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白发郎
 
汉庭用少
  
三朝执戟
 
悲颜驷
 
汉家尚壮
 
汉廷用壮臣年老
 
好文日
 
久留郎署
 
老颜驷
 
潜郎白首
 
三朝臣不遇
 
晚得诸郎
 
颜郎老
 
不与少年争遇合
 
尚少
 
文时不遇,武时不遇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刘启(汉景帝)
 
颜驷


《昭明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思玄赋〉~662~
「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唐·李善注引《汉武故事》曰:「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上问曰:叟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
「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唐·李贤注:「尉谓都尉颜驷也。尨,苍杂色也。遘,遇也。」《汉武故事》曰:「上至郎署,见一老郎,鬓眉皓白,问:『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以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叶不遇也。』上感其言,擢为会稽都尉。」

简释

白发郎潜:指年老而怀才不遇。宋苏轼《次天字韵答岑岩起》:“莫叹郎潜生白发,圣朝求旧鄙鸢肩。”


例句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 李昌符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 李端 赠康洽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李贺 河阳歌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王维 冬夜书怀

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 王适 蜀中言怀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北府牢之勇

相关人物
刘牢之
 
谢玄


《晋书》卷八十四〈刘牢之列传〉~288~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人也。曾祖羲,以善射事武帝,历北地、雁门太守。父建,有武干,为征虏将军。世以壮勇称。牢之面紫赤色,须目惊人,而沈毅多计画。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及坚将句难南侵,玄率何谦等距之。牢之破难辎重于盱眙,获其运船,迁鹰扬将军、广陵相。
典故 
北门摛藻

相关人物
刘祎之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李肇·翰林志序〉~745~2~
初,国朝修陈故事,有中书舍人六员专掌诏诰,虽曰禁省,犹非密切。故温大雅、魏徵、李百药、岑文本、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时召草制,未有名号。乾封以后,始曰「北门学士」。刘懿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为之。
《旧唐书》卷八十七〈刘祎之列传〉~2846~
祎之少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藻知名,时人号为刘、孟、高、郭。寻与利贞等同直昭文馆。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著作郎元万顷,左史范履冰、苗楚客,右史周思茂、韩楚宾等,皆召入禁中,共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乐书》,凡千馀卷。时又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祎之兄懿之,时为给事中,兄弟并居两省,论者美之。
《石林燕语》卷七~96~
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其间,因名「北门学士」。
典故
闭门种菜
 
英雄种菜

相关人物
刘备
 
关羽(字云长)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5~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胡冲《吴历》曰:「曹公数遣亲近密觇诸将有宾客酒食者,辄因事害之。备时闭门,将人种芜菁,曹公使人窥门。既去,备谓张飞、关羽曰:『吾岂种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复留。』其夜开后栅,与飞等轻骑俱去,所得赐遗衣服,悉封留之,乃往小沛收合兵众。」
典故
刘碧玉
  
相关人物
汝南王
 
碧玉


《乐府诗集》卷四十五《碧玉歌三首》
其一:「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赧,回身就郎抱。」其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其三:「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题解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宠爱之甚,所以歌之。

例句

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 杨衡 乌啼曲

闲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 鲍溶 夏日怀杜悰驸马

典故  
藏书壁
 
壁藏书
 
孔壁遗经
  
闻金丝
 
壁中丝竹
 
传经鲁壁
  
鲁壁书
 
鲁壁弦歌
 
屋壁诗书
 
宣尼壁
 
怀宅
 
经传孔壁
  
相关人物
刘馀(鲁恭王)
 
孔子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706~
《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唐·颜师古:「《家语》云孔腾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书》、《孝经》、《论语注疏》于夫子旧堂壁中,而《汉记》〈尹敏传〉云孔鲋所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例句

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 宋之问 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

孔壁采遗篆,周韦考绝编。 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芜漫藏书壁,荒凉悬剑枝。 崔融 哭蒋詹事俨

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方干 哭江西陈陶处士

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李德裕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藏书壁中苔半侵,洗药泉中月还在。 韦应物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典故 
因风去
 
舞台风
 
舞罢随风去

相关人物
刘骜(汉成帝)
 
