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91,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刑礼房
刑满
刑名法术
刑名师爷
刑签
刑黥
刑仁讲让
刑事案件
刑事法庭
刑事犯
刑事警察
刑事审判庭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刑期无刑
《漢語大詞典》:刑礼房(刑禮房)
唐 代中书省属下的政务部门之一,掌管刑、礼。新唐书·百官志一:“ 开元 中, 张説 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漢語大詞典》:刑满(刑滿)
服刑期满。
《分类字锦》:刑名法术(刑名法术)
史记韩非传: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分类:
《漢語大詞典》:刑名师爷(刑名師爺)
古代官署中负责处理刑事判牍的幕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人来了,就到督署去求见那位刑名师爷。” 瞿秋白 《文艺杂著·鞘声二》:“旧时的钱谷师爷,刑名师爷,秀才,举人的饭碗实在危险得不了。”
《漢語大詞典》:刑签(刑籤)
亦作“ 刑篇 ”。 刑法条文。北史·隋越王侗传:“﹝ 宇文化及 ﹞本性兇狠,恣其贪秽,或交结恶党,或侵掠商货,事重刑籤,状盈狱简。”按,隋书·越王杨侗传作“刑篇”。
《漢語大詞典》:刑黥
古代肉刑的一种,即墨刑。在人面额刺字后用墨涂之,作受刑的标志。史记·商君列传:“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
《分类字锦》:刑仁讲让(刑仁讲让)
礼记: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分类:功德
《漢語大詞典》:刑事案件
为追究刑事责任而由司法机关立案处理的案件。在我国,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批准逮捕和检察、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漢語大詞典》:刑事法庭
见“ 刑事审判庭 ”。
《漢語大詞典》:刑事审判庭(刑事審判庭)
亦称“ 刑事法庭 ”。省称“刑庭”。 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组织机构。
《國語辭典》:刑事犯  拼音:xíng shì fàn
为「行政犯」之相对概念,指具有特定法益侵害性的行为,依《刑法》或其他刑罚规定科予刑事责任的犯罪者。
《國語辭典》:刑事警察  拼音:xíng shì jǐng chá
以办理犯罪预防、侦辨重大或复杂之刑事犯罪、蒐集运用重要治安情资为主要业务的警察人员。简称为「刑警」。
《漢語大詞典》:刑事审判庭(刑事審判庭)
亦称“ 刑事法庭 ”。省称“刑庭”。 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组织机构。
《國語辭典》:刑事诉讼(刑事訴訟)  拼音:xíng shì sù sòng
关于刑事案件的诉讼,为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以及应如何处罚所进行的一切行为。
《漢語大詞典》:刑事诉讼法(刑事訴訟法)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中国法制报》1984.11.26:“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大多数的刑事案件属于公诉案件。”
《國語辭典》:刑期无刑(刑期無刑)  拼音:xíng qí wú xíng
语本《书经。大禹谟》:「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刑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指刑罚的目的,在于教育人遵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刑的境地。《宋史。卷二○○。刑法志二》:「刑故而得宽,则死者滋众,非『刑期无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