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91
典故
5
词典
432
佛典
2
其它
552
共991,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26
27
28
29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行刑队
炮烙之刑
隆刑峻法
省刑薄敛
繁刑重敛
焚如之刑
决狱断刑
宽刑省法
晋铸刑鼎
刑事警察局
提刑肃政廉访使
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主义
刑部尚书
《高级汉语词典》:
行刑队
拼音:
xíng xíng duì
派往对判处死刑者执行枪决的小分队
《国语辞典》:
炮烙之刑
拼音:
páo luò zhī xíng
古代的一种刑罚。用烧红的铁器灼烫身体。《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至纣无道,宠妲已,剖贤人心,置炮烙之刑。」明。陆灼《艾子后语。大言》:「履癸强余牛饮,不从,寘余炮烙之刑。」
分类:
刑罚
铁器
身体
《国语辞典》:
隆刑峻法
拼音:
lóng xíng jùn fǎ
刑法繁苛而严厉。《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议者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釐。」《晋书。卷三○。刑法志》:「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不可开许。」
分类:
刑法
繁苛
严厉
《国语辞典》:
省刑薄敛(省刑薄敛)
拼音:
shěng xíng bó liàn
减轻刑罚,薄收赋税。《东周列国志》第七七回:「勤于国政,省刑薄敛,养士训武,修复关隘。」
分类:
减轻
轻刑
刑罚
赋税
《国语辞典》:
繁刑重敛(繁刑重敛)
拼音:
fán xíng zhòng liàn
苛杂的刑罚和沉重的税赋。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七出:「况边庭黩武连年,繁刑重敛谁不怨。」也作「繁刑重赋」。
分类:
刑罚
沉重
税赋
《国语辞典》:
焚如之刑
拼音:
fén rú zhī xíng
烧杀的刑罚。《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莽作焚如之刑,烧杀陈良等,罢诸将率屯兵,但置游击都尉。」
分类:
刑罚
《国语辞典》:
决狱断刑(决狱断刑)
拼音:
jué yù duàn xíng
判决狱讼,决断刑令。《后汉书。卷四六。郭躬传》:「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
分类:
判决
决狱
狱讼
决断
《国语辞典》:
宽刑省法(宽刑省法)
拼音:
kuān xíng shěng fǎ
宽缓刑罚,不用严刻的法令。《三国演义》第六五回:「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分类:
宽缓
缓刑
刑罚
严刻
法令
《国语辞典》:
晋铸刑鼎(晋铸刑鼎)
拼音:
jìn zhù xíng dǐng
西元前五一三年,晋国大臣赵鞅和荀寅将前执政者赵宣子所制订的刑书铸在鼎上,公诸于众。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分类:
大臣
执政
制订
刑书
公元
《国语辞典》:
刑事警察局
拼音:
xíng shì jǐng chá jú
专办刑事案件的最高警察机关,直属警政署,负责处理较重大或复杂的刑事案件。简称为「刑事局」。
分类:
刑事案件
警察
机关
直属
为
《国语辞典》:
提刑肃政廉访使(提刑肃政廉访使)
拼音:
tí xíng sù zhèng lián fǎng shǐ
职官名。元代于全国各道均设提刑按察司,后改为肃政廉访司,置廉访使二员,正三品。掌管纠察该道的官吏善恶、政治得失和狱刑等事。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只因老夫廉能清正,节操坚刚,谢圣恩可怜,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
分类:
职官
职官名
官名
全国
提刑
按察司
《国语辞典》:
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拼音:
pí mǎ bù wèi biān chuí,pí mín bù wèi xíng fǎ
已疲困乏力的马,不怕鞭子打得急;已穷困不堪的人民,不畏惧严刑峻法的压迫。意指为政者,应以仁存心,以民心为取向,切不可一味以严法重惩加之于民,当以民众利益为先。汉。桓宽《盐铁论。绍圣》:「梁氏内溃,不能禁峻法不止,故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虽曾而累之,其亡益乎。」
分类:
疲困
困乏
乏力
不怕
鞭子
穷困
不堪
人民
《国语辞典》: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
拼音:
zuì xíng fǎ dìng yuán zé
当代民主法治国之重要基本原则,指犯罪之成立及应得的刑罚均应有法律明文规定。其内涵有四:一、禁止适用习惯法;二、禁止类推适用;三、禁止溯及既往;四、禁止绝对不定期刑。主要目的在保障人民的权利。
分类:
当代
民主
法治
治国
原则
犯罪
成立
应得
刑罚
应有
有法
法律
明文规定
《国语辞典》:
罪刑法定主义(罪刑法定主义)
拼音:
zuì xíng fǎ dìng zhǔ yì
指犯罪的成立和科刑罚的轻重,必须由行为发生当时之法律加以明文规定,法官不得任意加以判罪处罚。也称为「罪刑法定原则」。
分类:
犯罪
成立
刑罚
轻重
必须
由行
当时
法律
明文规定
《国语辞典》:
刑部尚书(刑部尚书)
拼音:
xíng bù shàng shū
职官名。刑部的长官,掌全国律令、刑法、徒隶等政。唐代时称为「大秋」。
分类:
刑部尚书
职官
职官名
官名
刑部
长官
全国
律令
刑法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