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类经(类经)  拼音:lèi jīng
书名。明张介宾编。三十二卷。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十二类,易于寻检。《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条理分明,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漢語大詞典》:纂类(纂類)
分类纂集。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序》:“纂类之书多矣,其间所载,世人用于文字者,亦不下数十辈,则今未免为陈言也。”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缉时务,谓之策括。” 刘师培 《〈文说〉序》:“纂类摘比之书,标识评点之册,本为文之末务,岂学文之阶梯?”
分類:分类纂集
《國語辭典》:物种(物種)  拼音:wù zhǒng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由共同的祖先演变发展而来,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不同物种的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即使交配也不易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國語辭典》:索引  拼音:suǒ yǐn
将书籍、期刊、报纸、杂志中的内容要项或重要语词,如人名、地名、篇名等,用检字分类法排列,标明所在页数,以备检索查阅。也称为「引得」。
《漢語大詞典》:论记(論記)
(1).记述。 汉 马融 《长笛赋》:“故论记其义,协比其象。”
(2).佛教书籍类别。指对三藏的分类、疏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佛法録:一戒律,二禪定,三智慧,四疑似,五论记。”
《國語辭典》:集部  拼音:jí bù
诗文词曲小说等一类书的总名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八。集部。总序》:「集部之目,楚辞最古,别集次之,总集次之,诗文评又晚出,词曲则其闰馀也。」也称为「丁部」。
《國語辭典》:四部  拼音:sì bù
晋时荀勖作新簿,将群书分类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为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见《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唐玄宗于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见《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后分类群书多沿唐例,以经、史、子、集为四部。
《漢語大詞典》:类萃(類萃)
分类聚集。 明 王世贞 《石羊生传》:“类萃诸书,有《经籍会通》四十卷,《图书博考》十二卷,《诸子汇编》六十卷,《虞初统集》五百卷。”
《漢語大詞典》:题头(題頭)
(1).书写门头上的横披或匾额。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智永禪师 ﹞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人穿穴。”
(2).篇目,标题。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文学》既登拙作题头,下一期登出续篇来,前言不搭后语,煞是有趣,倘将来再将原稿印出,也许更有可观。”《人民日报》1981.1.21:“上海工艺美术工厂 张卫平 等三人给‘十佳’寄来了十幅工艺精致、形像生动、气势昂扬的奔马画,并都一一加了‘奔腾急’、‘志在千里’等含意深长的题头。”
(3).标志于报刊文章篇目之上的分类栏目。《人民日报》1951.4.18:“在报上发表小品文时,就加上小品文的题头。在这个题头下刊出的小品文有各种各样的体裁,有的类似短篇小说,有的像散文,有的就是诗歌;有的还配以漫画。”
《國語辭典》:经穴(經穴)  拼音:jīng xuè
中医上总称分布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的穴位为「经穴」。为气血循行经脉时聚集、灌注和转输的部位。
《漢語大詞典》:甲部
古代书籍四部分类法之一。 晋 荀勗 以六艺、小学为甲部, 李充 略加调整,以五经为甲部, 隋 唐 以来沿用不改。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 任彦升 甲部闕如,才长笔翰,善缉流略,遂有龙门之名。”南史·到洽传:“迁司徒主簿,直待詔省,勅使抄甲部书为十二卷。”新唐书·艺文志一:“甲部经録,其类十一:一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类,四曰礼类,五曰乐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九曰讖纬类,十曰经解类,十一曰小学类。”参见“ 四部书 ”。
《漢語大詞典》:四部书(四部書)
中国 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故称。 晋 荀勗 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著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 东晋 李充 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种分法,称为经、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书。 宋 刘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阁昼寝》诗:“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参阅隋书·经籍志一
《漢語大詞典》:类总(類總)
分类汇总。《元典章·户部七·数目去零》:“今次报到钱粮文字,往往不行,去其零数致使文繁,妨碍类总。”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抄造草纸,竖不足二尺,阔不足三尺,各用帘抄成一张,即以独轮小车运赴平地晒乾,类总入库。”
分類:分类汇总
《漢語大詞典》:徵知
古代哲学概念。谓通过“心”的思维活动,对耳、目、鼻、口等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取舍,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荀子·正名:“心有徵知。徵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接於五官曰受,受者谓之当簿,传於心曰想,想者谓之徵知。”
《国语辞典》:配业(配业)  拼音:pèi yè
依受刑人的刑期、健康、教育程度、原有职业技能、安全需要、谋生计画及调查分类结果,而分配适当的作业。
《國語辭典》:丙部  拼音:bǐng bù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丙部即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释道宗教的学说、小说、技艺、术数等作品。也称为「子部」、「子书」。
《漢語大詞典》:四部书(四部書)
中国 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故称。 晋 荀勗 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著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 东晋 李充 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种分法,称为经、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书。 宋 刘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阁昼寝》诗:“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参阅隋书·经籍志一
《國語辭典》:日知录(日知錄)  拼音:rì zhī lù
书名。清顾炎武撰,三十二卷。为其随时劄记的读书心得,内容包括经义、政事、史地、艺文、兵事、天象、术数等方面。积三十年始成。书中所提的研究方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