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6—1039 【介绍】: 宋兖州曲阜人,字原鲁。初名延鲁。孔子四十五代孙,孔勖子。真宗大中祥符初同学究出身,五年复举进士及第。知仙源县。历龙图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知许、徐、兖、郓、泰五州,留守南京。召为左正言,知谏院,受命日,上书请章献太后归政天子。论奏曹利用、罗崇勋窃弄权柄,宜早斥去,太后可其言乃退。仁宗明道二年,权御史中丞,以谏废郭后出知泰州,徙徐、兖州。复入为御史中丞,性鲠挺特达,遇事弹劾无所避。因为程琳辨,出知郓州,道卒。
全宋诗
孔道辅(九八六~一○三九),字原鲁,初名延鲁,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四十五代孙。举进士第,为宁州军事推官,迁知仙源县。召直史馆、判三司理欠凭由司,历判吏部流内铨,纠察在京刑狱。出知郓州、青州,还判流内铨。复出知徐、许二州,徙应天府。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召为右谏议大夫。出知泰州,徙徐州、兖州,在兖三年,复入为御史中丞。宝元二年(一○三九),出知郓州,至韦城卒,年五十四(《临川先生集》卷九一《给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五九
孔道辅(九八六——一○三九),初名延鲁,字原鲁,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四十五代孙,孔勖子。大中祥符五年举进士,释褐彭原幕,擢知仙源县,主孔子祠事。召为左正言,未几为直史馆、判三司理欠凭由司,奉使契丹。历判吏部流内铨、纠察在京刑狱,出知郓州,徙青州,还判流内铨,复出知徐、许二州,徙应天府。明道二年,召权御史中丞,因谏止废郭皇后,出知泰州,徙徐州、衮州,复入为御史中丞。宝元二年,因言程琳事,为宰相张士逊所卖,出知郓州,道卒。事迹详张宗益《宋守御史中丞赠太尉孔公后碑》(《阙里志》卷二四),《宋史》卷二九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8 【介绍】: 宋沧州清池人,字用晦,一字晦之。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累迁河阳节度判官。真宗咸平中奏言当世要务,召试舍人院,权右正言。进右司谏,出知邓州,赈关右饥民。擢龙图阁待制,再迁工部郎中,建言矫任官重内轻外之弊,自请补外。大中祥符九年拜参知政事。以与王钦若议论相失辞位。仁宗即位,召为枢密副使,天圣三年拜相。慎名器,无毫发私,虽显贵,清约如寒士。卒谥文节。
全宋文·卷一八九
张知白(?——一○二八),字用晦,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端拱进士。累迁河阳节度判官、权右正言、判三司开拆司,权管勾京东转运司事,知邓州。大中祥符九年,迁给事中、参知政事。以议论与宰相王钦若不合,称疾辞位,出知大名府。徙南京留守,复徙亳州。仁宗即位,进尚书右丞、枢密副使。天圣三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相位。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三、四,《宋史》卷三一○本传。又,今人杨殿珣《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据张秀民《始祖文节公年谱》,谓其生于建隆二年(九六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26 【介绍】: 宋蔡州上蔡人,字平叔。少博学,为杨亿等所知。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累官史馆修撰。仁宗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知吉州。义为言者劾以在郡不修饰,降监江州税。
全宋诗
祖士衡(九八七~一○二五),字平叔,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进士。通判蕲州。召直集贤院,迁起居舍人,知制诰,为史馆修撰。仁宗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知吉州,复降监江州税。三年卒,年三十九。有《敝帚》、《西掖》、《乾兴》等集,不传。事见祖无择《宋尚书礼部员外郎中祖公墓志铭》(《辅仁学志》民国十九年二卷一期),《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全宋文·卷三六三
祖士衡(九八八——一○二六),字平叔,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大中祥符九年举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通判蕲州,再迁殿中丞、直集贤院,改右正言、户部判官。迁起居舍人,知制诰,为史馆修撰。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知吉州,复降监江州税。三年卒,年三十九。士衡博学有文,为李宗谔、杨亿、刘筠等所知,著有《西斋话记》一卷(存)。见《龙学文集》卷一四《状元紫微始末》,《宋史》卷二九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42 【介绍】: 宋歙州新安人,字长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嗜学好古,尤工诗。大臣交荐,由连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院,校勘馆阁书籍。与撰《景祐广乐记》,特迁刑部郎中、直集贤院。奉使辽,辽主慕其文词,礼遇甚厚。累迁翰林学士、判昭文馆兼侍读学士。有《蕲春集》等。
