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3
词典
10
分类词汇
103
共113,分8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分裂
人格分裂
核子分裂
减数分裂
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核分裂
分裂生殖
精神分裂症
分类词汇
支离
中分
分张
离析
分崩
《國語辭典》:
分裂
拼音:
fēn liè
1.分开、割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文选。班彪。王命论》:「然卒润镬伏锧,烹醢分裂。」
2.细胞因增殖而分为两体。
分類:
分裂
裂开
分割
割裂
整体
分开
《国语辞典》:
人格分裂
拼音:
rén gé fēn liè
参见「多重人格」条。
《国语辞典》:
核子分裂
拼音:
hé zǐ fēn liè
重原子核分裂而成较轻的原子核与数个中子,并释放大量热能的核反应。
分类:
原子核
分裂
个中
中子
《国语辞典》: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拼音:
jiǎn shù fēn liè
精子和卵在形成的过程中,须经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此种分裂方式称为「减数分裂」。
分类:
精子
染色体
数目
减半
细胞分裂
《国语辞典》: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
拼音:
xì bāo fēn liè
母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
分类:
细胞分裂
细胞
产生
生子
《国语辞典》:
无丝分裂(无丝分裂)
拼音:
wú sī fēn liè
原核生物细胞中并无固定的细胞核,行细胞分裂时,仅由细胞中央生出新的细胞壁,将细胞质及已复制成二份的去氧核糖核酸分为两部分,分裂成两个细胞,称为「无丝分裂」。如细菌的细胞分裂。
分类:
原核
生物
细胞
固定
细胞核
《国语辞典》: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拼音:
yǒu sī fēn liè
mitosis
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分裂方式,包括胞核分裂和胞质分裂。胞核分裂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等阶段。胞核分裂完成后继而胞质分裂,最后产生两个细胞核相同、细胞质大致相等的子细胞。
分类:
生物
细胞分裂
分裂
核分裂
质分
《国语辞典》:
核分裂
拼音:
hé fēn liè
1.一种核反应。由重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质量相差不多的轻原子核,同时放出能量,通常并释出一个或多个中子。
2.生物上指细胞核的分裂现象,特别指正常无性的细胞分裂。
分类:
核分裂
生物
核反应
细胞核
分裂
原子核
特别
正常
无性
质量
细胞分裂
相差
差不多
《國語辭典》:
分裂生殖
拼音:
fēn liè shēng zhí
单细胞生物经由有丝分裂而产生新的个体,属无性生殖。原生动物通常便以此种方法产生后代,如变形虫即以分裂生殖为其唯一的生殖法。
分類:
生物
生物学
自行
行分
分裂
上生
繁殖
《國語辭典》:
精神分裂症
拼音:
jīng shén fēn liè zhèng
病名。一种在心智、人格特性上呈现分裂现象的精神病。症状包括情绪紊乱、脱离现实、动作怪异、思想错乱、妄想与幻觉等。
分類:
精神病
症状
产生
幻觉
妄想
《國語辭典》:
支离(支離)
拼音:
zhī lí
1.分散。《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捷猎麟集,支离分赴。」
2.残缺不全。《庄子。人间世》:「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
3.散乱而无条理。汉。扬雄《法言。五百》:「天地简易而圣人法之,何五经之支离?曰:『支离盖其所以为简易也。』」
4.漂泊流浪。唐。
杜甫
咏怀古迹
诗五首之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分類:
繁琐
分散
憔悴
流离
离奇
支吾
残缺
琐杂
杂乱
衰疲
虚妄
行动
分裂
流浪
不中用
吞吞吐吐
含混
不清
附录
《漢語大詞典》:
支离疏(支離疏)
亦省作“ 支离 ”。
《
庄子
》
寓言人物。肢体畸形,于世无补,而坐受赈济。
《
庄子·人间世
》
:“ 支离疏者 ,颐隐於脐,肩高於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脇。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则 支离 攘臂而游於其间;上有大役,则 支离 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 唐
权德舆
《古人名诗》
:“从此 直不疑 , 支离疏 世事。” 宋
黄庭坚
《次韵师厚病间》
之三:“古来 支离疏 ,粟帛王所仁。”
分類:
寓言
人物
肢体
畸形
无补
《漢語大詞典》:
支离益(支離益)
《
庄子
》
寓言人物。 朱泙漫 从之学屠龙。
《
庄子·列御寇
》
:“ 朱泙漫 学屠龙於 支离益 ,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单,通“ 殫 ”。后亦省称“ 支离 ”。
《
后汉书·张衡传
》
:“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於 支离 ,而习其孤技邪?” 晋
张协
《七命》
:“尔乃命 支离 ,飞霜鍔,红肌綺散,素肤雪落。”
分類:
寓言
人物
后
《漢語大詞典》:
支离叟(支離叟)
(1).指 支离疏 。 宋
刘克庄
《最高楼·乙卯生日》
词:“此生惭愧 支离叟 ,何功消受水衡钱。”参见“ 支离疏 ”。
(2).松的别称。 元
陆友
《
研北杂志
》
卷下:“﹝ 鲜于枢 ﹞於废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所居旁,名之曰 支离叟 。”亦省作“ 支离 ”。 清
施闰章
《慈仁寺松》
:“ 支离 尔何意,不厌卧 长安 。”
分類:
松
《漢語大詞典》:
中分
指房屋从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
沈括
《
梦溪笔谈·技艺
》
:“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分類:
中分
房屋
到地
地面
部分
《國語辭典》:
分张(分張)
拼音:
fēn zhāng
1.分离。唐。
李白
〈
白头吟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2.分布。《文选。钟会。移蜀将吏士民檄》:「而巴蜀一州之众,分张守备,难以禦天下之师。」
分類:
分散
分离
分配
分割
分立
解散
散布
离散
分裂
分施
遣散
《國語辭典》:
离析(離析)
拼音:
lí xī
分离、散开。《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明史。卷一七八。列传。韩雍》:「两广盗复起,佥事陶鲁言:『两广地势错互,当如臂指相使,不可离析。』」
分類:
离析
分裂
分析
离散
分离
何晏
孔安国
《國語辭典》:
分崩
拼音:
fēn bēng
1.分裂。《文选。钟会。檄蜀文》:「往昔汉祚衰微,率土分崩。」《文选。潘岳。西征赋》:「踰十叶以逮赧,邦分崩而为二。」
2.决裂、闹翻。《红楼梦》第七○回:「彩云因近日和贾环分崩,也染了无医之症。」
分類:
分裂
离散
不理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