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列壤
分封土地。 汉 史岑 《出师颂》:“介珪既削,列壤酬勋。”
《漢語大詞典》:专封(專封)
(1).擅自分封。《穀梁传·僖公二年》:“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
(2).指无限占田。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今豪民佔田,或至数百千顷,富过王侯,是自专封也。”按,申鉴·时事作“诸侯不专封。富人民田踰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
《漢語大詞典》:列地
犹列土。谓分封土地。管子·小匡:“列地分民者若一,何故独寡功?何以不及人?”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论:“ 韩信 、 卢綰 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遭 汉 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称孤。”
《漢語大詞典》:降封
(1).降等,降低受封的级别。新唐书·昭宗纪:“ 刘季述 、 薛齐偓 伏诛,降封皇太子 裕 为 德王 。”
(2).分封至外地。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铭》:“其相曰 权公 ,讳 德舆 ,字 载之 ,其本出自 殷 帝 武丁 。 武丁 之子降封於 权 。”
《漢語大詞典》:王庄(王莊)
明 藩王分封的田地。明史·食货志一:“ 福王 分封,括 河南 、 山东 、 湖广 田为王庄,至四万顷。羣臣力争,乃减其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更名地》:“ 明 各省册建藩封,置有王庄。”
《漢語大詞典》:制割
(1).裁剪切割。韩非子·难二:“ 管仲 善制割, 宾胥无 善削缝, 隰朋 善纯缘,衣成,君举而服之。”
(2).割让。战国策·魏策一:“今行和者, 竇屡 也;制割者, 奉阳君 也。”
(3).谓分封割据。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封建已来,谁所制割?”
(4).主宰;操纵。荀子·解蔽:“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
《漢語大詞典》:封茅
指分封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赐以白茅包裹的社坛方土。后泛指任命地方高级官员。 唐 殷尧藩 《李节度平虏》诗:“元勋未论封茅异,捷势应如破竹然。”
《漢語大詞典》:树国(樹國)
(1).古代指分封或臣属之国。晏子春秋·问上八:“彼 周 者, 殷 之树国也。”《晋书·刘颂传》:“且树国苟固,则所任之臣,得贤益理,次委中智,亦足以安。”
(2).谓建立藩国。《汉书·贾谊传》:“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颜师古 注引 郑氏 曰:“今建立国泰大,其势固必相疑也。”
《漢語大詞典》:禄邑
犹食邑。古代君主分封给臣下的城邑。受封者在封地有收取赋税的权力。 汉 刘向 说苑·立节:“ 佛肹 用 中牟 之县畔,设禄邑、炊鼎,曰:‘与我者受邑,不与我者其烹。’”
《漢語大詞典》:众支(衆支)
众多的支系。多指皇族分封的诸藩国。汉书·终军传:“众支内附,示无外也。” 汉 王充 论衡·指瑞作“众枝”。
《漢語大詞典》:割壤
划分土地。谓裂地分封。管子·揆度:“臣之能以车兵进退,成功立名者,割壤而封。”
《漢語大詞典》:贡土(貢土)
(1).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唐 孔颖达 疏:“贡土之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 蔡邕 独断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后亦指分封。 清 胡敬 《题苏文忠公表忠观碑拓本》诗:“ 徐州 仍贡土, 唐叔 旧分桐。”
(2).进贡泥土。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丁:“天下贡赋,惟 长安县 贡土, 万安县 贡水。”
《漢語大詞典》:储蕃(儲蕃)
分封在外的皇嗣。南史·后妃传序:“及 简文 、 元帝 出自储蕃,或迫在拘縶,或逼於寇乱,且妃并先殂,更不建椒閫。”
分類:分封
《漢語大詞典》:分削
谓分封土地或削减封地。史记·太史公自序:“ 汉 兴已来,至于 太初 百年,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
《漢語大詞典》:封建论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