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91
典故
5
词典
432
佛典
2
其它
552
共991,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施刑
繁刑
刑罪
自刑
理刑
教刑
烦刑
免刑
刑所
酷刑
八刑
刑厝
中刑
判刑
钦刑
《漢語大詞典》:
施刑
行刑。 汉 桓宽
《
盐铁论·论灾
》
:“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重禁祸之所自生,故其施刑极省。”
弛刑,赦罪。亦指获赦者。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
:“遣驃骑大将军 杜茂 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 李贤 注:“施,读曰‘弛’。弛,解也。
《前书音义》
曰:‘谓有赦令,去其钳釱赭衣,谓之弛刑。’”
分類:
施刑
行刑
赦罪
《漢語大詞典》:
繁刑
繁苛的刑罚。
《
荀子·议兵
》
:“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清 昭槤
《
啸亭杂录·海参领
》
:“今若散给兵丁,虽稍济其生计,倘一旦用之,则恐侵冒者众,徒以繁刑害众,无以济实政也。”
分類:
繁苛
刑罚
《漢語大詞典》:
刑罪
触犯刑法之罪。
《
管子·中匡
》
:“请薄刑罚以厚甲兵,於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
《
汉书·刑法志
》
:“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
南史·宋纪上
》
:“刑罪无轻重悉原之。”
分類:
刑罪
触犯
刑法
《漢語大詞典》:
自刑
自残肢体;自杀。
《
管子·小称
》
:“竖刁自刑而为公治内。”
《
战国策·赵策四
》
:“ 豫让 又漆身为厉,灭鬚去眉,自刑以变其容。”
《
史记·刺客列传
》
:“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絶从。” 汉 桓宽
《
盐铁论·论勇
》
:“ 聂政 自 卫 由 韩 ,廷刺其主,功成求得,退自刑于朝,暴尸于市。”
分類:
肢体
自杀
《漢語大詞典》:
理刑
(1).掌理刑法。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
:“及老人见四十三省郎吏,有理刑才名,大者出使郡,小者镇县。”
(2).指掌理刑法之官。
《醒世姻缘传》
第十二回:“乞亲提审,或批理刑 褚青天 究解。”
分類:
掌理
理刑
刑法
《漢語大詞典》:
教刑
古代学校所用的刑罚。
《书·尧典》
:“扑作教刑。” 孔 传:“扑,榎楚也,不勤道业则挞之。” 蔡沉 集传:“扑作教刑者,夏楚二物,学校之刑也。”参见“ 夏楚 ”。
分類:
学校
刑罚
《國語辭典》:
夏楚
拼音:
jiǎ chǔ
1.古代学校中施行体罚的器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汉。郑玄。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
2.鞭打、体罚。《聊斋志异。卷二。张诚》:「午前不知何往,业夏楚之。」
分類:
学校
棍棒
体罚
越礼
犯规
用具
未成年
《漢語大詞典》:
烦刑(煩刑)
苛细的刑罚。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
:“ 何 遵约法, 韩 弊烦刑。”
分類:
苛细
刑罚
《國語辭典》:
免刑
拼音:
miǎn xíng
免去刑罚。如:「经法院审理后,结果判决他免刑。」汉。桓宽《盐铁论。刺复》:「策诸利富者,买爵贩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者徇私。」
分類:
免除
脱去
刑罚
刑具
罪犯
服役
解除
《漢語大詞典》:
刑所
犹刑场。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续黄粱
》
:“刺史严鞫,竟以酷刑诬服,律拟凌迟处死,縶赴刑所。”
分類:
刑所
刑场
《國語辭典》:
酷刑
拼音:
kù xíng
酷虐残暴的刑罚。《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太史公曰》:「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
分類:
酷刑
残酷
刑罚
《國語辭典》:
八刑
拼音:
bā xíng
周代法制中的八种刑法。《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黄钟调起,五音以正,法律驭民,八刑克平,以律为名,取中正也。」
分類:
八种
犯罪
罪行
施加
刑罚
后来
《漢語大詞典》:
刑厝
见“ 刑错 ”。
《國語辭典》:
刑错(刑錯)
拼音:
xíng cuò
刑罚置放不用。《史记。卷四。周本纪》:「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汉。王充《论衡。自然》:「然而汉朝无事,淮阳刑错者,参德优而黯威重也。」
分類:
刑法
裴骃
《漢語大詞典》:
中刑
中等刑罚。
《
周礼·地官·司市
》
:“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国语·鲁语上》
:“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
《后汉书·仲长统传》
:“杀之则甚重,髠之则甚轻。不制中刑以称其罪,则法令安得不参差,杀生安得不过谬乎?”
分類:
中等
刑罚
《國語辭典》:
判刑
拼音:
pàn xíng
被法院判定刑罚。如:「走私贩毒嫌犯已经被法院判刑,就要移送监狱,。」
分類:
判刑
司法
法部
部门
依据
法律
罪犯
刑事
处分
《漢語大詞典》:
钦刑(欽刑)
犹钦恤。 宋
梅尧臣
《送施司封福建提刑》
诗:“命使得才臣,钦刑圣主仁。”参见“ 钦恤 ”。
《國語辭典》:
钦恤(欽恤)
拼音:
qīn xù
语本《书经。舜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指对刑戮之事谨慎恤悯。唐。
白居易
〈
许季同可秘书监制
〉:「今季同以明慎钦恤理刑狱,以文学博雅掌图籍。」《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州郡狱疑上请,法寺多所举驳,率得不应奏之罪,往往增饰事状,移情就法,失朝廷钦恤之意。」
分類:
理狱
量刑
慎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