赵飞燕


《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六〈奢侈一·沙棠舟〉~80~
汉成帝常以三秋暇日,与飞燕游戏太液池。以沙棠为舟,贵其不沉也。以云母饰于鹢首,一名云舟。又刻大桐木为虬龙,雕饰如真象,以夹云舟而行,以紫文桂为柂枻。每观云棹水,玩撷菱渠,则忧轻荡以惊飞燕。命佽飞之士,乃以金锁缆云舟,使佽飞于水底引之。值轻风时至,飞燕殆以风飘摇,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裾,游倦乃返。飞燕后渐见疏,常怨恚曰:「以妾微,何时复预缨裾之游,漾云舟于波上耶。」帝为之怃然。今液池中尚有成帝避风台、飞燕结裾处。
《拾遗记》卷六
帝常以三秋闲日,与飞燕戏于太液池……每轻风时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裙,游倦乃返。飞燕后渐见疏,常怨曰:「妾微贱,何复得预缨裙之游?」今太液池尚有避风台,即飞燕结裙之处。

例句

向春罗袖薄,谁念舞台风。 杜牧 寄远

方知汉成帝,虚筑避风台。 贾至 赠薛瑶英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三辅黄图》卷二《汉宫》
帝于未央宫营造日广,以城中为小,乃于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宫之正门曰阊阖,高二十五丈。亦曰璧门。」
《水经注》卷十九《渭水》
《汉武帝故事》曰:建章宫北有太液池,池中有渐台,高三十丈。……南有璧门三层,高三十馀丈,中殿十二间,阶陛咸以玉为之。铸铜凤,高五丈,饰以黄金,栖屋上。椽首,薄以玉璧,因曰玉璧门也。

例句

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 杜牧 杜秋娘诗

典故
刘宽
  
蒲鞭悬
 
施鞭蒲
 
蒲岂非鞭
 
政成蒲鞭
   
示耻蒲鞭

相关人物
刘宽(字文饶)


《东观汉记》卷十三〈刘宽传〉~474~
刘宽迁南阳太守,温仁多恕,吏民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
《后汉书》卷二十五《刘宽传》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桓帝时,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时京师地震,特见询问,再迁,出为东海相。延熹八年,徵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简释

