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91
典故
5
词典
432
佛典
2
其它
552
共432,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省刑
赏刑
详刑
威刑
司刑
刑曹
淫刑
刑禁
刑典
缓刑
刑人
大刑
刑威
刑宪
刑诛
《漢語大詞典》:
省刑
减少或减轻刑罚。
《
管子·牧民
》
:“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 汉
贾谊
《过秦论中》
:“约法省刑,以持其后。”
《
清史稿·高宗纪一
》
:“乙卯,上诣圜丘行大雩礼,特詔贬损仪节,以示虔祷。以旱命省刑宽禁。”
分類:
减少
减轻
轻刑
刑罚
《漢語大詞典》:
赏刑(賞刑)
(1).犹赏罚。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
《
诗
》
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赏刑之谓也。”
《
后汉书·党锢传·杜密
》
:“使明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 宋
魏了翁
《封事奏体八卦往来之用玩上下交济之理以尽下情》
:“目前事变虽若粗定,而祸根乱孽,元未翦除,号令赏刑,元未畅达。”
(2).敬词。古代小民称官长施加于自己的刑罚。
《三侠五义》
第八三回:“ 马朝贤 道:‘犯人实无此事,大人如若赏刑,或夹或打,任凭刑来。’”
分類:
敬词
赏罚
小民
官长
施加
自己
刑罚
《國語辭典》:
详刑(詳刑)
拼音:
xiáng xíng
用刑审慎。《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详刑慎罚,明察单辞。」《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分類:
断狱
审慎
《漢語大詞典》:
威刑
严厉的刑法。
《
左传·隐公十一年
》
:“既无德政,又无威刑。”
《
旧唐书·酷吏传序
》
:“盖仁义既废,然后齐之以威刑;威刑既衰,而酷吏为用,於是 商鞅 、 李斯 譎诈设矣。” 明
吴承恩
《秦玺》
:“蔑仁义而重威刑,四海离矣;坏王制而焚诗书,黔首疑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
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如果官吏按户强迫买盐,势必用威刑逼勒百姓出钱。”
分類:
严厉
刑法
五节
《漢語大詞典》:
司刑
官名。
《周礼》
秋官之属。掌五刑之法。见
《周礼·秋官·司刑》
。后泛指主管法律刑罚的官。 唐
李贺
《昌谷诗》
:“县省司刑官,户乏詬租吏。” 王琦 集注:“见 昌谷 之民,不好争讼,不少王税。” 唐
杜牧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 禹 謨推掌誥, 汤 网属司刑。”
分類:
官名
秋官
五刑
主管
法律
刑罚
《漢語大詞典》:
刑曹
分管刑事的官署或属官。 宋
秦观
《贺钱学士启》
:“矧册府校讎之号,洎刑曹勾稽之司。”
《
明史·林俊传
》
:“御史在刑曹,黄门出后府。”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司计之户部,司法之刑曹,议论之臺諫翰林,尤为要剧。”
分類:
分管
刑事
官署
属官
《國語辭典》:
淫刑
拼音:
yín xíng
滥用刑罚。《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淫刑以逞,谁则无罪。」唐。
陈子昂
〈
谏政理书
〉:「明讼恤狱,以息天下之淫刑。」
分類:
重刑
滥用
用刑
刑罚
酷刑
《漢語大詞典》:
刑禁
刑罚禁令。
《
周礼·地官·乡师
》
:“以旗物辨乡邑,而治其政令刑禁。”
《
魏书·刑罚志
》
:“ 魏 初,礼俗纯朴,刑禁疏简。”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
卷四:“若是大段刑禁,事关人命,亦须尽理速行勘断,不待淹延。”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
:“浊乱中华,钳制兵民,刑禁法维,无所不至。”
分類:
刑罚
禁令
太平天国
《漢語大詞典》:
刑典
刑法,法典。
《
周礼·天官·大宰
》
:“五曰刑典,以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
《
隋书·经籍志二
》
:“ 齐武帝 时,於 麟趾殿 删正刑典,谓之
《麟趾格》
。” 宋
王明清
《
挥麈后录
》
卷十一:“使其合死,则自正刑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
:“片纸飞来无人见,三更缚去加刑典,教俺心惊胆颤。”
分類:
刑法
法典
《國語辭典》:
缓刑(緩刑)
拼音:
huǎn xíng
1.宽减刑罚。《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贾山》:「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
2.犯罪行为人经受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之宣告,依据特定情形,法院认以不执行为适当者,得宣告二年以上五年以下之期间,暂缓执行,称为「缓刑」;但其若于缓刑期间因故意犯罪,而受逾六月有期徒刑之宣告确定时,应撤销缓刑,重新执行原宣告之刑。
分類:
缓刑
法律
放宽
宽刑
刑罚
规定
定在
犯人
判处
延期
执行
《國語辭典》:
刑人
拼音:
xíng rén
1.受刑的人。《周礼。地官。司市》:「国君过市,刑人赦。」汉。桓宽《盐铁论。周秦》:「春秋罪人无名号,谓之云盗,所以贱刑人而绝之人伦也。」
2.对人处以杀戮之刑。《礼记。王制》:「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3.古代的贱役大多由受过刑的人充当,故称为「刑人」。《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分類:
受刑
加刑
宦官
刑人
服劳
劳役
奴隶
《國語辭典》:
大刑
拼音:
dà xíng
1.重刑。多指死刑。《周礼。地官。司市》:「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左传。昭公二年》:「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将至。」
2.残酷的刑具或刑罚。《三侠五义》第五回:「包公一时动怒,请了大刑,用夹棍套了两腿。」
分類:
重刑
刑具
死刑
铸造
器物
模型
《漢語大詞典》:
刑威
(1).谓严历执法,使民畏慑。
《
荀子·议兵
》
:“刑威者强,刑侮者弱。” 王先谦 集解:“刑当罪使民可畏则强。”
(2).刑罚。
《后汉书·应劭传》
:“凡爵列、官秩、赏庆、刑威,皆以类相从,使当其实也。” 孙中山
《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
:“近世各国刑罚,对於罪人,或夺其自由,或絶其生命,从未有滥加刑威,虐及身体,如体罚之甚者。”
分類:
刑罚
执法
使民
《國語辭典》:
刑宪(刑憲)
拼音:
xíng xiàn
1.刑法。《旧五代史。卷三○。唐书。庄宗本纪四》:「或居台铉,或处权衡,或列近职而预机谋,或当峻秩而掌刑宪,事分逆顺,理合去留。」《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单说世上人贪心起处,便是十万个金钢,也降不住。明明的刑宪陈设在前,也顾不得了。」
2.刑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一出》:「谁知命运遭乖蹇,今朝受刑宪。免教受掤扒,感恩即非浅。」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天惊地。」
分類:
刑罚
刑法
《漢語大詞典》:
刑诛(刑誅)
按律诛杀;刑杀。
《孔子家语·问礼》
:“虐杀刑诛,不以其治。”
《
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
》
:“ 莽 新居摄,欲慰安宗室,故不被刑诛。”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
:“为剴切晓諭:速断鸦片,以全生命,以免刑诛事。”
分類:
诛杀
刑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