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见《登科记考》卷一八。《全唐诗》作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似误。《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六
嗣初。贞元八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67—约831后 【介绍】: 唐颍川人,字仲初。门第衰微,早岁寓居魏州。宪宗元和中初仕为昭应县丞。历太府寺丞、太常寺丞、秘书丞。文宗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故世称王司马。工乐府,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建又有宫词百首,尤传诵人口。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32? 字仲初,排行六,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及《唐才子传》卷四等均谓其大历十年(775)登进士第,非是。据其诗文考知,建平生未尝中进士。早年从军幽州。元和年间,官昭应县丞、渭南尉、太府丞。穆宗长庆初,由太常寺丞转秘书丞。后官陕州司马。晚年退居咸阳原上,境况贫困。又曾出任光州刺史。(贾岛有《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或云即此王建,或云乃另一人。)约卒于文宗大和年间。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四、《唐才子传》卷四等。今人谭优学有《王建行年考》,迟乃鹏有《王建年谱》。王建擅长乐府歌诗,与张籍齐名,题材风格亦颇相似,时称“张王乐府”。平生奔走南北,故作诗多取材于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用以针砭时弊,揭露现实。且用语简括,情思显豁,描写细致,语意含蓄,前承杜甫,后启元白。清人王士禛以之与元稹、白居易、张籍并称,云:“草堂乐府擅惊奇,杜老衰时托兴微。元白张王皆古意,不曾辛苦学妃豨。”(《渔洋精华录》卷五《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之九)清人沈德潜则称张王乐府“心思之巧,辞句之隽,最易启人聪颖”(《唐诗别裁》卷八)。王建又有《宫词》百首,以大型组诗铺叙帝王宫禁之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后代效之者颇多,如蜀之花蕊夫人、宋之王圭等。诗集今通行者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王建诗集》。《全唐诗》存王建诗6卷,《全唐诗续拾》补王建诗2首。
唐诗汇评
王建(约766-?),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贞元初,往山东求学,与张籍同窗数年。贞元后期,先后入幽州和岭南暮为从事。元和初,留寓荆州,后佐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八年,为眧应丞。入为太府寺丞。转秘书郎,迁秘书丞。大和二年自太常丞出为陕州司马。后卜居咸阳原上。建与李益、韩愈、白居易、刘禹锡、姚合、贾岛、孟郊、杨巨源等交往。与张籍皆擅长乐府,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建集》八卷(或为十卷)行世,其中颇羼入他人作品。《全唐诗》编诗六卷。
词学图录
王建(约767-约830) 字仲初。颍川(今许昌)人。有《王司马集》,词存十首,以《调笑令》流传最广。

作品评论

白居易《授王建秘书郎制》
诗人之作丽以则,建为文近之矣,故其所著章句,往往在人口中,求之辈流,亦不易得。
临汉隐居诗话
唐人亦多为乐府,若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以此得名。其述情叙怨,委曲周详,言尽意尽,更无馀味。及其末也,或是诙谐,便使人发笑,此曾不足以宣讽怨之情,况欲使闻者感动而自戒乎?甚者或谲怪,或俚俗,所谓恶诗也,亦何足道哉!
