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刀锯(刀鋸)  拼音:dāo jù
古代的刑具。刀用以割,锯用以刖。《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唐。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漢語大詞典》:金铁(金鐵)
(1).铜和铁。吕氏春秋·季春:“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无或不良。”
(2).专指铁。 清 纳兰性德 《忆春娥·龙潭口》词:“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 瞿秋白 《铁花》诗:“那地方锤子的声音来得紧,那地方金铁的声音来得紧。”
(3).借指金属制的器具。(1)刑具。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其次剔毛髮,婴金铁受辱。” 吕延济 注:“绕金铁,谓鏁也。”(2)指刀斧之类。 清 刘大櫆 《达命》:“吾观攻剽劫夺,不避金铁之诛,毁肌肤而断肢体者,皆若有所不获已。”
(4).指经济、军事。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人民文学出版社注:“金铁,指当时 杨度 提出的所谓‘金铁主义’……金指‘金钱’,即经济;铁指‘铁炮’,即军事。”
《國語辭典》:鞭扑  拼音:biān pū
鞭,官刑。扑,教刑。鞭扑指用鞭子责打的刑罚。《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也作「鞭扑」。
《國語辭典》:桁杨(桁楊)  拼音:háng yáng
古代夹颈项、脚胫的刑具。《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幼学琼林。卷四。讼狱类》:「桁杨雨润,下无冤枉之民。」
分類:脚上刑具
《漢語大詞典》:金木
(1).旧时施刑所用金属和木制刑具的总称。金属刑具如刀锯斧钺,木制刑具如捶楚桎梏等。庄子·列御寇:“宵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南史·王彧传:“诸都令史住京师者,皆遭中兴之庆,人人蒙爵级; 宰 逢 义嘉 染罪,金木缠身,性命几絶。” 宋 秦观 《盗贼上》:“与其婴錮金木,束手而受毙,孰若遯逸山海,脱身而求生。” 清 方苞 《陈西台墓表》:“叔父某又为仇家扳连,将以金木讯,君请代受刑。”
(2).五行中的金与木。吕氏春秋·处方:“金木异任,水火殊事,阴阳不同,其为民利一也。” 晋 傅玄 《太子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以性成。”
《國語辭典》:铁索(鐵索)  拼音:tiě suǒ
像绳索般的铁链,用以承载结构之重量。如:「铁索桥」、「铁索吊桥」。《明史。卷一二三。列传。明升》:「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砦,凿两岸石壁,引铁索为飞桥,用木板置炮以拒敌。」明。张宇初题华山仙掌图歌〉:「浮云似隔钟鼓暮,铁索高悬渺烟雾。」
《國語辭典》:土囊  拼音:tǔ náng
1.大穴。东周战国。宋玉 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
2.盛土的袋子。《新唐书。卷一五五。列传。马燧》:「载土囊遏水而后度。」
《國語辭典》:斧锧(斧鑕)  拼音:fǔ zhì
古刑法。置人于铁砧上,以斧砍之。故以斧锧指诛戮之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愿请玺复以治邺,不当请斧锧之罪。」《聊斋志异。卷二。陆判》:「前夕冒渎,今来加斧锧耶?」也作「斧质」。
《國語辭典》:笼头(籠頭)  拼音:lóng tóu
1.牢狱犯人中,最狡黠而为群犯首领者。
2.束发。《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只见一个笼头的小厮拿了四碗嗄饭,四碟小菜,一壶热酒,送将来。」
《國語辭典》:笼头(籠頭)  拼音:lóng tou
套在马、骡、驴等牲口头上的络头,可藉此控制其行动。《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红楼梦》第八回:「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逛不了,那里肯在家一日!」也称为「络头」。
《國語辭典》:大刑  拼音:dà xíng
1.重刑。多指死刑。《周礼。地官。司市》:「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左传。昭公二年》:「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将至。」
2.残酷的刑具或刑罚。《三侠五义》第五回:「包公一时动怒,请了大刑,用夹棍套了两腿。」
《國語辭典》:锒铛(鋃鐺)  拼音:láng dāng
1.拟声词。形容金属或玉石撞击的声音。也作「琅珰」。
2.刑具。指缚系人犯的铁锁、铁链。《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董卓以是收烈付郿狱,锢之,锒铛铁锁。」也作「郎当」、「琅珰」。
3.锁链之物,连累而重。引申为困重不举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刀斧
刀和斧子。古代刑具。亦借指严刑。 晋 孙绰 《喻道论》:“爰逮 三国 ,刑网滋彰,刀斧虽严,而犹不惩。” 唐 陈陶 《草木言》诗:“常忧刀斧劫,窃慕仁寿乡。”《西湖二集·寿禅寺两生符宿愿》:“若不畏刀斧,有何説话。”
《漢語大詞典》:缩头(縮頭)
(1).畏缩而不敢出头。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第一是使 中国 的著作界热闹,活泼;第二是使不是东西之流缩头;第三是使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在相形之下,立刻显出不死不活相。”
(2).以竹之根节部分为端所作之苔,旧时用为刑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用刑》:“于是板用短厚,打用缩头聚击一处,血瘀成疔,批割不愈。”
《國語辭典》:三木  拼音:sān mù
1.三棵树木。如:「园内花木扶疏,厅前三木更是傲然挺立。」2.古代用来枷锁犯人颈项及手足的刑具。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衣赭衣,关三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还喜未及会审,不受那三木囊头之苦。」
分類:犯人刑具
《國語辭典》:敲扑  拼音:qiāo pū
1.鞭打。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2.鞭打用的刑具。《文选。贾谊。过秦论》:「执敲扑以鞭笞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