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文化书社
又称“长沙文化书社”。1920年8月,毛泽东、易礼容、郭璜等创办于湖南长沙。主要销售马克思主义书刊。1921年至1923年间,在平江、浏阳、邵阳、衡阳等地成立分社。1927年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國語辭典》:新月派  拼音:xīn yuè pài
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二年间(西元1928~1933),在新月月刊及其相关杂志上,执笔的一群主张见解相近、气息风格类似、态度严正认真的作家而言,如徐志摩、闻一多、胡适、叶公超、梁实秋等。
《国语辞典》:伦敦影展(伦敦影展)  拼音:lún dūn yǐng zhǎn
非竞赛性质的影展,创办于西元一九五七年,由英国电影协会主办,每年十一月底、十二月初于国家电影院举行,为期两周,每部电影放映二次。目的在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影片必须受邀始得参展,且以放映当年在其他国际影展得奖影片为主,故伦敦影展被称为「电影节的电影节」。
《国语辞典》:心路文教基金会(心路文教基金会)  拼音:xīn lù wén jiào jī jīn huì
一个由智障者之家长创办,结合专业人员,为身心障碍者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公益社团。创办宗旨为:一、提升及监督启智教育及福利机构之服务。二、协助智障儿家庭,给予各项必须之支持。三、出版启智及有关之丛书或刊物。四、推动立法或建议修改法令,提升智障者之福祉。五、推动社会教育,使社会认识并接纳心智障碍者。六、办理心智障碍者之教育、复健、职业训练、就业辅导等服务。
《国语辞典》:明华园歌剧团(明华园歌剧团)  拼音:míng huá yuán gē jù tuán
台湾著名歌仔戏团。由陈明吉先生创办于民国十九年,为一家族剧团。目前由总团长陈胜福领军明华园戏剧总团,旗下共有天、地、玄、黄、日、月、星、辰等八个子团与四个协力团队,是台湾最具规模的表演艺术团队,成名的剧目有《济公活佛》、《父子情深》、《八仙传奇》、《白蛇传》、《猫神》、《蓬莱仙岛》等。
《国语辞典》:大通师范学堂(大通师范学堂)  拼音:dà tōng shī fàn xué táng
西元一九○五年,光复会成员徐缟摬、陶成章在浙江绍兴创办,由秋瑾主持校务,后置国语、教育、伦理、图画、音乐等课程,特别重视军事体育。当时培养不少革命人才,并且把这个学堂当作革命的掩护机关。一九○七年秋瑾在此起义失败,学堂被满清政府查封。
《国语辞典》: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日新报)  拼音:tái wān rì rì xīn bào
清季在台湾所发行的第一份报纸。由日本人创办,但有汉文版,内容中对台湾的生活情形,具有详细的实地调查报告及记载。是台湾史料的重要线索及佐證资料。台湾光复后,由省政府接收,改名为「台湾新生报」。
《国语辞典》:新闻周刊(新闻周刊)  拼音:xīn wén zhōu kān
由汤玛斯。马丁(Thomas J.C.Martyn)于西元一九三三年所创办的新闻性杂志,其老练而公允的报导赢得声誉。与《时代》周刊(Time)并列为新闻杂志的两大巨擘。现总社设于美国纽约。
《国语辞典》:东吴大学(东吴大学)  拼音:dōng wú dà xué
私立大学之一。为基督教卫理公会所创办。前身为清光绪二十六年(西元1900),由苏州博习学院、上海中西书院及苏州宫巷书院先后合并而成的中央大学。数年后易为今名,并于民国十八年核准立案。大陆沦陷后,于1954年在台复校。校名仍为Soochow University。现址位于台北市士林区。
《国语辞典》:清议报(清议报)  拼音:qīng yì bào
民国前十四年(西元1898)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旬刊。为维新派的政论杂志,民国前十年停刊。
《國語辭典》:发刊(發刊)  拼音:fā kān
1.将稿件付印。
2.印刷公布。
3.报刊初次发行。
《漢語大詞典》: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广州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从1924年7月至1926年10月,先后创办了六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学员共七百九十六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毛泽东等先后任主任或所长。学习内容有中国农民问题、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等。
《漢語大詞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近代第一个中文刊物。月刊。1815年8月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雕版印刷。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全部赠阅。1821年停刊,共出七卷。
《漢語大詞典》:创刊词(創刊詞)
刊物创刊号上发表的说明该刊创办宗旨、刊载内容等问题的文章。 袁鹰 《飞》:“他在《校风》的创刊词里慷慨陈词。”
《漢語大詞典》:南国社(南國社)
文学艺术团体。成立于1927年。 田汉 创办。社内分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五部,但以戏剧活动为主。1930年因参加左翼戏剧活动被国民党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