诗话总龟
诗之作也,穷通之分可观:王建诗寒碎,故仁终不显。
彦周诗话
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气不胜耳。
艇斋诗话
唐人乐府,惟张籍、王建古质。
韵语阳秋
唐王建以宫词名家。
沧浪诗话
以人而论,则有王建体。
沧浪诗话
大历后,……张籍、王建之乐府,我所深取耳。
唐才子传
建与张籍契厚,唱答尤多。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二公之体,同变时流。建性耽酒,放浪无拘。《宫词》特妙前古。……又于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
《批点唐音》
王、张乐府体发人情,极于纤悉,无不至到,后人不及者正在此,不及前人者亦在此。
诗薮
张籍、王建略去葩藻,求取情实,渐入晚唐,又一变也。
唐诗镜
王建七言稳得情事,兼带风味得佳。
《诗源辨体》
王建七言律,入录者仅得四五、其他句奇拗,遂为大变,宋人之法多出于此。
《诗源辨体》
七言律,王建尚奇而昧于正,尚意而略于辞。
《唐诗评选》
中唐诗至王建、刘禹锡、杜牧,一变十才子之陋,眉目乃始可辨。
《诗辩坻》
王建歌行,才思佻浅,便开《花间》一派,不待温、李诸公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仲初妙于不含蓄,亦自有晓钟残角之韵。后人徒称其《宫词》百首,此如食熊啖股,何尝得其美处。
《载酒园诗话又编》
司马律不能伟,排律尤劣,故昔人谓其俗。方回亦以为一体,列之为式,陋矣,
《古欢堂集杂著》
中唐刘梦得、王仲初调响词炼,高华深稳。
《唐诗品汇删》
王建、张籍外厌藻缋,内反精实。
一瓢诗话
王仲初长篇、小律,具有妙处,不可以宫词、乐府拘定其声价。
《唐七律隽》
张、王乐府妙绝一时,其精警处远出乐天、微之之上。元、白长庆篇虽滔滔不竭,然寸金丈铁,其间岂容无辩?惟近体则卑率寒陋,俱非所长也。
石洲诗话
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处,别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世之称仲初者,但知其七言古与《宫词》耳。即张、王并列,亦止于乐府,若五七律则概不相许。至谓司马律不能工,或病其俗。……俗情入诗,直寻天妙,固是风雅之本。世唯认错“俗”字,并“雅”亦失之,而所谓不俗者,乃真俗矣。按仲初律诗,实与司业合调,第司业妙于清丽,司马偏于质厚,不无微分。
北江诗话
王建、张籍以乐府名,然七律亦有人所不能及处。
养一斋诗话
建诗唯乐府可贵,宫词已浮冗,律诗尤浅俚不入格。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汉代歌谣,能以俚语成章,而自然新妙。七言由兹推广,自造新声。宫词妙绝时人,后来所祖。
《诗学渊源》
建思致委曲,韵语如流,情真意挚,体会不尽。古诗体格乃属建安一派,不仅以乐府见胜也。近体专尚气质,不工自工。惟七绝、宫词,虽风神秀出,顾已非盛唐之旧矣,盖其取法太白而自有未至者也。然中唐诗人足冠冕一时者,亦惟顾况、李益、王建而已。韩、柳、元、白间当别论,张籍齐名,终属虚构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3—835 【介绍】: 唐齐州临淄人,客居荆州,字墨卿,一字景初。段志玄曾孙。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穆宗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未几,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治尚宽静。文宗即位,拜御史大夫,俄出为淮南节度使,徙荆南。州或旱,祷必雨,或久雨,出游必霁,民歌颂之。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卒。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3—835 字墨卿,一字景初,排行十九,其先邹平(今属山东)人。世居荆州(今属湖北)。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入蜀依西川剑南节度使韦皋,官校书郎。历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等职。宪宗元和十四年(819)诏令段文昌重撰《平淮西碑》,以取代韩愈所撰碑词。穆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兼翰林承旨学士,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长庆元年(821)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文宗立,拜御史大夫,封邹平郡公,卒于剑南西川节度使任。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4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七
文昌字墨卿。一字景初。西河人。元和中累转祠部郎中知制诰。穆宗立。拜中书舍人。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表还政。授剑南西川节度使。敬宗立。拜刑部尚书转兵部判左丞事。文宗朝迁御史大夫。封安平郡公。检校右仆射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再徙镇西川。大和九年卒。年六十三。赠太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穆宗长庆间杭州僧。与刺史白居易有诗酬赠。《古今禅藻集》卷四录其诗1首。事迹据其诗考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长安报恩寺赐紫僧。文宗至宣宗时在世。能文善书。大中五年(851)作诗赠瓜沙僧悟真。事迹见《宝刻类编》卷八、敦煌遗书伯三八八六。后者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启。唐人,字初中。累举进士不第,僖宗乾符中始及第。官尚书司勋郎中。有《本事诗》。
全唐文·卷八百十七
启。僖宗朝官司勋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兴国人,字景初。唐末从父帅义兵征蛮,功第一。僖宗广明元年,为容管经略使,使讨平叛卒,尽赦胁从,事平,优诏奖谕。中和四年,为安南都护。
方昊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青溪人,字太初。生于唐末,唐亡,耻于入仕,隐岩谷中。钱镠招之,不往。聚徒讲学于上贵精舍,以终其身。乡人称为静乐先生。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吴越时禅僧。嗣明招德谦。后住婺州双溪。《景德传灯录》卷二四有传,并收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八
