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6,分2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分布
人口分布
分布学习
分布诸宫
分类词汇
罗列
曼衍
展布
列布
半散
散涣
散播
错落
天文
天章
无终
《國語辭典》:分布  拼音:fēn bù
分开散布。《三国志。卷一六。魏书。郑浑传》:「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分布在朝,任了官职。」
分類:分布散布
《国语辞典》:人口分布  拼音:rén kǒu fēn bù
人口在某一时间于特定区域的空间分布情形。
《国语辞典》:分布学习(分布学习)  拼音:fēn bù xué xí
一种学习过程中采用的练习方式。将全部用于某种学习活动的总时间,分配为多个时段,只在时段中学习,在时段之间则休息。一般而言,此种方式的学习效果优于集中学习。也称为「分布练习」。
《分类字锦》:分布诸宫(分布诸宫)
杨撝茧馆赋爰分布于诸宫俾缫茧而献之告吾君以成事命夏人而染兹
分类:亲蚕
《國語辭典》:罗列(羅列)  拼音:luó liè
罗布陈列,摆列。《汉书。卷二六。天文志》:「其西有句曲九星,三处罗列。」《西游记》第一三回:「带领众僧有五百馀人,两边罗列、接至里面,相见献茶。」
《國語辭典》:曼衍  拼音:màn yǎn
1.绵延不绝。《庄子。寓言》:「因以曼衍,所以穷年。」
2.分布、扩散。《文选。扬雄。甘泉赋》:「駮交错而曼衍兮,嵈𡽁隗乎其相婴。」
《國語辭典》:曼延  拼音:màn yán
1.连绵不断。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长途升降,轩槛曼延。」
2.一种古代巨兽。形似狸,长百寻。支代亦仿以为百戏节目。也作「曼衍」。
《國語辭典》:展布  拼音:zhǎn bù
1.陈述意见。《左传。哀公二十年》:「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
2.施展发挥。《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三折》:「此事不难,小生当展布所蕴,聊为塞责。」
3.抹布。《水浒传》第七五回:「阮小七叫上水手来,舀了舱里水,把展布都拭抹了。」也作「搌布」。
《國語辭典》:列布  拼音:liè bù
排列分布。如:「国庆阅兵,三军列布于司令台前。」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皋陶伊尹,名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元史。卷一三八。列传。脱脱》:「戊戌,遂拘京城门钥,命所亲信列布城门下。」
分類:分布
《漢語大詞典》:半散
分布;分散。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闥尔奋逸,风骇云乱,牢落凌厉,布濩半散。” 元 张翥 《画马》诗:“风鬃半散头怒侧,一团渥洼云气墨。”
分類:分布分散
《漢語大詞典》:散涣
(1).形容水四散而流。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涣夷陆,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散涣长惊,电透箭疾。” 唐 柳宗元 《愚溪对》:“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
(2).引申指团体或民心涣散松懈。 明 李东阳 《改建忻庙学记》:“虽严驱力禁,强而使之学,亦散涣流荡而不可得。”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第六章:“又以为 中国 人公德缺乏,团体散涣。”
(3).分布。 汉 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國語辭典》:散播  拼音:sàn bò
传播、散布。如:「散播谣言」、「农夫将种子散播在土地上。」
《國語辭典》:错落(錯落)  拼音:cuò luò
1.参差相杂的样子。《文选。班固。西都赋》:「随侯明月,错落其閒。」《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奋笔轻举,离而不绝。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2.酒器。「错」文献异文作「凿」。唐。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诗:「银含凿落盏,金屑琵琶槽。」
《國語辭典》:天文  拼音:tiān wén
天空中,日月星辰及风、云、雨、雪等一切自然现象。《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制于天文。」《三国演义》第八回:「允自幼颇习天文,夜观乾象,汉家气数已尽。」
《國語辭典》:天章  拼音:tiān zhāng
帝王的词章。南朝陈。徐陵丹阳上庸路碑〉:「御纸风飞,天章海溢。」唐。岑参。送颜平原诗:「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
《漢語大詞典》:无终(無終)
(1).没有终止;没有穷极。庄子·则阳:“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 南朝 齐 明僧绍 《正二教论》:“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靡应非身,尘劫非遐,此其所以为教也。”
(2). 三国 魏 田畴 志行卓越,隐居 无终山 。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二:“辞家夙严驾,当往志 无终 。” 清 阎尔梅 《汧置草堂读史》诗:“ 郭泰 辞徵虚有道, 田畴 抗节隐 无终 。”
(3).古代 山戎 国名。 春秋 时分布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东,后迁至 河北省 玉田县 西北 无终山 ,因山而得名。左传·襄公四年:“ 无终子 嘉父 使 孟乐 如 晋 ,因 魏庄子 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 戎 。” 杜预 注:“ 无终 , 山戎 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