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35,分303页显示 上一页 294 295 296 297 298 300 301 302 303 下一页
刘诒慎(字 龙慧 )
刘绍曾
刘三( 宗 字 季平、江南 号 离垢、黄叶老人 别称 青年学社 )
刘宗向(字 寅先 号 盅园 )
刘大白(字 清斋、大白 刘靖裔 号 白屋 )
刘骏声(字 志钧 号 梅癖 )
刘绵训(字 翼若 )
刘冰研(字 冬心 )
刘济农
刘景晨(字 贞晦 号 冠三、潜庐、梅隐、梅屋先生 )
刘文钦( 思明、思睿 )
刘承干(字 贞一 号 翰怡、求恕居士 )
刘学圣(字 子睿 )
刘谦(字 约真 )
其它辞典(续上)
刘庆绶(字 稚陵 )刘诒慎(字 龙慧 )
刘绍曾
刘三( 宗 字 季平、江南 号 离垢、黄叶老人 别称 青年学社 )
刘宗向(字 寅先 号 盅园 )
刘大白(字 清斋、大白 刘靖裔 号 白屋 )
刘骏声(字 志钧 号 梅癖 )
刘绵训(字 翼若 )
刘冰研(字 冬心 )
刘济农
刘景晨(字 贞晦 号 冠三、潜庐、梅隐、梅屋先生 )
刘文钦( 思明、思睿 )
刘承干(字 贞一 号 翰怡、求恕居士 )
刘学圣(字 子睿 )
刘谦(字 约真 )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庆绶(1887年—1931年),字稚陵,江西省清江县人,日本千叶医药专门学校毕业。曾编著有《皮肤病学讲义》,是近代国人编著最早的皮肤科教材。留学日本千叶大学医科,赴美国入哈佛大学得医学博士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二日,内阁奉上谕:刘庆绶著赏给医科进士。宣统三年(1911年),授职翰林院检讨。民国后,北京协和医院医师民国五年(1916年),陆军军医学校医科教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刘诒慎(一八七四—一九二六),字龙慧,安徽贵池人。诸生,江苏候补知府。有《龙慧堂诗》。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绍曾,直隶省安州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会试第145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98名,后分发为知县。1921年1月,担任河南省财政厅厅长;次年12月辞职。
人物简介
黄叶楼遗稿
1878-1938,原名宗,又作钟,字季平,又字江南,别署离垢,又署刘三,本清诗人龚自珍诗:“刘三真义士,愧杀读书人”意,也因行三。晚号黄叶老人,上海县华泾(今上海龙华乡)人。早年赴日本,入东京成城学校骑兵科。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春,参加东京留学生集会,声讨沙俄侵占我东北罪行,并参加拒俄义勇军(后改名军国民教育会),旋加入兴中会。次年春回国,与费公直等在华泾本宅创办丽泽学院,五月改称青年学社,延请黄炎培等讲学,文武兼修,培植反清力量。旋因参与谋刺两江总督端方事泄被捕,倾家产。经黄炎培多方营救,半年后获释。光绪三十一年春,邹容因《苏报》案瘐死狱中,刘三不畏株连,与堂兄东海等将邹容遗骸从四川会馆移葬华泾黄叶楼旁,筑墓树碣。辛亥革命后,刘三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等学校教授、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等职。南社社员。
人物简介
简介
刘宗向(1879.11.20-1951.8.27),字寅先,别号盅园,晚年又号补过生,长沙宁乡县人。1898年应试被黜;1904年在明德中学旁听,同年应岁试取第一,考入京师大学堂;1908年毕业,得官内阁中书,旋调学部,并任山西大学史地教授。1911年回湘,决心从事教育工作,不久被推为长郡中学校董,并在湖南高等学堂、中路师范等校教授西洋史,并兼任教育会主办的杂志《湖南教育》编辑;1913年,与黎锦熙、杨怀中、陈天倪等创办宏文书社,编印中学国文课本,此后兼任《通俗日报》主笔;同年冬,吴雁舟任湖南高等师范校长,聘先生主持教务,一年后接替校长之职;1920年,该校停办,入湖南大学中文系授课;1921年,与人创办私立含光女子中学,担任董事长兼教国文,继之又办附属小学;1936年,湖南成立文献委员会,准备编省志,由黎锦熙主持其事,聘先生为委员,负责人物志工作;1937年,辞去湖大课务,将含光女中迁往湘乡,1944年迁往安化;稍后,受聘兼任民国大学教授讲授元曲,与张天翼、张舜徽诸先生共事;抗战胜利后,将含光女中迁返长沙;解放后,又主持购买稻谷仓葵园旧宅为永久校舍,不久,因受聘为省文史馆馆员,辞去校务,出游京沪一带稍事休息。