元初,召为将作监,进太府寺丞,出知漳州,复入为工部侍郎。嘉定初,拜左谏议大夫,权吏部侍郎,出知建宁、镇江二府。嘉定八年,除宝谟阁直学士、通奉大夫致仕。宝庆二年卒,年八十四,端平中谥忠简。著有《竹隐居士集》三十卷、《奏议》十卷、《耋志》六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