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沈潭
亦作“沉潭”。 把人投进潭水里淹死。封建家族对违犯族规的人所施行的一种残酷刑罚。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前祠堂里‘打屁股’、‘沉潭’、‘活埋’等残酷的肉刑和死刑,再也不敢拿出来了。”
《國語辭典》:处刑(處刑)  拼音:chǔ xíng
依法对犯罪者施以相当的刑罚。
《國語辭典》:私刑  拼音:sī xíng
不依法律规定或赋予的权力,而加给人的刑罚。如:「歹徒私刑被害人致死,手段残忍,令人发指。」《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来大明律一款,捕盗不许私刑吊拷。」《老残游记》第二○回:「你想,你那一千银子还不出来,明儿被他拉到衙门里去,官儿见不著,私刑就要断送了你的命了。」
《國語辭典》:肆刑  拼音:sì xíng
极刑。《淮南子。兵略》:「百姓之随逮肆刑,挽辂首路死者。」
分類:刑罚死刑
《漢語大詞典》:刑坐
犹连坐。谓旧时犯法者的家属、亲族和邻居等连带受刑罚。《后汉书·陈蕃传》:“ 超 没 侯览 财物,浮诛 徐宣 之罪,并蒙刑坐,不逢赦恕。” 清 郝懿行 《补〈宋书·刑法志〉》:“伏待刑坐,上特原不问。”
《漢語大詞典》:刑谪(刑謫)
亦作“ 刑讁 ”。 刑罚。《后汉书·陈蕃传》:“如加刑謫,已为过甚,况乃重罚,令伏欧刀乎?”《后汉书·朱晖传》:“由是内官咸共恚疾,谤讟烦兴,谗隙仍作,极其刑讁,输作左校。”
分類:刑罚
《漢語大詞典》:杖流
旧时刑罚的一种。先施杖刑,然后流放。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典狱:“ 康王氏 以受贿私和, 石文平 以威偪人致死,皆问杖流。”
《國語辭典》:毒刑  拼音:dú xíng
极为残酷、狠毒的刑罚。《文苑英华。卷六七四。唐。陈子昂。谏刑书》:「臣窃以此上观三代夏、殷、周兴亡,下及秦、汉、魏、晋理乱,莫不皆以毒刑而致败坏也。」《聊斋志异。卷一○。胭脂》:「施以毒刑,尽吐其实。」
分類:残酷刑罚
《漢語大詞典》:逞刑
犹言肆用刑罚。 南朝 梁简文帝 《悔赋》:“拒諫逞刑,戮宰诛守。”梁书·张缵传:“既观蝎而逞刑,又施兽而为謔。”
分類:用刑刑罚
《漢語大詞典》:市刑
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包括宪罚(以文书公布罪状)、徇罚(周行示众)、扑罚(鞭打)三种。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孙诒让 正义:“市刑者,司市之官刑,以其事小法轻,不过此三者也。”
《漢語大詞典》:上戮
最重的刑罚。《韩诗外传》卷七:“闻过而不以告我者为上戮。” 晋 傅玄 《傅子·通志》:“先王之教,进贤者为上赏,蔽贤者为上戮。”
分類:刑罚
《漢語大詞典》:髡刑
亦作“髠刑”。 古代一种剃去罪人须发的刑罚。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坎》:“髠刑受法,终不得释。”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凌 举孝廉,为 发干 长”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凌 为长,遇事,髡刑五岁,当道扫除。”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 司马迁 《答任少卿书》云:‘其次鬄毛髮,婴金铁受辱。’髡刑,则剃毛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 战国 以来有一种髡刑,把罪人须发剃光。”
《國語辭典》:科刑  拼音:kē xíng
判刑,对于犯罪的人,依法判以应得的刑罚。如:「对绑架勒索的恶徒,应加重科刑。」
《國語辭典》:刑讯(刑訊)  拼音:xíng xùn
审问口供时以刑具逼供。《福惠全书。卷一二。刑名部。问拟》:「不烦刑讯,供吐如画。」也作「刑问」。
《漢語大詞典》:刑象
古代描绘刑罚的图像。用以公诸民众,以示儆戒。周礼·秋官·大司寇:“正月之吉,始和,布刑于邦国都鄙,乃县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刑象。”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三:“先事绘象以昭示之,使其观具生警以不及犯,则 唐 虞 之象刑,象魏之刑象,是皆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