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6
词典
4
分类词汇
182
共182,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草赋
墨兵
创作
高响
夸张
缔创
刻琢
钓诗钩
思功
虚构
构结
虚写
编曲
诗业
封笔
《漢語大詞典》:
草赋(草賦)
创作诗赋。 宋
陆游
《晚秋野兴》
诗:“一生眼境常如此,草赋凭谁问大钧。” 宋
陆凝之
《念奴娇》
词:“长记草赋 梁园 ,凌云笔势,倒三江秋色。”
分類:
创作
作诗
诗赋
《漢語大詞典》:
墨兵
(1).指史书。 明
陈继儒
《珍珠船》
卷二:“ 孙樵 谓史书曰墨兵。”
(2).指书画诗文。形容创作时挥毫运墨如用兵,故称。 清
曹寅
《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有怀晚研曾寓此三年》
诗:“凌结铜蟾戢墨兵,衰疲那竞世间名。”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
:“墨兵乍洒,笔阵横飞。”
分類:
史书
书画
诗文
创作
挥毫
用兵
《國語辭典》:
创作(創作)
拼音:
chuàng zuò
1.创建制作。《墨子。所染》:「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2.特指不事模仿、出于己意的创造。多指文学、艺术等作品的创造而言。
分類:
创作
制造
始创
文艺
建造
文艺作品
《漢語大詞典》:
高响(高響)
(1).深远的影响。 隋
薛道衡
《老氏碑颂》
:“大音希声,时振高响。”
(2).犹高唱。比喻影响大的诗歌创作。 明
顾起纶
《
国雅品·士品三
》
:“ 孟大理 望之 ,调雅词綺,高响奇絶,仿佛 天台 石梁, 罗浮 水帘。”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后此之
《竖琴长剑》
(Leierundschwert)一集,亦无不以是精神,凝为高响,展卷方诵,血脉已张。”
分類:
深远
高唱
影响
诗歌
创作
《國語辭典》:
誇张(誇張)
拼音:
kuā zhāng
1.誇大。《列子。天瑞》:「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脩名誉,誇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
2.修辞学上的一种辞格。参见「誇张法」条。
分類:
夸张
超越
范围
夸大
过分
文艺
修辞
创作
辞手
突出
描写
启发
特点
读者
手法
想象力
加强
力量
《国语辞典》:
缔创(缔创)
拼音:
dì chuàng
结构、创作。明。杨慎《丹铅总录。卷一五。字学类。英光堂帖》:「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栌榱桷,虽具准绳,而缔创既成,气象自有工拙。」
分类:
结构
创作
杨慎
《漢語大詞典》:
刻琢
雕刻琢磨。比喻创作上的着意推敲、反复修改。 宋
欧阳修
《试笔·郊岛诗穷》
:“至於‘野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则春物融怡,人情和畅,又有言不能尽之意,兹亦精意刻琢之所得者耶?” 元 刘埙
《
隐居通议·诗歌一
》
:“至於辞语刻琢精丽,殆锻炼而成者歟。” 明
刘基
《〈吕周臣诗集〉序》
:“﹝ 吕周臣 ﹞篳门陋巷,为诗歌以自适,且不刻琢以求衒。”
分類:
雕刻
琢磨
创作
作上
着意
推敲
反复
修改
《漢語大詞典》:
钓诗钩(釣詩鈎)
酒之别名。言其能激起创作的灵感,故称。 宋
苏轼
《洞庭春色》
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元
乔吉
《金钱记》
第三折:“枉了也这扫愁帚,钓诗钩。”亦作“ 钓诗鉤 ”。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八大王
》
:“厥名为‘酒’,其名最多……或以为‘钓诗鉤’,又以为‘扫愁帚’。”
分類:
酒
激起
创作
灵感
《漢語大詞典》:
思功
苦思之功,创作中的苦心经营。
《梁书·萧子显传》
:“每有製作,特寡思功,须其自来,不以力构。”
分類:
苦思
创作
《國語辭典》:
虚构(虛構)
拼音:
xū gòu
凭空构想。「构」文献异文作「搆」。《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范滂传》:「评论朝廷,虚搆无端。」《魏书。卷五八。杨播传》:「虚搆是言,得无有别图也。」
分類:
凭空捏造
凌空
文艺
创作
概括
括地
地表
现生
塑造
虚构
典型
突出
出主
主题
采用
种艺
艺术
手法
《漢語大詞典》:
构结(構結,搆結)
(1).犹勾结。
《
魏书·夏侯道迁传
》
:“会有 萧衍 使人 吴公之 至,知臣怀诚,将归大化,遂与府司马 严思 ……共 杨灵珍 父子密相构结,期当取臣。”
(2).构造,创作。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
:“僕则欲富于材积,领会神情,临景构结,不倣形迹。”
搆結
:1.营造结构。 明
李梦阳
《玄明宫行》
:“搆结拟絶天下巧,搜剔遂尽 输 倕 工。”
(2).勾结。
《
明史·朱衡传
》
:“猾商遂窃载他货,往来贩易,并开 青州 以西路。海岛亡命,阴相搆结,禁之便。”
分類:
勾结
构造
创作
营造
结构
《漢語大詞典》:
虚写(虚寫)
指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与正面实写相对。作者虽渲染了某些人物,却不使其出场,只让读者觉得它的存在,借以影响着在场人物的命运或结局。例如 曹禺 话剧
《日出》
中的 金八 , 鲁迅 小说
《药》
里的 夏瑜 。
《
儿女英雄传
》
第十六回:“这稗官野史,虽説是个玩意儿,其为法,则本一如文章家也;必先分出个正传附传,主位宾位,伏笔应笔,虚写实写,然后才得有个间架结构。”
分類:
文艺
创作
正面
《国语辞典》:
编曲(编曲)
拼音:
biān qǔ
将一首音乐作品,基本上不脱离原创作的主要骨干与内涵,改编为另一种乐器、人声编制或扩充与变化其形式。为英语arrangement的意译。
分类:
一首
音乐
作品
不脱
脱离
创作
骨干
干与
内涵
《漢語大詞典》:
诗业(詩業)
诗歌创作的成就。 五代
齐己
《送朱秀才归闽》
诗:“努力成诗业,无谋謁至公。”
分類:
诗歌
创作
成就
《国语辞典》:
封笔(封笔)
拼音:
fēng bǐ
作家、画家不再提笔从事创作。如:「他近来视力衰弱,文思也不复当年,于是打算封笔,不再写作。」
分类:
作家
画家
不再
提笔
从事
创作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