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排序
又称“分类”。按关键字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次序,对文件中的全部记录重新排列的过程。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运算。分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两大类。内部排序中常用的方法有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等。
《漢語大詞典》:析类(析類)
分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皇朝製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姚 氏之书所以足重者,以其鉴别精,析类严,而品藻当也。”
分類:分类
《国语辞典》:一声(一声)  拼音:yī shēng
1.一个响音。《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拥将出来。」《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当下,姚老夫子便和颜悦色的走到巡捕跟前,尊了一声巡捕先生。」
2.国音声调,四声分类的第一类。相当于阴平的音韵。
《國語辭典》:雅颂(雅頌)  拼音:yǎ sòng
雅、颂为《诗经》一书中诗的体裁。亦指中正和平或太平盛世的音乐。《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礼记。乐记》:「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
《國語辭典》:公案  拼音:gōng àn
1.官署治理公事用的桌子。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折:「快把公案打扫的乾净,大人敢待来也。」也作「书案」。
2.人事争执的案件。《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他们拆姘头拆不好,所以请了包打听的夥计来,替他们判断这件公案。」
3.宋人话本分类之一。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百戏伎艺》:「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
4.以古代禅师开悟的故事、非逻辑的言行,作为参禅时思惟的内容。这类的故事或言行,称为「公案」。
《漢語大詞典》:公案学(公案學)
佛教名词。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佛教禅宗借用,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以这种方法发展的禅学,称公案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谈公案就是重要的一种方法。公案都是含意隐晦,无人能确实懂得的事情或话头,如果弟子思索得一个公案的答案,说给师听,得师同意(称为印可),那就表示得道了……这些动作和话头成为新的公案,流传在丛林(禅寺)间,愈积愈多,禅学转化为公案学。”
《國語辭典》:科条(科條)  拼音:kē tiáo
法令规章。《战国策。秦策一》:「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科条如左,檄到详思,至言如诏律令。」
《漢語大詞典》:灵长(靈長)
广远绵长。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夫天地灵长,不能无否泰之变;父子自然,不能无天絶之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若 晋 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詔。” 宋 范成大 《读唐太宗纪·平内难》诗之三:“佐命诸公趣夜装,争言社稷要灵长。”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远古思邃,徵寿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岳;鐘鼎灵长,故弘润而简贵;山岳气壮,乃肃括而华腴。”
(1).指人类。生物进化系统分类,最高的一类为灵长目,其中最进化的是人类。 鲁迅 《坟·人之历史》:“虽然,人类进化之説,实未尝瀆灵长也。”
(2).引申为同类动物中出类拔萃的。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國語辭典》:子书(子書)  拼音:zǐ shū
中国古代图书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释道宗教的学说、小说、技艺、术数等作品。也称为「丙部」、「子部」。
《國語辭典》:子部  拼音:zǐ bù
中国古代图书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释道宗教的学说、小说、技艺、术数等作品。也称为「丙部」、「子书」。
《國語辭典》:部分  拼音:bù fen
整体中的局部、某些个体。如:「部分相同」、「公司先送来部分订货。」
《國語辭典》:别传(別傳)  拼音:bié zhuàn
本传以外,另举些遗闻逸事以补充本传的传记文,称为「别传」。如《后汉书。董卓传》注引《董卓别传》。
《國語辭典》:七略  拼音:qī lüè
书名。西汉刘歆据其父刘向所著别录撰成,为中国目录书之祖。分〈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卷。其书久佚,清人有辑本。
《國語辭典》:无类(無類)  拼音:wú lèi
1.无统类。《礼记。缁衣》:「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
2.不分等第种类。《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
3.无遗类。《汉书。卷五二。窦婴传》:「有如两宫奭将军,则妻子无类矣。」
《國語辭典》:杂说(雜說)  拼音:zá shuō
各种论说的文章。《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平日考的诗赋,还有所作的古文易解,以及各样的杂说,写齐了来请教老师。」
《漢語大詞典》:五藏
(1).亦作“ 五臧 ”。即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中医谓“五脏”有藏精气而不泻的功能,故名。《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臧” 唐 颜师古 注:“臧,五臧也。” 宋 苏轼 《石菖蒲赞》:“开心补五藏,通九窍,明耳目。”
(2).佛教的五类经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按,佛教“五藏”尚有其他分类法,而前三类为经、律、论三藏则同。参阅分别功德论等。
《國語辭典》:智人  拼音:zhì rén
现存所有人类以及更新世晚期化石人的种名,也是人属中唯一现存的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