1951年,返湘不久,竟以中风不起。主修《宁乡县志》、《岳麓志•形胜篇》,著有《青云集》《文天祥》《刘木屏传》京剧本,以及《毛诗学讲义》《国学提要》《国学鏖金《国史述要》《历朝世系表》《五刑考》《艺文粗述》《志例丛话》《传经堂随笔》《补过轩文钞》等,惜多散失。能为蝇头小楷,尤工小篆。先娶宁乡郭氏,有贤称;后娶傅氏,长于文学,亦以教学为生,后先生十年而殁。子元吉,任教明德中学。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刘大白(1880-1932) 字清斋。绍兴人。五四倡新诗,任教上海各大学。有《白屋遗诗》、《文字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人物简介
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五四运动前就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 有《白屋遗词》。
人物简介
清州搜玉
刘骏声(1880-1945),字志钧,号梅癖。河间乡试末科秀才,法政毕业。沧州青县代官屯村人。爱好书法绘画,擅长诗词对联。书法真草隶篆皆优,以隶书见长,蚕头燕尾,古朴端庄,典雅稳重。《青县刘氏族谱》载其诗二首。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绵训(1880年—1919年),字翼若,山西省猗氏县(今临猗县)李汉乡陈家卓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刘绵训少学聪颖,曾于令德堂就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入山西大学堂中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举。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式甲辰科三甲第102名进士,分发以知县用,但不愿为吏,故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经荣福桐主盟,景定成介绍,加入同盟会。同年,山西争矿运动爆发,留日的晋籍学生纷纷响应,刘绵训撰《告山西父老书》,反对英国公司霸占山西煤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归国省亲,充山西学务公所河东道议绅。3月,山西法政学校筹办,刘绵训获请担任监督。10月,山西同盟会创办《晋阳公报》,刘绵训任总理,批评时政,并秘密宣传革命。宣统元年(1909年),任山西咨议局议员。次年, 山西巡抚丁宝铨以禁烟为名残杀百姓,刘绵训采用王用宾揭露残杀百姓之事,在公报刊文揭露,并拒绝丁宝铨更改之命,被迫辞职。不久入京,任京师大学堂图书馆馆长。辛亥革命爆发,山西响应。太原起义后,受阎锡山之邀返省,在运城组织河东绅商议事公所。民国成立,山西省临时议会成立,刘绵训当选司法司司长,随改司法筹备处处长。3月15日,阎锡山就任山西都督,成立都督府,赵戴文和刘绵训任秘书厅厅长。民国五年(1916年)10月,孙发绪出任山西省长,成立山西地方自治促进会,刘绵训担任副会长。次年,孙发绪被排挤离职,自治促进会也被裁撤。刘绵训遂进京,在北京政府财政部供职。目睹时政日非,抑郁成疾,民国八年(1919年)在北京病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刘冰研,字冬心(1881-1951),四川华阳人。清末秀才,曾入吴佩孚、邓锡侯、刘湘戎幕。游历大江南北,相交多当时名士。著有《秋柳集》、《寒杉馆丛书》等。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民国十年生,江阴市名中医。曾在青阳联合诊所和青阳医院工作。撰写中医论文被中医杂志刊用。为江南诗词协会会员、无锡碧山吟社成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81-1960.8,字贞晦,号冠三、潜庐、梅隐、梅屋先生等。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早年就读京师学堂,曾执教于温州府学堂(温州中学)。