全宋文·卷三六四
聂冠卿(九八八——一○四二),字长孺,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大中祥符五年进士,授连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为集贤校理、通判蕲州。再迁太常博士,预撰《景祐广乐记》,特擢刑部郎中、直集贤院。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判太常礼院。使契丹,还为翰林学士,同知通进银台司、审刑院。庆历二年九月卒,年五十五。冠卿嗜学好古,工诗,有《蕲春集》十卷。《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0—1066 【介绍】: 宋许州郾城人,字唐卿。真宗天禧三年进士。累授屯田员外郎、通判并州。以丁度荐为侍御史,上疏请严备西羌,建议增步卒、省骑兵。历集贤校理、三司度支判官、同管勾国子监、判司农及太常寺。数考试开封国学进士,命题皆奇奥,人目为“难题掌公”。英宗朝,以工部侍郎致仕。曾预修《皇祐方域图志》、《地理新书》,校正《类篇》、《神农本草》,著有《晋阳刀笔》、《郡国手鉴》、《周易杂解》及文集。
全宋诗
掌禹锡(九九○~一○六六),字唐卿,许州郾城(今属河南)人。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青箱杂记》卷四、《隆平集》卷八)。为道州司理参军。入为集贤校理,迁直集贤院兼崇文检讨,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英宗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七(《青箱杂记》卷四)。有文集二十卷,已佚。《苏魏公集》卷五六有《掌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四
掌禹锡(九九○——一○六六),字唐卿,许州郾城(今河南郾城)人。天禧三年进士,为道州司理参军。试身言书判第一,改大理寺丞,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并州。丁度荐为侍御史,杜衍荐为集贤校理,改直集贤院兼崇文院检讨。英宗即位,自秘书监迁太子宾客,以工部侍郎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七。尝预修《皇祐方域图志》、《地理新书》,校正《类篇》、《神农本草》,著《郡国手鉴》、《周易集解》。《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剑州沙县人,字德繇。第进士。为巴州军事推官。以御寇受知于真宗。主广宁监,岁余,所铸赢三十万缗。历转运、发运使,入为三司度支、盐铁副使,累迁右谏议大夫、知并州。奏复市番部马,从之。仁宗宝元中为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知通进银台司、应天府,改龙图阁学士,徙杭州。累官至尚书左丞致仕。所至有循良迹,不激讦取名。
全宋文·卷二八○
张若谷,字德繇,南剑沙县(今福建沙县)人。进士及第,为巴州军事推官,调全州军事推官,改大理寺丞、知濛阳县,监广宁监,擢知处州。历江淮制置发运使、三司度支、盐铁副使,知并州、澶州、成德军、扬州、江宁府,入知审官院,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应天府、杭州、洪州,累官至尚书左丞致仕。《宋史》卷二九九有传。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九原注,谓知处州者或为别一张若谷,存疑俟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磁州滏阳人,字士衡。以父战死契丹补官。累功迁右班殿直。仁宗天圣初,以左侍禁签书滑州兼修河都监,以护滑州堤功,特迁内殿崇班。以京师数罹水灾,请委官疏凿近畿诸州古沟洫。复为滑州修河都监,迁供备库副使,改西作坊使,就迁钤辖。有吏才,尤明于水利,朝廷每访以利害。
全宋文·卷三一七
张君平(?——一○二七),字士衡,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以父承训与契丹战死,补三班差使殿侍、黔州指挥使,以功迁奉职,除驻泊监押,徙容、白等州巡检。擢閤门祗候,管勾汴口。天圣初,签书滑州事兼修河都监,召同提点开封府界县镇公事。复为滑州修河都监,迁供备库副使,改西作坊使,就迁钤辖,卒。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宋史》卷三二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仁府济阴人,字仪父。李涛孙。真宗咸平五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终户部侍郎。卒年七十。性醇易,好饮酒。言谈不及势力,时称长者,然吏事非所长。有《冠凤集》。
全宋文·卷二七八
李仲容,字仪父,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咸平五年进士,除大理评事、知三原县。累擢监察御史,诏试中书,擢左司谏、直史馆。天圣中,以起居郎为知制诰,累迁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官至户部侍郎,卒年七十。自集制草为《冠凤集》十二卷。《宋史》卷二六二《李涛传》有附传。
郭申锡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74 【介绍】: 宋大名魏县人,字延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历任州县官,审狱明察,办事干练。召为侍御史、知杂事,屡诋权幸。奉命安抚河北,还为盐铁副使。相视决河,坐讼李参失实,黜知濠州。旋加直史馆、知江宁府,复副盐铁,进天章阁待制,知邓州、河中。种谔取绥州,乃谓边患将自此始。及夏主李谅祚死,奏请捐前故,听其子袭爵。主张以重将守边,不邀功生事,著《边鄙守御策》。以给事中致仕。
