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瞻明
古代寓言中假设的人名。意谓所见分明。庄子·大宗师:“ 洛诵 之孙闻之 瞻明 , 瞻明 闻之 聂许 。” 陆德明 释文:“ 李 云:神明洞澈也。” 王叔之 义疏:“瞻,视也,亦至也。诵读精熟,功劳积久,渐见至理,灵府分明。”
《漢語大詞典》:分朗
亦作“ 分朗朗 ”。 清楚;分明。《元典章·户部十一·差发》:“仍出榜文,开坐各州,合著差发数目该系绢若干,分朗晓示。”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见太师言分朗,教 王允 听明降。”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四折:“兀的不明明的在这门额上显,分朗朗在这牌面上见。”
分類:清楚分明
《國語辭典》:雪亮  拼音:xuě liàng
形容十分明亮。《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厅上下电气灯点的雪亮,望到地下去,纤悉无遗。」
《漢語大詞典》:清历(清歷)
分明,清楚。 晋 左思 《娇女》诗:“小字为 紈素 ,口齿自清歷。”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永为洪业,缠怀清歷。”
分類:分明清楚
《漢語大詞典》:的尔(的爾)
分明貌。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屹然特立,的尔殊形。” 唐 韩愈 《明水赋》:“霏然而象,的尔而呈。”
《漢語大詞典》:斑犀
雌犀牛角,因其角斑白分明,故名。 唐 陈黯 《自咏豆花》:“玳瑁应难比,斑犀定不加,天嫌未端正,满面与妆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集解﹞引 苏恭 曰:“牸是雌犀,文理腻细,斑白分明,俗谓之斑犀。”
《漢語大詞典》:混蒙(混濛)
混沌蒙昧。 宋 欧阳修 《与张秀才第二书》:“及诞者言之,乃以混蒙虚无为道,洪荒广略为古,其道难法,其言难行。”
混濛:模糊,不分明貌。《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天地间扯起了茫茫雨帐,远处的群山,近处的田野,一派混濛。”
《漢語大詞典》:审罚(審罰)
谓刑罚分明。国语·吴语:“大夫 苦成 进对曰:‘审罚则可以战乎?’”新唐书·魏徵传:“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恶恶,审罚而明赏,无为之化,何远之有。”
分類:刑罚分明
《漢語大詞典》:廷寄
清 时皇帝的谕旨,分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交内阁发布,廷寄由军机大臣专寄给外省将军、都统、督、抚、钦差等大员,开首有“军机大臣奉面諭旨”等字样。 清 赵翼 檐曝杂记·廷寄:“军机处有廷寄諭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鈐之,交兵部加封,发驛驰递……此例自 雍正 年间始,其格式乃 张文和 所奏定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此时有个廷寄下来,查问江南军政。”
《漢語大詞典》:棋画(碁畫)
如棋盘一样横竖成行,界画分明。 明 蔡羽 《覆舟山临望》诗:“城中万井如碁画,杨柳烟中分紫陌。”
《漢語大詞典》:彰赫
谓真相毕露,十分明显。《宋书·王弘传》:“此事彰赫,曝之朝野,执宪蔑闻,群司循旧,国典既頽,所亏者重。”
《漢語大詞典》:弥茫(彌茫)
浩渺不分明貌。 宋 叶适 《漳浦县圣祖殿记》:“然其汎之瀰茫,遁之幽遐,家薜萝,友鸥鷺,亦甘於独往而人莫能同,固不取也。”
犹言迷茫、广远。 宋 辛弃疾 《上西平·会稽秋风亭观雪》词:“起来极目,向弥茫、数尽归鸦。”
《漢語大詞典》:审赏(審賞)
奖赏分明。墨子·备梯:“审赏行罚,以静为故,从之以急,毋使生虑。”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大夫 曳庸 曰:‘审赏则可战也。审其赏,明其信,无功不及,有功必加,则士卒不怠。’”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明刑而不滥乎所恨,审赏而不加乎附己。”
分類:奖赏分明
《漢語大詞典》:名着(名著)
(1).名分明确。礼记·大传:“名著而男女有别。” 郑玄 注:“著,明也。母妇之名不明则人伦乱也。”
(2).有名的著作。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她想到了许多 欧洲 的名著。” 秦牧 《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那些无名的说书人的血汗,也同样凝聚在这些名著当中。”
《漢語大詞典》:直然
(1).即将,就要。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一折:“你可也莫因循,早些儿休迟慢。天色直然交晚,倚着那梧桐树睁睁凝望眼。”
(2).犹分明地。 元 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近新来病体儿直然觉,我自喑约也枉了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