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佩牛
 
铸农器
 
犊佩
   
刀买犊
 
销兵铸农器
 
渤海卖刀剑
 
戴牛佩犊
 
刀换犊
 
卖腰间剑
 
腰下牛闲
 
持刀买黄犊
 
黄犊无人佩
 
龙泉候买牛
 
买牛捐宝剑
 
卖刀耕陇上
 
卖刀收茧栗
 
卖剑渤海
 
卖剑买牲
 
佩刀买犊
 
佩剑博牛羊
 
劝买耕牛
 
腰无犊
 
锄犁化刀剑
 
带牛
 
刀剑化耕蚕
 
龚牛
 
解剑换牛
 
令人买牛
  
买牛捐三尺
  
凭剑换牛
 
腰剑不换牛
 
易牛以剑

相关人物
龚遂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列传·龚遂传〉~3639~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困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简释

佩犊:喻弃官务农。宋苏轼《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卖剑买牛:喻重本务农。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五首》之五:“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犊佩:指佩带刀剑,或指弃农背本。来苏轼《次韵聪上人见寄》:“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國語辭典》:刀剑(刀劍)  拼音:dāo jiàn
金属制可用以切砍与刺穿的单刃或双刃兵器。《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生则有勇,死则成名。」
《国语辞典》:刀剑无情(刀剑无情)  拼音:dāo jiàn wú qíng
形容刀剑锐利,容易伤人。如:「请让开一点,否则刀剑无情,伤了人可不好。」《隋唐演义》第七五回:「臣兵至宫闱,不遇则已,如或遇著,恐刀剑无情,不能自主。」
《分类字锦》:翮如刀剑(翮如刀剑)
杜甫 画鹘行 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
分类:
《國語辭典》:霜雪  拼音:shuāng xuě
1.霜与雪。《列子。汤问》:「霜雪交下,川池暴冱。」《西游记》第一回:「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2.比喻洁净光明。《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雠。」《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围子手,刀鎗剑戟,灿若霜雪。」
《國語辭典》:霜锋(霜鋒)  拼音:shuāng fēng
锐利白亮的刀刃。《宋书。卷二二。乐志四》:「霜锋未及染,鄢郢忽已清。」
《漢語大詞典》:锋锐(鋒鋭)
(1).刀剑锐利。吴子·治兵:“锋鋭甲坚,则人轻战。”
(2).指锐利的刀剑。 唐 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口譟雷霆,手操锋鋭。”
(3).尖兵,前锋。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袁绍 与 瓚 书曰‘……又 乌丸 、 濊貊 ,皆足下同州,僕与之殊俗,各奋迅激怒,争为锋鋭。’”
(4).精兵。陈书·高祖纪上:“应分贼兵势,以弱制强,何故聚其锋鋭,令必死於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土兵:“各边将领,又专倚家丁为锋鋭。”
(5).指凌厉的气势。 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三:“赤眉新拔 长安 ,财赋日盛,锋鋭不可当也。”《三国演义》第六七回:“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鋭,以安众心。”明史·朱亮祖周德兴等传赞:“介胄之士桀驁难驯,乘其锋鋭,皆能竖尺寸於疆埸。”
(6).指气势凌厉。 郭小川 《新路歌》:“我们就是这样,无比锋锐。”
(7).指卓越的才能。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一:“同儕畏锋鋭,兄弟更驰逐。” 宋 叶适 《宋故宣教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铭》:“所歷之官,皆人立欲以其材能自振迅者,而 洪卿 摧敛锋鋭,若不敢有所为。”
(8).锋利;犀利。 宋 叶适《徐德操墓志铭》:“梳櫛缴绕以赴绳墨,磨错椎钝以就锋鋭。” 罗正伟 《清廷预备立宪》:“聪明俊伟之士,持偏激之学説,挟锋鋭之文字,发行报纸,刊刻书籍。”
《漢語大詞典》:素虬(素虯)
亦作“ 素虯 ”。
(1).古代传说中为仙人驾车的一种白色的龙马。《文选·扬雄〈甘泉赋〉》:“駟苍螭兮六素虬,蠖略蕤绥,灕虖襂纚。”一本作“ 素虯 ”。 吕向 注:“素虬,白龙也。凡称龙者皆马也;言龙者,美之也。”后汉书·冯衍传下:“駟素虯而驰骋兮,乘翠云而相佯。” 唐 独孤授 《蟠桃赋》:“驂素虯之夭矫,驾彩凤之迴环。” 宋 范成大 《玉华楼夜醮》诗:“笙簫上云神欲游,揖我从之驂素虯。” 金 元好问 《游龙山》诗:“玉衣仙人鞭素虯,翕忽变化令人愁。”
(2).比喻锋刃雪亮的刀剑。 宋 苏轼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破匣哀鸣出素虬,倦看鶃鶃听呦呦。”
《漢語大詞典》:金刃
指刀剑。吕氏春秋·应同:“及 汤 之时,天先见金刃生於水, 汤 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唐律疏议·斗讼·兵刃斫射人》:“若刃伤,谓以金刃伤人。”《明律·刑律三》:“且在今例,手足他物、金刃及汤火伤,限外十日内……方准拟绞,奏请定夺。”
分類:刀剑
《漢語大詞典》:刀铍(刀鈹)
刀剑。文选·左思〈吴都赋〉:“羽族以觜距为刀鈹,毛羣以齿角为矛鋏。” 刘逵 注:“鈹,两刃小刀也。”
分類:刀剑
《國語辭典》:上方  拼音:shàng fāng
1.位置较高的地方。如:「他在书桌上方挂了一幅字画。」
2.天界。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说法。」《金瓶梅》第六七回:「此物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
3.阴阳五行家以为北方和东方,为阳气所萌生之处,故称为「上方」。《汉书。卷七五。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奸邪,辰未主之。」
