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37,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6 下一页
无刀大贼
无常刀
一刀两断
刀山剑树
刀头舐蜜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单刀直入
刀途对悭贪
刀兵灾
人死风刀断脉
刀割不死
刀不伤
刀净
刀杖弓箭
佛类词典(续上)
带刀睡无刀大贼
无常刀
一刀两断
刀山剑树
刀头舐蜜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单刀直入
刀途对悭贪
刀兵灾
人死风刀断脉
刀割不死
刀不伤
刀净
刀杖弓箭
带刀睡
【佛学大辞典】
(杂语)同带刀卧。
(杂语)同带刀卧。
无刀大贼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不持刀之劫贼也,以譬无德之比丘掠他信施者。净心诫观中曰:「凡夫狂痴,内愚外智。未有戒定,现戒定相。彰扬善名,招引利养。隐匿垢过,外显清白。常向道俗说己功德。经云:此是无刀大贼,罪于劫掠。」
(譬喻)不持刀之劫贼也,以譬无德之比丘掠他信施者。净心诫观中曰:「凡夫狂痴,内愚外智。未有戒定,现戒定相。彰扬善名,招引利养。隐匿垢过,外显清白。常向道俗说己功德。经云:此是无刀大贼,罪于劫掠。」
无常刀
【佛学大辞典】
(譬喻)观佛经三曰:「汝等邪见不信正法,今无常刀割切汝身。」
(譬喻)观佛经三曰:「汝等邪见不信正法,今无常刀割切汝身。」
一刀两断
【俗语佛源】
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说八道了。」(李明权)
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说八道了。」(李明权)
刀山剑树
【俗语佛源】
险恶的情景,谓之「刀山剑树」。《宋史·刘鋹传》载:酷史「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又如京剧《乌龙院》:「纵然是刀山剑树,俺刘唐何惧!」刀山剑树本是佛家所说的地狱中的惨苦境象之一。经中说:「淫为秽恶,死入恶道,刀山剑树,火车炉炭。」(《菩萨处胎经·行定不定品》)谓造邪淫、杀生等恶业的罪人,死受极苦的「报应」,直入阿鼻地狱。那里有一处,山上以刀为树,树上以剑为叶,密密麻麻。罪人穿行刀山剑树间,忍受剖腹剜心、割截肢解的剧苦。此说源于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也作「剑树刀山」。《五灯会元·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李明权)
险恶的情景,谓之「刀山剑树」。《宋史·刘鋹传》载:酷史「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又如京剧《乌龙院》:「纵然是刀山剑树,俺刘唐何惧!」刀山剑树本是佛家所说的地狱中的惨苦境象之一。经中说:「淫为秽恶,死入恶道,刀山剑树,火车炉炭。」(《菩萨处胎经·行定不定品》)谓造邪淫、杀生等恶业的罪人,死受极苦的「报应」,直入阿鼻地狱。那里有一处,山上以刀为树,树上以剑为叶,密密麻麻。罪人穿行刀山剑树间,忍受剖腹剜心、割截肢解的剧苦。此说源于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也作「剑树刀山」。《五灯会元·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李明权)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俗语佛源】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證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现代也有运用于文章的,如鲁迅《准风月谈》:「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种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李明权)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證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现代也有运用于文章的,如鲁迅《准风月谈》:「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种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李明权)
单刀直入
【俗语佛源】
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兜圈子。如茅盾《腐蚀》:「事情是已经十分明白了,我也没有多大功夫和她再兜圈子,单刀直入,我就用话冒她一冒。」(无名氏)
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兜圈子。如茅盾《腐蚀》:「事情是已经十分明白了,我也没有多大功夫和她再兜圈子,单刀直入,我就用话冒她一冒。」(无名氏)
刀途对悭贪
【三藏法数】
刀途即饿鬼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苦,故四解脱经称为刀途,盖由众生无惠施心,常怀悭贪,致感斯报。故云刀途对悭贪。
刀途即饿鬼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苦,故四解脱经称为刀途,盖由众生无惠施心,常怀悭贪,致感斯报。故云刀途对悭贪。
刀兵灾
【三藏法数】
谓人寿减至一十岁时,诸人各起斗诤,手执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是名刀兵灾。
谓人寿减至一十岁时,诸人各起斗诤,手执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是名刀兵灾。
人死风刀断脉
【三藏法数】
谓人临命终时,四大分散,痛毒辛酸,慈亲孝子,莫能相救,风刀解身,苦不可忍,是为死苦。
谓人临命终时,四大分散,痛毒辛酸,慈亲孝子,莫能相救,风刀解身,苦不可忍,是为死苦。
刀割不死
【三藏法数】
谓薄拘罗被鱼吞之,其鱼亦遭捕入市,遇父买归,将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庠,无致伤儿,父既见子,喜抱而出,即无损伤也。
谓薄拘罗被鱼吞之,其鱼亦遭捕入市,遇父买归,将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庠,无致伤儿,父既见子,喜抱而出,即无损伤也。
刀不伤
【三藏法数】
谓由慈心悯诸物,故无害他念,即刀不能伤也。
谓由慈心悯诸物,故无害他念,即刀不能伤也。
刀净
【三藏法数】
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其皮核,然后食之,是名刀净。律云:以刀损坏。是也。
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其皮核,然后食之,是名刀净。律云:以刀损坏。是也。
刀杖弓箭
【三藏法数】
谓刀杖弓箭,是杀害众生之器,故不应施与人也。
谓刀杖弓箭,是杀害众生之器,故不应施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