吕公绰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55 【介绍】: 宋寿州人,字仲裕。吕夷简子。以荫补将作监丞。累迁太常博士、同判太常寺兼提举修祭器。尝以郊庙祭器制度多违礼,请悉更造,又编集《郊祀总仪》进上。后历龙图阁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官至右司郎中,未拜卒。其父执政时,多涉干请,尝泄漏除拜以市恩,时人比之窦申。
全宋文·卷五四九
吕公绰(九九九——一○五五),字仲裕,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夷简长子。荫补将作监丞、知陈留县。天圣中为馆阁对读。改集贤校理,迁太子中允。景祐二年判吏部南曹,庆历元年同判太常寺。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为史馆修撰。三年父罢相,直集贤院,同管勾国子监,出知郑州。庆历末,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集贤殿修撰。皇祐中知永兴军,改枢密直学士、知秦州。迁刑部郎中,召为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未拜。至和二年卒,年五十七。见王圭《华阳集》卷三八《吕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一《吕夷简传》有附传。
符惟忠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2 【介绍】: 宋陈州宛丘人,字正臣。符彦卿曾孙。以荫补官。历西染院副使、提点开封府界县镇公事。丞相王曾外孙乐诰为开封主簿,惟忠以其无善状,不为举荐,后诰果以赃败。惠民河与刁河合流,岁多决溢,为置二斗门减弱水势,以接郑河、圭河,自此无水患。又请于汴河广处用木岸约束水流,以利舟行。庆历二年,以閤门使从富弼使辽,道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2 【介绍】: 宋真定人。葛霸子。以荫授西头供奉官。历知隰、莫、保、雄、沧、滁六州。西夏进扰,起为泾原路副都总管、知泾州,改鄜延路副都总管、知延州。范仲淹言其猾懦不知兵,复徙泾原路原职。仁宗庆历中夏主李元昊率军攻镇戎军,怀敏督诸将战,不敌而死。谥忠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0或1002—1065 【介绍】: 宋眉州青神人,字公弼。幼孤好学,兄使治钱息,希亮召逋家焚其券。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历知长沙、临津等县,又知房、曹等州,提点江东刑狱,徙河北。嘉祐二年,入为开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户部勾院。请补外为京西转运使,迁京东,移知凤翔府。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分司西京,致仕卒。仕宦所至,锄豪强,惩猾吏,平冤狱,蠲赋役,为政严而不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有《辨钩隐图》、《制器尚象论》及文集。
全宋诗
陈希亮(一○○○~一○六五),字公弼,青神(今属四川)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宋史》作天圣八年)进士。知长沙县,徙知虔州鄠都。皇祐元年(一○四九),知滑州。又知曹州、庐州,改江东、河北提点刑狱。嘉祐二年(一○五七),入为开封府判官。出为京西转运使。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治平二年卒,年六十六(《宋史》、《东都事略》均作六十四)。有文集十卷,已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一《陈少卿希亮墓志铭》,《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何中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4—1057 【介绍】: 宋许州长社人,字公南。仁宗景祐元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历殿中丞、太常博士、知制诰,累进枢密直学士,知许、陈、杭州。颇以文词自喜,然嗜酒无行。庆历中苏舜钦为赛神会而得罪,中立颇致其力。
全宋文·卷五九八
何中立(一○○四——一○五七),字公南,许昌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景祐元年进士及第,授大理评事、历佥书镇安、武胜二镇节度判官,迁殿中丞。庆历元年除集贤校理,改太常博士,修起居注。再迁祠部员外郎、知制诰,改兵部员外郎。皇祐四年,权发遣开封府事,寻除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改知庆州。还判太常寺,迁刑部郎中,进枢密直学士、知许州,改陈州,又徙杭州。嘉祐二年以暴疾卒于任,年五十四。《宋史》卷三○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4—1069 【介绍】: 宋扬州人,字次公。以荫为秘书省校书郎。通判河南府,平定驻军之叛。知和州,审狱明察。历任益州等路提点刑狱、盐铁判官、转运使等。知庆州,凿井,修道,方便行旅。神宗熙宁元年,河北地震,缮补崩毁城郭仓庾,有功。长于政事,时称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