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严明(嚴明)  拼音:yán míng
1.赏罚分明。《吴子。励士》:「起对曰:『严明之士,臣不能悉。』」
2.严格公正而分明。《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混淆是非,公法度严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些衙门中人虽是受了贿赂,因惮太守严明,谁敢在傍边帮衬一句!」
《國語辭典》:断然(斷然)  拼音:duàn rán
1.绝对、无论如何。《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使不得。第一,家中母亲严谨;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要来张胜家中,断然使不得!」《红楼梦》第三五回:「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
2.决断之词。如:「这件事情应当采取断然处置,否则后患无穷。」
《國語辭典》:洞彻(洞徹)  拼音:dòng chè
明白透澈。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金史。卷一三一。方伎传。张元素传》:「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也作「洞澈」。
《國語辭典》:截然  拼音:jié rán
1.分明的样子。《诗经。商颂。长发》:「九有有截。」汉。郑玄。笺:「故天下归乡汤,九州齐一截然。」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词采。重机趣》:「即于情事截然,绝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
2.态度严肃的样子。《宋史。卷四二八。道学列传二。李侗》:「平日恂恂,于事若无甚可否,及其酬酢事变,断以义理,则有截然不可犯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
《國語辭典》:名著  拼音:míng zhù
有名的著作。如:「红楼梦是一本文学名著。」也作「名作」。
《國語辭典》:离娄(離婁)  拼音:lí lóu
1.刻镂交错分明的样子。三国魏。何晏 景福殿赋:「丹绮离娄,菡萏赩萏,纤缛纷敷,繁饰累巧,不可胜书。」
2.人名。黄帝时人,生卒年不详。相传能视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3.《孟子》篇名。篇中多论仁政及尽伦希圣之事,以首章有「离娄之明」句,因以名篇。
《國語辭典》:离楼(離樓)  拼音:lí lóu
众木交加的样子。汉。司马相如长门赋〉:「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倔佹云起,嵚崟离楼。」
分類:交加
《國語辭典》:砉然  拼音:huò rán
皮骨相离的声音。《庄子。养生主》:「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國語辭典》:刻削  拼音:kè xuè
1.苛刻、严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卷八五。唐临传》:「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
2.剥削、剥夺。《史记。卷一一。孝景本纪》:「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南史。卷七七。恩倖传。沈客卿传》:「客卿每立异端,唯以刻削百姓为事。」
3.生活检朴。唐。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乐为俭勤,自刻削不干人,以矫时弊。」
4.雕刻、雕琢。汉。王充《论衡。量知》:「雕琢刻削,乃成为器用。」
5.形容文笔深刻峻拔。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文章宗旨》:「唐之文,韩之雅健,柳之刻削,为大家。」
6.形容山势或楼台高峻峭拔。《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垂珠衔璧,峥嵘刻削。」
《漢語大詞典》:判然
显然;分明貌。 宋 苏舜钦 《王公行状》:“苟遇物持平,轻重判然于中矣。” 金 王若虚 《门山县吏隐堂记》:“嗟乎,出处进退,君子之大致,吏则吏,隐则隐,二者判然,其不可乱。” 朱自清 《山野掇拾》:“又像医生用的小解剖刀,银光一闪,骨肉判然!”
《國語辭典》:荦荦(犖犖)  拼音:luò luò
1.事理分明的样子。《史记。卷二七。天官书》:「越之亡,荧惑守斗;朝鲜之拔,星茀于河戍;兵征大宛,星茀招摇;此其荦荦大者。」
2.光明磊落的样子。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惟阁下心事荦荦,与俗辈不同。」
《國語辭典》:迷漫  拼音:mí màn
漫天漫地,茫茫一片。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每一巨弹坠地,则火光迸裂,烟燄迷漫。」
《漢語大詞典》:无章(無章)
(1).不分明;不张扬。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赏罚无章,何以沮劝?” 孔颖达 疏:“章,明也。”国语·晋语一:“今夫以君为 紂 ,若 紂 有良子,而先丧 紂 ,无章其恶而厚其败。”
(2).没有次序。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叶圣陶 《四三集·一桶水》:“往来取水只是杂乱无章的一阵胡闹。”
《漢語大詞典》:混融
(1).混和融合。 前蜀 杜光庭 《赵郜助上元黄箓斋词·中元》:“动静行藏,未混融於大道;年辰宿曜,犹缠集於众灾。”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使君袖有转物手,鸕鷀杓中平等分。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草木绿色:“予尝见画者以青黄之色和而成緑,然后知木色本青,今草木俱緑者,草木因出於土,则生养混融而緑矣。”
(2).含混,不分明。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説得多少混融。”
《國語辭典》:露骨  拼音:lù gǔ
1.暴露骸骨。《晋书。卷五九。成都王颖传》:「卢志言于颖曰:『黄桥战亡者有八千馀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恻。』」
2.说话不含蓄,没有保留。如:「说话不可太露骨。」
《漢語大詞典》:明昭
(1).谓明智聪察。《诗·周颂·时迈》:“明昭 有周 ,式序在位。” 郑玄 笺:“昭,见也。”
(2).昭明,分明。 明张景《飞丸记·卺合飞丸》:“看锄强扶弱,曲直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