民国初年,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候补议员。1923年拒曹锟贿选,毅然偕同沈钧儒、陈叔通等南下。在上海结交刘放园、李佩秋、陈石遗、徐悲鸿、张红薇、郑曼青诸诗画名家。解放后为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首任主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被公认为现代“浙江知名的耆宿”。善诗文书画金石,绘画尤长梅花。有西泠印社影印发行《贞晦印存》、《贞晦题画绝句》传世。另著有《题画梅百绝》、《古遗爱传抄》、《贞晦诗集》等。
人物简介
简介
刘文钦(1881~1935),原名思明,因避清讳,更名思睿,平越(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城内人。自幼失怙,赖母抚养成人。性聪敏,过目成诵。入州学就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中进士。是时,知州杨兆麒器重其材,将侄女许配,并为其置地购屋。文钦受聘协修《平越直隶州志》。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任上海吴淞口厘金总办。辛亥革命后,卸官回籍。 民国二年(1913年)9月至次年5月,任兴义县长。民国七年任平越县经费局董事,计入为出,节减开支,筹措经费发展地方教育。其后改任县教育局局长,时县境遭兵匪骚扰,绑票捉人,勒索赎款,以致将许多公学田典出,充作赎出费用,不少学校经费无着停办。文钦尽力计划开支,陆续赎回典当的学田,停办的学校得以复课,并购买地基扩充了平越女校校舍,动员乡绅陶名魁捐献《万有文库》丛书,在城厢小学建两间书馆庋藏,供师生县人阅览。为鼓励私人办学,他请用政府名义奖给果水地方的李学礼一副匾额:“学问经济文章,教育兴而英才出;礼乐射御书数,师道立则善人多。”民国十四年,任赤水县征收局局长,受聘为周西成幕僚。不久,辞职返乡,寄情山水,以诗文自娱,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病逝,葬城南三江口。刘文钦擅诗词楹联,尤工骈体文。同年,贵阳文通书局出版了其诗文集《刘文钦先生遗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刘承干(1882~1963),字贞一,号翰怡、求恕居士。原籍浙江上虞人,祖先于康熙年间迁居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刘氏幼年入当地浔溪书院就读。光绪卅一年(1905)贡生,清末曾任候补内务府卿,民国之后以前清遗老自居。宣统二年(1910)始戮力聚书,因家富故购书激增,以致上海「求恕斋」不敷使用。民国九至十三年(1920~1924),刘氏再兴筑「嘉业堂」,藏书以明刻本二千种和地方志一千二百种闻名于世,亦不乏宋元善本秘籍,成为当时最大之私人藏书楼。抗战时期,刘氏家道中落,藏书逐渐散出,今分藏于台湾国家图书馆、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民国五十二年(1963)病逝上海,享年八十二岁。 刘氏喜刻书,尝自所藏中择善本刻印流行,主要有《嘉业堂丛书》、《吴兴丛书》、《求恕斋丛书》、《留馀草堂丛书》、《希古楼金石丛书》等,编有《明史例案》、《南唐书补注》、《王文敏公遗集》、《辽东三家诗钞》等〖参考(一)王河《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二)李性忠《刘承干与嘉业堂》,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三)林申清《明清著名藏书家‧藏书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民国十四年(1925)仲春,在上海以聚珍仿宋版刊印王松《沧海遗民剩稿》,封面题字并书序。同年仲夏又作〈王友竹先生六十寿言〉一篇。(杨永智撰)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学圣(1882年—1965年),字子睿,山西省浑源县人,毕业于山西西学专斋采矿冶金科,宣统三年进士。
人物简介
峭嶙吟馆词存
1883-1959.5,字约真,湖南醴陵人。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