蒲鞭:咏官吏实施仁政。宋陆游《江东韩曹唏道寄杨庭秀所赠》:“政成蒲鞭亦不用,地上钱流仓粟红。“


例句

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

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 白居易 七年春题府厅

龚遂刘宽同煦妪,张飞关羽太驱驰。 贯休 贺郑使君

庾亮风流澹,刘宽政事超。 贯休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

典故
传雁
  
雁传书
 
鸿雁书
  
上林雁
 
传书雁
 
天涯芳信
  
鸿雁北来
   
上林书
 
书鸿
 
秋鸿春燕
 
寄锦书
 
寄南飞鸿
 
上林消息
  
系雁书
  
雁来音信
 
云边翼
 
断鸿书
 
归鸿书
 
寄南飞翼
 
寄双飞燕
 
上林鸿雁
 
传帛
 
传雁足
 
断鸿难倩
 
寄书鸿雁
 
见雁思乡信
 
漫写羊裙
 
燕去鸿归
 
音书凭过雁
 
云间一纸书
 
北海雁书
 
北雁连书
 
归鸿无信
 
鸿来雁度
 
裂帛待燕鸿
 
裂帛附双燕
 
南雁传尺素
 
南雁惠佳音
 
难觅征鸿
 
认上林欲下
 
上林过雁
 
上林书绝
 
上苑传书
 
书到雁应还
 
书归玉塞
 
书凭燕翼
 
书倩秋鸿
 
书因北雁稀
 
望飞燕
 
系边书
  
系书翠羽
 
衔来相思字
 
乡书雁少
  
雁鸿附书
   
音信绝南鸿
 
子卿归信
   
赤书凭雁
 
愁怀逐归鸿
 
独雁征书
 
断鸿谁倩
 
飞燕归信
 
归鸿谁寄
 
过鸿来燕
 
鸿羽芳信
 
寄情无雁
 
寄书雁来时
 
寄书雁翼
 
借片鸿
 
锦书寄飞翼
 
空回春雁
 
凭鸿
 
塞鸿传书
 
塞雁音书
 
诗凭燕翼
 
书托过鸿
 
书无过雁
 
书无去鸿
 
书系双飞翼
 
书雁
 
朔燕传书
 
苏武逢雁
 
微辞寄归雁
 
吴鸿传信
 
系帛
  
燕翎寄笺
 
弋雁问消息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苏武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武〉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传书燕〉
长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绍兰,适巨商任宗,为贾于湘中,数年不归,复音信不达。绍兰目?堂中有双燕戏于梁间,兰长吁而语于燕曰:「我闻燕子自海东来,往复必经由于湘中。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凭尔附书授于我婿。」言讫泪下,燕子飞鸣上下,似有所诺。兰复问曰:「尔若相允,当泊我怀中。」燕遂飞于膝上。兰遂吟诗一首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慇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兰遂小书其字,系于足上,燕遂飞鸣而去。任宗时在荆州,忽见一燕飞鸣于厅上,宗讶视之,燕遂泊于肩上,见有一小封书系在足上。宗解而视之,乃妻所寄之诗。宗感而泣下,燕后飞鸣而去。宗次年归,首出诗示兰。后文士张说传其事,而好事者写之。

简释

雁书:喻书信。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诗》:“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例句

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 刘商 胡笳十八拍

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 刘威 早秋归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刘沧 留别崔浣秀才昆仲

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吴融 送僧归日本国

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 乔知之 从军行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 离思

鸿雁向西北,飞书报天涯。 李白 千里思

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

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芳草萋萋新燕飞,芷汀南望雁书稀。 李群玉 恼从兄

因书天末心,系此双飞翼。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 杜牧 偶题二首之二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 天末怀李白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杜甫 归雁二首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沈如筠 闺怨二首之一

鸿雁飞不到,音尘何由达。 独孤及 代书寄上李广州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王勃 采莲曲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 蜀中九日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王涯 秋思赠远二首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董思恭 咏弓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 韦蟾 上元三首之一

雁足应难达,狐踪浪得疑。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骆宾王 秋雁

莫劳雁足传书信,愿向凌烟阁上看。 鲍溶 赠远

典故
冰柱雪车
 
韩公接后生
 
刘叉来醉

相关人物
刘叉
 
韩愈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韩愈列传·刘叉〉~5268~
时又有贾岛、刘叉,皆韩门弟子。刘叉者,亦一节士。少放肆为侠行,因酒杀人亡命。会赦,出,更折节读书,能为歌诗。然恃故时所负,不能俛仰贵人,常穿屐、破衣。闻愈接天下士,步归之,作冰柱、雪车二诗,出卢仝、孟郊右。樊宗师见,为独拜。能面道人短长,其服义则又弥缝若亲属然。后以争语不能下宾客,因持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愈不能止,归齐、鲁,不知所终。
典故
病卧漳滨
 
公干病
 
公干沉绵
 
公干伏枕
 
公干握
 
公沉绵

相关人物
刘桢(字公干)

参考典故
刘桢沈痼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赠答一·赠五官中郎将四首〉
〈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二:「余婴沈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夏涉玄冬,弥旷十馀旬。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所亲一何笃?步趾慰我身。」

例句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孟浩然 李氏园林卧疾

众病婴公干,群忧集孝璋。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长卿消渴再,公干沈绵屡。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更闻公干病,一夜二毛新。 钱起 再得毕侍御书闻巴中卧病

典故 
穷鬼揶揄
 
笑鬼
 
伯龙受鬼笑

相关人物
刘伯龙


《南史》卷十七〈刘粹列传·(族弟)刘损〉~482~
损同郡宗人有刘伯龙者,少而贫薄,及长,历位尚书左丞,少府,武陵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忽见一鬼在傍抚掌大笑。伯龙叹曰:「贫穷固有命,乃复为鬼所笑也。」遂止。
典故
刘伶醉
 
刘伶好酒
  
相关人物
刘伶(字伯伦)

参考典故
刘伶解酲


《晋书》卷四十九《刘伶传》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

简释

刘伶好酒:指嗜酒。明于谦《醉时歌》:“刘伶好酒世称贤,李白骑鲸飞上天。”


例句

刘伶好酒世称贤,李白骑鲸飞上天。 于谦 醉时歌

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 姚合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窗间近火刘伶传,坐右新铭管仲辞。 徐夤 断酒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李贺 将进酒

