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判若黑白
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形容界限分明。例如: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方望溪《书祭裴太常文后》
《國語辭典》:善善恶恶(善善惡惡)  拼音:shàn shàn wù è
1.喜欢好人,憎恶坏人。《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三国演义》第三五回:「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
2.史家褒贬善恶的用语。宋。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
分類:好恶分明
《國語辭典》:井然有序  拼音:jǐng rán yǒu xù
条理分明而有秩序。如:「他凡事都能料理得井然有序。」《金史。卷二八。礼志一》:「珠贯棋布,井然有序。」
《國語辭典》:截然不同  拼音:jié rán bù tóng
彼此差异非常明显。如:「这两种颜色截然不同,很好分辨。」
《國語辭典》:明辨是非  拼音:míng biàn shì fēi
清楚的分辨是与非。如:「不能明辨是非,就不会是好法官。」
《漢語大詞典》:亮通通
形容十分明亮。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三:“盖白灯点起来了,照得堂屋亮通通。”
分類:分明明亮
《漢語大詞典》:磊磊明明
清楚分明的样子。 宋 曾巩 《与杜相公书》:“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巖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必将惫精疲思,写之册书,磊磊明明,宣布万世,固非浅陋小生所能道説而有益毫髮也。”
分類:清楚分明
《漢語大詞典》:厘然(釐然)
形容有条理。 汤一鹗 《论裁撤领事裁判权之预备》:“审判厅立,不特与行政事宜厘然各别,即司法中刑、民各事亦当分庭而理。”
清楚,分明。明史·选举志序:“是四者(学校、科目、荐举、銓选)釐然具载其本末,则二百七十年间取士得失之故可覩已。” 夏曾佑 《小说原理》:“经文者,以简略之笔,写未知之理者也,故最难。而读书之劳逸釐然矣。”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第一章:“旷观六合之内,一切现象釐然毕陈,种类至为繁伙。”
《漢語大詞典》:了若指掌(瞭若指掌)
同“ 了如指掌 ”。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七九:“工场中各部机器的彼此联络的关系,有详图作有系统的详细说明,使人一看,对于全部的工作程序了若指掌。”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十三:“凭我几十年生活在 纪家村 ,对每个人都了若指掌。”
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语本论语·八佾:“子曰:‘……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宋史·道学传序:“( 周敦颐 )作太极图説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 王文简 《〈倚声集〉序》……仅二百数十言,而词家源流派别,瞭若指掌。”亦作“ 瞭如指掌 ”。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尚书:“説《禹贡》者,至国朝 康熙 、 乾隆 地图出,而后瞭如指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在军中选择熟諳路径之人多名,知得由此去多少路到一市镇,又有多少路到一村乡,用纸写得清清楚楚,使之瞭如指掌。”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小说史稿》第四篇第六章:“他( 诸葛亮 )隐居 隆中 ,但对天下大势却了如指掌,所以和 刘备 初次会面时就能为后来的 蜀 汉 订下了一套正确的据 蜀 、联 吴 、图 魏 的方略。”
缘分明转变
【三藏法数】
缘即一切事缘,分明者,见处明了也。外道见一切因缘之事,分明晓了,皆从变灭,遂计为转变也。
所作分明转变
【三藏法数】
所作即一切造作也,外道见世间诸所作为,分明晓了,生灭不定,遂计为转变也。
分明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音,于诸事法如理分析,无不明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