4.天子所御用的东西。《汉书。卷九三。佞幸传。董贤传》:「下至贤家僮仆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漢語大詞典》:上方剑(上方劍)
(1).即尚方剑。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剑,表示授予全权,可以先斩后奏。 宋 陆游 《书志》诗:“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公馆言情》:“新授上方剑,么魔谁敢纵!”明史·蒋钦传:“臣昨再疏受杖,血肉淋灕,仗枕狱中,终难自默,愿借上方剑斩之。”
(2).现多称“上方宝剑”。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 达理 《路障》六:“ 秦越 终于拿到一把上方宝剑了。他指示市委印刷厂印了几千份,分发给各有关单位。”
《國語辭典》:寒光  拼音:hán guāng
1.寒冬的景象。唐。中宗〈立春游苑迎春〉诗:「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
2.刀剑的光芒。《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舞到那酣畅的时候,只见冷森一片寒光。」
3.月光。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國語辭典》:含章  拼音:hán zhāng
1.行文含有文采和美质。《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含章素质,冰絜渊清。」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徵圣》:「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2.一座汉代的宫殿。《文选。张衡。西京赋》:「麒麟朱鸟,龙兴含章。」
《漢語大詞典》:含章殿
(1). 汉 宫殿名。文选·张衡〈西京赋〉:“ 麒麟 朱鸟 , 龙兴 含章 。” 李善 注:“ 龙兴 、 含章 ,皆殿名也。”
(2). 南朝 宋 宫殿名。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含章梅妆:“ 寿阳公主 在 含章殿 ,梅花飘著其额。” 明 陈子龙 《欲偕舒章游金陵不果,各赋诗十首》之八:“东府诸王宅, 含章 公主家。”
(3). 唐 宫殿名。新唐书·裴寂传:“﹝ 裴寂 ﹞迁左僕射。帝置酒 含章殿 ,欢甚。”
分類:宫殿殿名
《國語辭典》:金刀  拼音:jīn dāo
1.一种汉代的货币。《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论曰》:「及王莽篡位,忌恶刘氏,以钱文有金刀,故改为货泉。」
2.金制的小刀。唐。僖宗宫人 金锁诗:「玉烛制袍夜,金刀呵手裁。」宋。欧阳修 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词:「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䌽功夫异,称庆高堂欢幼稚。」
《國語辭典》:昆吾  拼音:kūn wú
1.国名。位今河南省濮阳县,曾为夏伯,后为商汤所灭。
2.正午时太阳所在的地方。《淮南子。天文》:「至于昆吾,是谓正中。」《文选。张衡。思玄赋》:「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火之所陶。」
3.古代的宝刀、宝剑。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山海经。中山经》晋。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时西戎献之,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也作「锟铻」。
《漢語大詞典》:昆吾刀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 周穆王 时, 西胡 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劒之所出,从 流州 来。”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世谓古玉,皆昆吾刀刻,不尽然也。”
分類:昆吾冶炼
《漢語大詞典》:佩犊(佩犢)
汉书·循吏传·龚遂:“ 遂 见 齐 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勤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后因以“佩犊”喻弃官务农。《陈书·世祖纪》:“自顷寇戎,游手者众,民失分地之业,士有佩犊之讥。” 宋 曾巩 《阅武堂》诗:“柳间自诧投壶乐,桑下方安佩犊行。”
分類:务农弃官
《國語辭典》:带牛佩犊(帶牛佩犢)  拼音:dài niú pèi dú
汉宣帝时,渤海岁饥,民多沦为盗匪,龚遂受命为守,教民卖刀买犊,卖剑买牛,改业归农。典出《汉书。卷八九。龚遂传》。比喻弃武务农。如:「古代太平盛世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民往往带牛佩犊,弃甲归田。」
《國語辭典》:买牛卖剑(買牛賣劍)  拼音:mǎi niú mài jiàn
比喻弃盗归农。参见「卖剑买牛」条。元。朱庭玉青杏子。紫塞冒风沙〉套:「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
《漢語大詞典》:买犁卖剑(買犁賣劍)
犹言卖剑买牛。 宋 陈亮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词:“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一本作“ 买犂卖剑 ”。
《国语辞典》:卖刀买牛(卖刀买牛)  拼音:mài dāo mǎi niú
比喻弃械归农,改过迁善。参见「卖剑买牛」条。《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龚遂守渤海,令民卖刀买牛」。
《國語辭典》:卖刀买犊(賣刀買犢)  拼音:mài dāo mǎi dú
比喻舍弃剽掠而改行务农。参见「卖剑买牛」条。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國語辭典》:卖剑买牛(賣劍買牛)  拼音:mài jiàn mǎi niú
汉宣帝时,渤海因饥荒,居民多带持刀剑为盗,龚遂为太守后,劝民舍弃刀剑,改业归农。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后比喻舍弃剽掠而改行务农。宋。陆游 答吴提宫启:「卖剑买牛,念即归于农亩,乘车载笠,尚永记于交盟。」也作「买牛卖剑」、「买犁卖剑」、「卖刀买犊」、「卖刀买牛」、「卖剑渤海」。