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 柳宗元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驿在襄州之南。即淳于髡放鹄之所)

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 王绩 戏题卜铺壁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就荷叶上包鱼鲊,当石渠中浸酒瓶,生计悠悠身兀兀,甘从事唤作刘伶。 白居易 桥亭卯饮

他年谒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作醉侯。 皮日休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

但恨口中无酒气,刘伶见我相揄揶。 卢仝 苦雪寄退之(第二十五句缺一字)

伯伦嗜酒还因乱,平子归田不为穷。 韦庄 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

伯伦若有长生术,直到如今醉未醒。 韦庄 对酒

只应千古后,长称伯伦情。 韦庄 酒渴爱江清

刘伶避世唯沈醉,宁戚伤时亦浩歌。 韦庄 云散

典故
刘伶妇
 
谏伯伦
 
刘伶五斗
 
五斗解醒
 
五斗消酲
 
五斗醒
 
伯伦妇
 
刘伶酒为名
 
咒酒卮
 
伯伦从劝
 
妇人笑刘伶
 
刘伶病醒
 
刘伶有贤妻
 
刘妻叹谏
 
一斗消醒

相关人物
刘伶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29~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晋书》卷四十九〈刘伶列传〉~375~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八]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裴子语林》~6~
刘灵字伯伦,饮酒一石,至酲复饮五斗。妻责之,灵曰:「卿可致酒五斗,吾当断之。」妻如其言。灵咒曰:「天生刘灵以酒为名,一饮一石,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莫可听。」

