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2,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刑厄
刑场
讼刑
停刑
土刑
直刑
刑求
冤刑
积刑
本刑
刀刑
赊刑
秋刑
金刑
武刑
《漢語大詞典》:刑厄
灾难。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有相者谓同中书门下三品 竇怀贞 曰:‘公有刑厄。’”
分類:灾难
《國語辭典》:刑场(刑場)  拼音:xíng cháng
处决犯人、执行死刑的地方。也称为「法场」。
《漢語大詞典》:讼刑(訟刑)
审慎用刑。墨子·尚贤下:“王曰:‘於!来!有国有士,告女讼刑。’” 孙诒让 间诂:“ 段玉裁 云:‘讼刑,公刑也。古讼、公通用。’ 毕 云:‘《孔书》女作尔,讼作详。’ 王鸣盛 云:‘墨子作讼,从详而传写误。’案: 王 説是也。今又改作祥,《孔传》云:‘告汝以善用刑之道。’周礼·大宰·大司寇 郑 注引并作详。后汉书·刘愷传 李 注引 郑 《书注》云:‘详,审察之也。’此讼疑即详之误。”
分類:审慎用刑
《漢語大詞典》:停刑
停止执行刑罚。晋书·刘聪传:“ 聪 怒甚。 刘氏 时在后堂,闻之,密遣中常侍私敕左右停刑,於是手疏切諫, 聪 乃解。”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春夏行刑:“古者春夏不行刑,曰恶与天之生长相拂也,然或罪状已白,停刑以待秋冬。”《清文献通考·刑考十六·赦宥》:“凡省刑停刑诸条,有关於矜恤庶狱者,得敬谨特书,以昭旷典云。”
《國語辭典》:土刑  拼音:tǔ xíng
瓦制的盛食品器皿。《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藿之羹。」
《漢語大詞典》:土形
亦作“ 土刑 ”。亦作“ 土硎 ”。亦作“ 土型 ”。 古代一种盛汤羹的瓦器。墨子·节用中:“饮於土塯,啜於土形。”《韩诗外传》卷三:“昔者 舜 甑盆无膻,而下不以餘获罪。饭乎土簋,啜乎土型,而工不以巧获罪。”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古者采椽不斫,茅茨不剪,衣布褐,饭土硎。”
分類:瓦器
《漢語大詞典》:直刑
公正的刑罚。国语·晋语三:“上有直刑,君之明也。” 韦昭 注:“直刑,言刑杀得正。”
分類:公正刑罚
《国语辞典》:刑求  拼音:xíng qiú
在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嫌疑犯或被告遭到司法警察、情治单位人员以各种粗暴的手段逼问口供。如:「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刑求取得的犯罪嫌疑犯自白,不得做为犯罪證据。」
《漢語大詞典》:冤刑
(1).冤枉受刑的人。《汉书·循吏传·黄霸》:“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
(2).指冤案。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岂十九年之睿断,有八百件之冤刑。”
《漢語大詞典》:积刑(積刑)
指河流。《淮南子·墬形训》:“凡地形,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刑。” 高诱 注:“山仁,万物生焉,故为积德;川水智,智制断,故为积刑也。”
分類:河流
《漢語大詞典》:本刑
法律名词。指刑法各本条所规定的刑罚。如某犯依法应判处六年有期徒刑,因某种特殊原因,根据刑法另一条规定,得以减轻,而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原应判之六年徒刑即为本刑。
《骈字类编》:刀刑
云笈七签:先戮谋议,后伐妖精。敢有干正,斩以刀刑。
《漢語大詞典》:赊刑(賒刑)
谓刑法松弛。 宋 洪适 《漱汀轩记》:“故穹林复谷,猘为盗藪,乃敢横刃森梃,与官军角逆而保比壤,遂緜岁月赊刑,故朝家谓尉叅用武,人怙於安,未以葺饰为怀。”
分類:刑法松弛
《漢語大詞典》:秋刑
谓秋天肃杀之气对万物的摧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寧,以缓秋刑。” 王冰 注:“志气躁则不慎其动,不慎其动则助秋刑急,顺杀伐生,故使志安寧,缓秋刑。”
《骈字类编》:金刑
左传:五官之长,祀为贵神。疏五行之神,勾芒、祝融之徒,皆以时物之状而为之名。晋语云:虢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西阿。公惧而走。神曰:无走。帝命曰:使晋袭于尔门。公拜稽首。觉,召史嚚占之,对曰:如君之言,则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如彼文,虢公所梦之状,必非该之猊,自是金刑之神耳。
又唐书五行志:见金气下。
《漢語大詞典》:武刑
谓以武力惩处。
分類:武力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