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91,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刑事案
刑事局
刑事学
行刑场
受刑人
附加刑
遁天之刑
动刑
剕刑
轘刑
忌刑
几致刑措
讳兵畏刑
果刑信赏
国富刑清
《国语辞典》:刑事案  拼音:xíng shì àn
对于触犯刑法或其相关法规,所进行调查或审理的案件。
《国语辞典》:刑事局  拼音:xíng shì jú
刑事警察局的简称。参见「刑事警察局」条。
分类:刑事警察
《国语辞典》:刑事学(刑事学)  拼音:xíng shì xué
专门研究犯罪原因及其防止方法的学科。分为犯罪原因学与刑事政策学等。
《国语辞典》:行刑场(行刑场)  拼音:xíng xíng cháng
执行死刑的地方。
分类:执行死刑
《国语辞典》:受刑人  拼音:shòu xíng rén
正在服刑的犯人。如:「这次特赦,大概将近有一千名受刑人受惠,可以提早出狱。」
《國語辭典》:附加刑  拼音:fù jiā xíng
附属于主刑的刑罚。如褫夺公权。也称为「从刑」。
《漢語大詞典》:遁天之刑
谓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庄子·列御寇:“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而况有道者乎,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郭象 注:“仍自然之能以为己功者,逃天者也,故形戮及之。” 成玄英 疏:“不知物性自尔,矜为己功者,逃遁天然之理也,既乖造化,故形戮及之。”
《國語辭典》:动刑(動刑)  拼音:dòng xíng
使用刑具、动用刑罚。《老残游记》第一六回:「你还不招吗?不招我又要动刑了!」《儒林外史》第五○回:「他回去了,地方官说他是个已革生员,就可以动刑了。我是个同省的人,难道这点照应没有?」
《漢語大詞典》:剕刑
古代五刑之一,断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 穆王 要化私为公,定出赎刑条例。墨刑黄铜六百两(一两约合今四钱多),劓刑一千二百两,剕刑三千两。”
《漢語大詞典》:轘刑
即车裂。古代一种酷刑。 唐 皮日休 《易商君列传赞》:“ 商君 者,用於 孝公 ,制其法而 秦 给,御其谋而 魏 败,封邑未居,轘刑以及。”
分類:车裂酷刑
《韵府拾遗 青韵》:忌刑
申鉴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小人不忌刑况于辱乎
《分类字锦》:几致刑措(几致刑措)
汉书文帝纪赞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分类:功德
《漢語大詞典》:讳兵畏刑(諱兵畏刑)
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宋 张耒 《大礼庆成赋》:“於惟祖宗,有常则兮。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益,兹不易兮。”
《漢語大詞典》:果刑信赏(果刑信賞)
谓赏罚严明。 唐 沈亚之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果刑信赏,国之筋维也;九州百郡,国之百体也。”
《分类字锦》:国富刑清(国富刑清)
汉书叙传:国富刑清,登我汉道。述文纪第四。
分类: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