简释

刘伶妇:喻劝戒酒之人。宋苏拭《小儿》:“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漢語大詞典》:潜郎(潛郎)
传说 颜驷 于 汉文帝 时为郎,历 文 、 景 、 武 三世,未获升迁,老于郎署。参阅汉武故事。后以“潜郎”指怀才不遇的人。 唐 钱起 《重赠赵给事》诗:“应念潜郎守贫病,常悲休沐对蓬蒿。” 清 丘逢甲 《岁暮杂感》诗之六:“一曲昇平泪万行,风尘戎马厄潜郎。”
分類:汉文帝
《漢語大詞典》:白首为郎(白首爲郎)
汉武故事载: 武帝 尝至郎署,见郎官 颜驷 “鬚鬢皓白,衣服不整”。 武帝 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 文帝 时为郎。” 武帝 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 文帝 好文而臣尚武, 景帝 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后因以“白首为郎”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宋 陆游 《史院书事》诗:“孤臣曾趣龙墀对,白首为郎只自伤。”
分類:郎署郎官
《国语辞典》:白发郎潜(白发郎潜)  拼音:bái fǎ láng qián
西汉时颜驷历任文、景、武帝三朝,却未投君王所好。虽须发已苍白,垂垂老矣,仍屈居于郎官一类的小官。典出汉。班固。汉武故事。后比喻终身运气太差,难有作为。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过安丘访其故居见其子希甫留诗屋壁〉诗:「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也作「郎潜白发」。
分类:历任三朝
《漢語大詞典》:郎潜(郎潛)
汉 颜驷 自 文帝 时为郎,历 景帝 至 武帝 , 驷 已庞眉皓发,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见《汉武故事》。后以“郎潜”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汉 张衡 《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 武 。” 宋 司马光 《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庞眉尚有郎潜者,狥禄忧生直可嗟。” 清 钱谦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兄为松柏,我若萝蔦。兄在先朝,郎潜已老,我官词垣,载笔搜讨。”
《國語辭典》:北门学士(北門學士)  拼音:běi mén xué shì
唐自高宗乾封以后,召文士起草文词,参与朝政,以分宰相之权。由于常在北门等候召见,当时人便称为「北门学士」。《旧唐书。卷八七。列传。刘祎之》:「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宋。陆游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國語辭典》:小家碧玉  拼音:xiǎo jiā bì yù
语本晋。孙绰 情人碧玉歌二首之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后指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平常人家的女儿。《黑籍冤魂》第二一回:「无论南部烟花,小家碧玉,只要有宜男相,便算得如意珠。」
《國語辭典》:碧玉  拼音:bì yù
1.由细粒赤铁矿及微晶质石英或玉髓构成的岩石,依其颜色及条痕,可区分为红、黄花、血丝、虎皮等多种。质地致密,不透明,可作饰品。也称为「铁石英」。
2.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平常人家的女儿。参见「小家碧玉」条。唐。王维洛阳儿女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清。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一出:「碧玉小窗,不住偷睛视。」
《國語辭典》:壁中书(壁中書)  拼音:bì zhōng shū
孔子宅壁中所藏的书,有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共数十篇,因藏于壁中,故称为「壁中书」。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四。书表。后魏江式论书表》:「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子壁中书相类,即前代之古文矣。」也称为「壁经」。
《漢語大詞典》:壁中字
汉 代发现的 孔子 宅壁中藏书上所用的古字。汉书·艺文志:“ 武帝 末, 鲁恭王 坏 孔子 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这些书用当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写成。字体既与 汉 代通行的隶书不同,又与小篆有异,人称蝌蚪古文。《说文》所收“古文”,绝大部分都是这种字。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壁中字为时人考,圯上书从老父传。”参见“ 壁中书 ”。
《國語辭典》:壁经(壁經)  拼音:bì jīng
1.孔子故居墙中的古文经书。参见「壁中书」条。
2.刻在石上的儒家典籍。唐。张参 五经文字序例:「虽未如蔡学之精密,石经之坚久,慕古之士,且知所归。」唐。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木记〉:「我有壁经,既昧而明之。」
《國語辭典》:壁中书(壁中書)  拼音:bì zhōng shū
孔子宅壁中所藏的书,有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共数十篇,因藏于壁中,故称为「壁中书」。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四。书表。后魏江式论书表》:「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子壁中书相类,即前代之古文矣。」也称为「壁经」。
《漢語大詞典》:孔壁
(1). 孔子 故宅的墙壁。据传古文经出于壁中,故著称。汉书·鲁恭王馀传:“ 恭王 初好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宫,闻鐘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復坏。於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宋 周越 《法书苑·李阳冰书》:“ 阳冰 李大夫 书云:‘某志在古篆……常痛 孔 壁遗文、 汲冢 旧简,年代浸远,谬误滋多。’” 元 柳贯 《尊经堂诗》:“ 济南 耄言出, 孔 壁发神秘。” 元 王逢 《后无题》诗之五:“衣冠并入 梁园 宴,简册潜回 孔 壁光。”