禅师名守初。出于傅氏。凤翔良原人也。儿时。闻钟梵声。辄不食危坐终日。母吕试之。不喂亦不索。年十六跪白求出家。吕许之。依渭州崆峒沙门志谂剃发。诣泾州舍利。律师净圆受具足戒。始游律肆。执卷坐睡。弃去历咸秦。自襄汉南。至长沙坐夏。夏休诣云门偃禅师。偃问近离何处。对曰查渡。又问夏在何处。对曰湖南报慈。又问几时离。对曰八月二十五。偃曰。放汝三顿棒。初罔然良久。又申问曰。适来祗对。不见有过。乃蒙赐棒。实所不晓。偃呵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尔商略。初默悟其旨曰。他日正当。于无人烟处。不畜粒米。饭十方僧。即日辞去。北抵襄汉伪汉。乾祐元年。众请住洞山。禅其律居。谓学者曰。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诸方只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啄同时用。到此实难得人。但爱不动一尘。不拨一境。见事便道。若此辈东西南北。不知其数。要得脱略窠。臼活人眼目。不道都无。但可言少。皆坐不达根原。落在阴界。妄以为安下。知陷在死水。弄个无尾胡孙。腊月三十日。鼓已打破。胡孙走却。手脚忙乱。悔无所及。若是衲僧。冻杀饥杀。终不著渠鹘臭布衫 本朝大平兴国六年。尚书石公襄帅赵公。交章奏初有道行。化于此邦。补助圣化。有旨赐徽号。紫伽梨。旌异之。住山四十年。道遍天下。淳化元年秋七月。无疾跏趺而化。阅世八十有一。坐六十有五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07 【介绍】: 宋泽州晋城人,字永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通判戎州,以善政闻。真宗时,任川、峡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参预规画。召权御史中丞。出知杭、庐州,以疾久昏忘,不能治政,连徙汝、光二州。
全宋文·卷一○六
宋太初(九四六——一○○七),字永初,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历判戎州、晋州、成都府。淳化间为监察御史、京西转运副使、河东转运使。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真宗嗣位,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咸平中,任川陕四路都转运使,权御史中丞,出知庐、汝、光等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著有《简谭》三十八篇。《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徐休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字广初。太宗太平兴国初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历两浙东北路转运副使,知明州。八年,召任库部员外郎、知制诰,掌诰命甚不称职。次年出知广州。雍熙二年,迁比部郎中,充枢密直学士,仍知州事。与转运使王延范不协,奏其反状已具,诏命与内侍阎承翰同按劾之,延范竟抵法。端拱初,授左谏议大夫,召为户部使。淳化元年,迁给事中,知青州,在任聚财殖货。徙知潞州卒,年五十三。
全宋文·卷七九
徐休复,字广初,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县北)人。太平兴国初举进士,累官著作郎、直史馆,迁左拾遗。六年,加右补阙,充两浙东北路转运副使,移知明州。八年,授库部员外郎、知制诰。九年,出知广州。端拱初,召为户部使。淳化元年,迁给事中,连知青、潞二州,卒,年五十三。《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4 【介绍】: 宋洺州肥乡人,字太初。李炳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累除右补阙、知制诰。淳化二年拜参知政事。罢知河南府,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真宗即位,复参知政事。咸平初加平章事、监修国史,累加尚书右仆射。为相恪守条制,反对任用浮薄喜事者,常以四方艰难奏闻,戒帝侈心,时称“圣相”。
全宋诗
李沆(九四七~一○○四),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雍熙三年(九八六),知制诰。四年,迁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淳化三年(九九二),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出知河南府,俄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真宗咸平初,自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同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中书侍郎,又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景德元年卒,年五十八。谥文靖。《宋史》卷二八二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三○
李沆(九四七——一○○四),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肥乡)人。少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雍熙三年除右补阙,知制诰。淳化三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咸平初以本官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中书侍郎。尝谓真宗年少,当使知四方艰难。寇准荐丁谓可用,沆以为不可使之在人上。景德元年卒,年五十八,谥文靖,有文集二十卷。《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初与苏轼同学于道士张易简,后得尸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居灵泉山,字和甫。精医术,深研《素问》、《难经》,见解超人。常济贫病。与黄庭坚友善。有《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等。
全宋文·卷一八二八
初虞世,字和甫,儒医。削发为僧。著《养生必用方》十六卷。见《庄简集》卷一七,《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三,《郡斋读书志》卷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