(2).指 孔 壁古文经书。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四》:“ 孔 壁,固古文也, 孔安国 以今文读之,则与博士何以异?”
《漢語大詞典》:遗经(遺經)
(1).指古代留传下来的经书。晋书·王湛荀崧等传论:“ 崧 则思业该通,缉遗经於已紊。”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郑泽 《壬子秋日》诗:“先生守遗经,清风澹儒素。”
(2).谓留给子孙以经书。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元 王构 《翰林承旨姚燧父桢赠官制》:“先兄后弟,继文以忠,以章节惠之文,以示遗经之报。”
《漢語大詞典》:鲁壁(魯壁)
(1).《〈书〉序》:“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 唐玄宗 《晚宴两相》诗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 鲁 壁之文章,缀 秦 坑之煨烬。” 宋 陆游 《晴窗读书自勉》诗:“天全 鲁 壁藏,不堕 秦 火虐。” 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韵》:“ 鲁 壁藏书日, 齐 门鼓瑟年。”
(2).指蝌蚪文书法。 宋 苏轼 《文勋篆铭》:“ 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 汲 冢 鲁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叶适 《祭朱文昭文》:“独钓孤耘,蜑浦蛮村; 汲 坟 鲁 壁,暗理冥论。” 清 吴伟业 《芦笔》诗:“扫来 鲁 壁枯难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
《漢語大詞典》:鲁室(魯室)
指 孔子 宅室。 唐 李德裕 《雨中访王侍御》诗:“青编尽以 汲冢 来,科斗皆从 鲁 室至。”参见“ 鲁壁 ”。
分類:孔子
《漢語大詞典》:鲁壁(魯壁)
(1).《〈书〉序》:“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 唐玄宗 《晚宴两相》诗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 鲁 壁之文章,缀 秦 坑之煨烬。” 宋 陆游 《晴窗读书自勉》诗:“天全 鲁 壁藏,不堕 秦 火虐。” 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韵》:“ 鲁 壁藏书日, 齐 门鼓瑟年。”
(2).指蝌蚪文书法。 宋 苏轼 《文勋篆铭》:“ 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 汲 冢 鲁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叶适 《祭朱文昭文》:“独钓孤耘,蜑浦蛮村; 汲 坟 鲁 壁,暗理冥论。” 清 吴伟业 《芦笔》诗:“扫来 鲁 壁枯难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
《國語辭典》:避风台(避風臺)  拼音:bì fēng tái
相传赵飞燕身轻不胜风,汉成帝乃筑造七宝避风台以安之。见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
《漢語大詞典》:璧门(璧門)
(1). 汉 建章宫 南的著名建筑, 武帝 时造。史记·封禅书:“於是作 建章宫 ……其南有 玉堂 、 璧门 、大鸟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设 璧门 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水经注·渭水二汉武故事:“﹝ 建章宫 ﹞南有 璧门 ,三层,高三十餘丈,中殿十二间,阶陛咸以玉为之……楼屋上椽首薄以玉璧,因曰璧玉门也。”
(2).泛指宫门。 唐 杜牧 《杜秋娘诗》:“窈裊復融怡,月白上璧门。” 宋 苏轼 《夫人阁》诗之四:“縹緲紫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國語辭典》:蒲鞭  拼音:pú biān
用蒲草制成的鞭子。比喻宽刑。《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诗:「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也作「鞭蒲」。
《国语辞典》:蒲鞭示辱  拼音:pú biān shì rù
对有罪过的人,只以蒲鞭稍加处罚,使对方能知耻改正。典出《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后比喻为政仁慈宽厚,或指极轻的刑罚。也作「蒲鞭不施」、「蒲鞭不用」。
《國語辭典》:鞭蒲  拼音:biān pú
用蒲草制成的鞭子,柔软而不能伤人。古时用来扑责罪人,意谓宽刑。元。高启南州野人为吴邑曾令赋诗〉:「我本野人偶叨禄,向汝未忍施鞭蒲。」也作「蒲鞭」。
《國語辭典》:蒲鞭  拼音:pú biān
用蒲草制成的鞭子。比喻宽刑。《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诗:「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也作「鞭蒲」。
《漢語大詞典》:信鸿(信鴻)
传送书信的鸿雁。 宋 李之仪 《采桑子》词:“明朝去路云霄外,欲见无从。满袂仙风,空託双鳧作信鸿。”
《國語辭典》:帛书(帛書)  拼音:bó shū
1.写在布帛上的书信。《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2.写在缣帛上的书籍。如:「马王堆帛书内容丰富,包括《周易》、《老子》、《黄帝四经》、《战国纵横家书》等。」
《漢語大詞典》:空中书(空中書)
指从神仙界寄来的书信。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罢琴惆悵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漢語大詞典》:系书(繫書)
见“ 繫帛书 ”。
《漢語大詞典》:系帛书(繫帛書)
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汉书·苏武传:“﹝ 常惠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繫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繫,一本作“ 係 ”。 唐 杨炯 《送东海孙尉诗序》:“但当晨看旅鴈,君逢繫帛之书;夕望牵牛,余候乘槎之客。”亦省作“ 繫书 ”。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裂帛繫书,誓还 汉 恩。”
《國語辭典》:宾鸿(賓鴻)  拼音:bīn hóng
鸿鸟。清。王夫之蝶恋花。渺渺扁州天一瞬〉词:「泪竹千竿垂紫晕,宾鸿不寄苍梧信。」《水浒传》第三五回:「行至寨前第三关上,只听得空中数行宾鸿嘹亮。」
分類:鸿雁信使
《漢語大詞典》:宾雁(賓雁)
鸿雁。语本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唐 钱起 《见上林春雁翔青云寄杨起居李员外》诗:“ 上林 春更好,宾雁不知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 郭沫若 《蝶恋花》词:“几见熏风摇碧草,南来宾雁知多少。”
分類:鸿雁
《漢語大詞典》:送书雁(送書雁)
汉武帝 时 苏武 出使 匈奴 被扣,徙 北海 牧羊十九年。 昭帝 时 汉 使求释 苏武 , 匈奴 谎称 苏武 已死。使者曰:“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 苏武 因此获释归 汉 ·事见汉书·苏武传。后因以称雁为“送书雁”。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唐 李商隐 《雨》诗:“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漢語大詞典》:雁使
送信的使者。 唐 乔知之 《从军行》:“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参见“ 雁足书 ”。
分類:送信使者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字  拼音:yàn zì
雁群飞行天空时,排列如一或人等字形。宋。苏轼〈虚飘飘诗。序〉:「元祐间,山谷作虚飘飘,盖乐府之馀,当时诸公皆有和篇。黄鲁直原作诗云:『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
《漢語大詞典》:雁封
犹雁书。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书籍·书柬:“ 王瑳 诗:‘雁封归飞断,鲤素还流絶。’按:谓书也。”
《國語辭典》:雁帛  拼音:yàn bó
系帛于雁足以传书。汉苏武等出使匈奴,为匈奴所羁留;其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夜见使者,教他对单于说道,天子射上林中,见帛系雁足,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遂得救回国。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后以比喻书信。《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雁帛鸾笺通称简札。」也称为「雁书」。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书(雁書)  拼音:yàn shū
比喻书信。参见「雁帛」条。南朝梁。刘孝威怨诗〉:「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唐。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诗:「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足  拼音:yàn zú
比喻书信。参见「雁帛」条。南朝梁。王僧孺咏捣衣〉诗:「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唐。杜光廷〈纪道德赋〉:「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国语辞典》:雁足传书(雁足传书)  拼音:yàn zú chuán shū
汉苏武出使匈奴国而遭拘留于北海,相传其托雁带书信传递至朝廷。见《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后比喻互相联络,音信不断。如:「他们虽然已多年未见面,但总会不定期的雁足传书,互报平安。」
《國語辭典》:鸿雁(鴻雁)  拼音:hóng yàn
动物名。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食植物种子、虫、鱼以维生。也称为「大雁」。
《國語辭典》:鸿雁(鴻鴈)  拼音:hóng yàn
1.即鸿雁,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南朝宋。颜延之归鸿〉诗:「万有皆同春,鸿雁独辞归。」俗称为「大雁」。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鸿雁,美宣王也。」或以为流民喜得安定之所而作之诗。首章二句为:「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因以为篇名。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漢語大詞典》:鸿雁行(鴻雁行)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因以“鸿雁行”为兄弟之称。 清 蒲松龄 《八月为李大厅复孙俊服启》:“鸿雁行中,伯仲一门皆秀;鸳鸯牒上, 朱 陈 两姓偏多。”
分類:兄弟出行
《漢語大詞典》:鬼笑人
见“ 鬼笑 ”。
《漢語大詞典》:鬼笑
南史·刘损传:“ 损 同郡宗人有 刘伯龙 者,少而贫薄,及长,歷位尚书左丞、少府、 武陵 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忽见一鬼在傍抚掌大笑。 伯龙 叹曰:‘贫穷固有命,乃復为鬼所笑也。’遂止。”后因以“鬼笑”为士人贫困、生计窘迫之典。 宋 陆游 《碌碌》诗:“安贫无鬼笑,守道有天知。” 清 丘逢甲 《重阳前数日风雨忽集慨然有悲秋之意》诗:“ 伯龙 鬼笑谋何拙,洗马人言意始愁。”亦作“ 鬼笑人 ”、“ 鬼笑穷 ”。 宋 陆游 《苦贫》诗:“熟思岂是天贫我,妄计还忧鬼笑人。” 宋 陆游 《书幸》诗:“破屋頽垣鬼笑穷,暗中调护赖天公。”
《漢語大詞典》:伯伦(伯倫)
晋 刘伶 的字。 伶 与 阮籍 嵇康 等六人友好,称竹林七贤。尝作《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餘”。后世以 伶 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 僚 之於丸, 秋 之於弈, 伯伦 之於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 唐 孟郊 《百忧》诗:“ 伯伦 心不醉,四皓迹难留。” 宋 朱弁 风月堂诗话卷上:“ 东坡 云:‘诗文岂在多,一颂了 伯伦 ’。是 伯伦 他文字不见於世矣。”
《国语辞典》:刘伶(刘伶)  拼音:liú líng
人名。字伯伦,晋沛国人,曾为建威参军。性好酒,放情肆志,与嵇康、阮籍等同称为「竹林七贤」。著有〈酒德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